八卦掌步法“趟泥步”对中国古典舞腰与重心训练的价值探索

2023-03-29 07:51向虹颖
艺术评鉴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步法

向虹颖

【摘   要】八卦掌以趟泥步与摆扣步为基础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中国古典舞的大多数步法、身法以及运动规律都承自于武术,因此二者也就具有互通性。从八卦掌“趟泥步”中对腰与重心训练的要求反观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发现这种训练方法能为中国古典舞增添横拧的技巧性和重心的多样性,可以使舞者掌握更多灵活多样的运动方式,从而有助于拓展舞者的技能和能力,为编创和表演创造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八卦掌  趟泥步  摆扣步  中国古典舞  步法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4-0057-06

八卦掌是清代武学宗师董海川在江南游历时观察道家修炼受到启发,结合道教修炼仪式“转天尊”整理而成的一种以走步为基础的拳术,它与太极拳、形意拳并称为武术三大内家拳。八卦掌以趟泥步和摆扣步为基础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中国古典舞作为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武术而建立起来的当代新舞种,其大多数步法、身法以及运动规律都承自武术,因此二者间的互通性是彼此发展的桥梁。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追求“向前走”似乎成了各个艺术门类发展的统一步伐,然而“往回看”的寻根溯源,以当代的视角重新审视与对待传统文化,何尝不是一条寻求发展的新途径。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继承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中国古典舞,更应该回溯与探索促使其诞生的文化根脉,也就是戏曲与武术。本文将探索的目光聚焦于中国武术八卦掌步法中的“拧腰”与“走转”,并将其与中国古典舞中的“横拧”与“步法”进行比较,以探索趟泥步是否能够有效提升中国古典舞腰与重心的训练效果。

一、八卦掌步法以“拧腰”“走转”动身起势

趟泥步是中国武术八卦掌中的基本步法。趟泥步,顾名思义,其形态就像蹚着泥巴走路,但不是提脚运动,而是意会不拔脚,在泥中承受阻力的运动。这种步法在八卦掌中通常作为腿部的肌肉训练动作,平起平落、磨膝磨胫、慢起慢放是其主要特征。而谈到趟泥步就不得不提摆扣步,因为在八卦掌中这两种步法是配合使用的。摆扣步,讲求外摆内扣,外摆内扣讲求一呼一吸,外摆时呼气,内扣时吸气,在阴阳观的要求下旋转自如,形成一个圆形轨迹。通常在调头回转时使用这种步法,以此来控制方向的转变,将身法灵活地施展出来。对于以走转为主要形式与特点的八卦掌,两种步法必须配合使用才能将身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因此,趟泥步和摆扣步在八卦掌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拧腰”与“走转”是趟泥步与摆扣步的精要所在。

(一)“拧腰”动全身

中国武术大师张全亮在《八卦掌精要》一书中叙述:“无论是在中国武术还是在古典舞,乃至于全身性配合的舞蹈运动中,腰为一身之主宰,上连头,下连胯,进退、转换、发力、泄力全要通过腰来完成,要靠腰的支持和安排。腰不配合,哪一部位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腰不动、步若动,动则迟笨无力。腰不动、手若动,动则不能上下相连,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劲力不能贯通,拳掌也很难发挥作用。”擰腰是趟泥步的要求之一,调动的是腰部的整体性与灵活性。拧腰形成了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的外三合,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被调动了起来。在各个部位被调动后,才能将“推托带领”“缠扣刁钻”“穿搬拦截”等各种身法敏捷迅速地施展出来。那么,腰在什么状态下才能够形成稳定且舒适的拧转呢?那就是在松弛的状态下向圆心旋拧。

在武当山采风时,教习八卦掌的师父会向学员强调腰部的重要性,而拧腰是练习八卦掌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练习拧腰动作时,如果腰部僵硬、不放松,就会极其难受,胃部会感觉不舒适。此外,如果旋拧的幅度小,也达不到训练的要求。因此,拧腰练习一定要在气沉、上身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八卦掌的歌诀中有“扭胯掰膝抓地牢”。“扭胯”讲的是将腰与胯扭向圆心或过于圆心。因此,八卦掌中的腰部运转以“拧”来作为统领全身的枢纽。

(二)“走转”起动势

明代著名乐律学家、舞蹈学家朱载堉在其美学思想中提到“学舞,转之一字,众妙之门”。除了腰部之外,功夫也在于脚下。走转是八卦掌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同时也是其精髓之所在。无论是武术还是古典舞都是以步法带身法。八卦掌,走用趟泥步,转用摆扣步。若轻视走转,只重套路与招式,就无法习得精要。趟泥步的八大要求是:撑船蒿、搓麻绳、履薄冰、踩游蛇、猫捕鼠、踢门槛、腾空走、负重行。八卦掌中所有的身法、动势都需要靠腿脚上的能力。只有腿部有力,才能呈现出走如游龙、视若猿守、翻转如鹰、起落如鸡、轻稳疾快的身法。

摆扣步是武术与古典舞中常用的步法之一,与趟泥步共同构成了八卦掌的基本步法。趟泥步在回转时一定要用摆扣步,否则身体无法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转回来。走时讲求气沉丹田,将全身的力量都汇聚在脚底,会感受到脚底的沉重感,每一步都稳如泰山。

将趟泥步的“动”与“势”拆开来讲,“动”分为心、意、气等内在的动,也分为头、臂、腰、腿等外在的动。“势”就是“动”之前的“欲”,即准备动的感觉,在古典舞中也被称为“回范儿”。以古典舞中“欲前先后”和“欲快先慢”的运动规律来举例,前是“动”,后是“势”;快是“动”,慢是“势”。另外,中国传统肢体文化中还有一个极具风格特征的经典动势——“走留关系”,即走上身留下身或走下身留上身。趟泥步就具有极其明显的走留关系,腰胯始终向圆心,脚腿始终在游走,形成了上虚下实的阴阳关系。

二、趟泥步中的 “旋拧” 对中国古典舞腰部训练的价值

腰为人体的枢纽,是身体运动的关键所在。“腰是周身之轴,腰胯不动周身而死矣。人之动作,以腰胯为主,腰胯迟慢,而六节不活也。”可见,腰在身体运动中是多么重要。趟泥步在训练过程中十分强调腰部的旋拧力量、幅度与气息意识。中国古典舞取其这些方面的精华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一)以“旋拧”强化腰部拧转之力

横拧是中国古典舞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它贯穿于古典舞训练的始终。在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中也有针对腰部训练的横拧组合。但是古典舞身韵中的横拧与八卦掌趟泥步中的旋拧看似都讲求“拧”,但实则有一定的区别。中国古典舞任何身法动律都强调“以腰为轴”。“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达于梢”这句谚语对于每个古典舞人而言都早已烂熟于心。中国古典舞的腰部横拧训练,是一种在音乐的节奏中加入手臂的變化,使舞者进行腰部交替拧转运动的训练。这个过程旨在表现出身体的流畅性和舞蹈性,同时强化动律感。

在八卦掌中,趟泥步是一种独特的步法,它要求舞者将自己所处之位看作是圆圈上的任意一个方位。无论舞者处于圆圈上的哪个方位旋拧,腰部都需要在胯的配合下始终对于圆心或过于圆心。在这个过程中,手臂可以保持一个固定的形态,看似像静态,实则一直在发力,没有中断,是一种暗暗较劲的感觉。邵未秋教授在《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意蕴》中提到:“当一个物体发生位移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物体自身的移动,还能感受到推动物体移动的内在动力。”在武当山采风中,笔者体验了趟泥步的训练,这是一项需要精准技巧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起初,笔者也曾遇到腰部旋拧幅度不足的问题,常常在旋拧到一半的时候就停滞不前。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教习八卦掌的师父也不断提醒,腰部的旋拧需要持续,并且要有意识地追求最大的幅度。这是为了确保动作的完整性和流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逐渐体会到腰部旋拧的重要性,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中国古典舞作品《圆通》的排练中,男舞者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大三的学生。一开始他的腰部旋拧也难以达到与圆心相对的幅度,然而通过长时间对趟泥步的练习,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事例表明,八卦掌中的“旋拧”对于腰部拧转的意识、幅度和力量有特别强调。它要求舞者不仅掌握技巧,还要培养对腰部动作的深刻理解和控制。这种持之以恒的训练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舞者和武术练习者必须经历的过程。

(二)以“旋拧”强化顺气沉气之力

中国古典舞与八卦掌对拧腰时身体形态的要求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也会影响最终的训练成果。中国古典舞讲求“逢拧必倾,脊椎直立”;八卦掌趟泥步讲求“身体中正,空胸拔顶”。也就是说,古典舞在拧腰时讲求身体要倾斜,有幅度;而八卦掌在拧腰时讲求身体要中正,头顶与尾椎与地面垂直。《八卦掌精要》一书中的八卦掌歌诀中有:“空胸拔顶下塌腰。”的描述,这里的“空胸”,并不是瘪胸,而是含胸,是在练功时意想自己的胸内是空虚的。这样做能使五脏安舒,气降丹田,心宁气爽。中国武术大师郝心莲在《精义八卦掌》一书中也有描述:“练习八卦掌,要空胸紧背、舒展自若,不挺不缩,自然内含。”在古典舞中,横拧时的“脊椎直立”并非完全是“含胸”或“挺胸”,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适中状态,旨在使脊椎保持直立的状态。由于人体的胸椎在生理上呈现后凸的状态,因此“含胸”动作与人体生理构造相符。此外,“含胸”也是人体在放松、呼吸畅顺时呈现出的自然体态。在放松状态下,身体变得更加灵活,有助于将武术和古典舞中的身法完美展现出来。

由此可见,八卦掌中的“含胸”与古典舞中的“脊椎直立”是两种不同的身体动作,它们在力量的方向和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八卦掌中,“含胸”的力量是向下的,旨在实现一种内聚和下沉的效果。这种动作有助于将气息顺畅地引导至丹田,为下半身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使脚底紧贴地面,体现出扎实的基础。此时,双肩可能呈现出一种轻“裹”的状态。相反,在古典舞中,“脊椎直立”的力量不是向上也不是向下,而是旨在维持中立状态,使脊椎保持直立。因此,拧腰时的“含胸”和“脊椎直立”虽然在外观上可能看似相似,但在训练结果和体验方面存在显著不同。正确的含胸动作有助于保持稳定性和下半身的力量。这突显了身体训练过程中微小细节的重要性。这些微小的差异可能会对艺术表演和身体控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趟泥步的 “走转” 对中国古典舞重心训练的价值

中国古典舞中的步法大多承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与戏曲。八卦掌的传统理论讲求“走为百练之祖”,认为“百练不如一走”。戏曲也讲求“上台先看一步走”。可见,武术与戏曲都把步法视为“百练之祖”。但八卦掌趟泥步和古典舞在对重心的要求上却不相同。训练要求不同,训练的重点与成效也就不同。提到中国古典舞的重心,就不得不提步法,提到步法就不得不提胯与脚底,因为胯是影响重心的重要部位,而脚底则是重心的具体体现。中国古典舞主要以戏曲中的圆场步作为基本与主要步法,训练就自然会以脚底“碾压式”的局部着力点作为训练重点,且圆场步讲求“提胯”“提气”,将气息一直存于人体中段。从整体来看,中国古典舞中的步法大多数都是以局部为着力点,因此“脚底灌气”“落地生根”的能力还可以有精进的空间。接下来笔者主要以圆场步与花梆步为例,谈谈趟泥步的“走转”对古典舞重心训练有哪些价值。

(一)丰富古典舞不同的重心运动方式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乐舞美学思想以及近代西方芭蕾舞轻盈飘逸、求轻重柔审美观的影响下,中国古典舞也极具轻柔之美。古典舞的这一特点要求其必须通过高超的技艺来展现这种轻柔之美,而要实现它,就必须将重心放于人体中段处,只有这样才能使舞蹈动作变得轻盈舒展。而胯是人体调整重心位置的重要部位。但由于八卦掌与古典舞对胯部动作的要求不同,因此二者的重心也存在着差异。

圆场步与花梆步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用的步法。圆场步的步法是,脚在正步位屈膝的基础上,以半脚掌的间距,脚后跟至前脚掌做交替抬压动作,可用慢速、中速、快速三种速度连续向前行进。花梆步的步法是,脚在正步位的基础上,膝盖轻微弯曲,抬起脚后跟,立起半脚掌,勾脚,放松踝关节,做抬脚掌的交替动作,向前、向旁、向后快速移动。圆场步与花梆步要求提气、提胯。这两种步法的风格性极强,是舞蹈中传情达意的重要语言。

古典舞经典剧目《荷花舞》中运用了大量的圆场步,营造出了荷花花瓣在水面上轻轻绽放的美好意境。古典舞作品《芳春行》中也大量运用了圆场步,生动地展现了少女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轻松自在地踏春的情景。古典舞经典剧目《春闺梦》中,舞者以轻快流畅的花梆步开场,生动展现了少女的细腻情感和情怀。

对古典舞步法提气、提胯的要求能够直接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灵巧、轻盈、柔美、婉转、流畅、娴雅的审美意蕴。将气息存于中段之处,再配合提胯的向上之力,才能将重心放于腰部,体现出轻如羽毛、如行走于云端的轻盈之感。古典舞的舞蹈性与艺术性大多都是通过轻盈之感的审美性表现出来的。趟泥步要求沉气、沉胯。《八卦掌精要》一书中写道:“上练两掌阴阳翻转,中练拧腰坐胯三合,下练两足旋捷扣摆。”其中所提到的“坐胯”就是“沉胯”,意思是说拧腰与沉胯要时时刻刻配合手脚的运动。《精义八卦掌》一书中也有“坐胯屈膝趟泥行,起落摆扣步分明”的描述。将气息存于丹田,再配合沉胯的向下之力将重心放于两腿,才能体现出趟泥步稳如泰山、如行于泥潭的沉稳之力。八卦掌的技击性与身法性大多都是通过沉稳之力的稳定性表现出来的。因此,沉胯是将重心放于双腿,提胯是将重心放于腰部。

古典舞的圆场步、花梆步与八卦掌的趟泥步,前者是行走于云端的轻盈之力,后者是行于泥潭的沉稳之力。通过比较古典舞和八卦掌的重心运动,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它们对胯部运动的不同要求。因此,八卦掌趟泥步的沉胯特点可以为古典舞提供一种新的重心训练元素,丰富了舞蹈步法中的重心运动方式。这种交流和融合有助于舞者拓展技能和表现范围,为舞蹈领域带来更多的多样性和创新。

(二)丰富古典舞以脚底局部为着力点的惯性训练特点

在不同的步法中,着力点的选择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反映了各自的风格和技巧。在着力点上,圆场步讲求脚后跟先着地,再压至前脚掌。这种运动方式赋予了圆场步轻盈、流畅的特质,使舞者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优美而舒缓的动态。花梆步讲求前脚掌接触地面,这种运动方式让花梆步呈现出一种更加快速和迅猛的特点,赋予舞者的动作一种轻快跃动之感。二者在风格特点上都讲求灵巧、轻快,且都是以脚底局部为着力点。而趟泥步则是以整个脚掌为着力点。这种步法的特点是力量分布均匀,着重于稳定性和坚固性。中国武术大家李子鸣在《董海川八卦掌》一书中有描述:“两脚要平起平落,迈步如踵泥踵水;抬脚时要脚趾成勾,落下要抓住地面。抬脚时不能翘脚掌,翘脚掌叫‘亮掌;也不能先抬脚后跟,抬脚后跟叫‘揭蹄,‘揭蹄和‘亮掌都是错误的。”“揭蹄”和“亮掌”就相当于是古典舞中的绷脚与勾脚。

平起平落、磨膝磨胫、慢起慢放是趟泥步的主要特征。“平起平落”是指走路时脚离地后脚底与地面平行,落地时整个脚底一起落地。这与古典舞中以脚后跟先着地的圆场步与以前脚掌接触地面的花梆步的特点是相反的。“磨膝磨胫”是指双腿交替时形如剪刀,大腿内侧相磨,两膝内侧、两踝内侧均需相磨,抬走之脚不可高于站立脚之踝部。“慢起慢放”是指走趟泥步一定要慢,缓缓前行,周身松沉不可有丝毫叫劲。而古典舞中除了慢步要求节奏放缓之外,圆场步、花梆步等其他的步法节奏都是较快的。因此,趟泥步在古典舞训练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有助于丰富古典舞一贯以脚底局部为着力点的训练特点。这种步法为弥补古典舞中流动步法训练的空缺提供了机会。这种弥补不仅意味着它既能够丰富古典舞的舞蹈语汇,还能够在编创和表演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趟泥步为舞者提供了一种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拓展舞者的技能和能力,尤其是对古典舞舞者而言,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舞蹈种类和舞蹈风格中的不同步法。这种多样性的训练有助于古典舞舞者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加自信和灵活,为他们在舞蹈领域中获得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趟泥步在古典舞训练中不仅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为舞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三)加强古典舞脚底根基的稳固能力

如果说圆场步是“步步生莲”,趟泥步就是“步步生根”。趟泥步能使气灌脚底、下盘稳固,加强脚底“落地生根”的能力。趟泥步在走转时要求屈膝,拧腰,含胸,扭胯,架拳,脚底平起平落等全身的配合。其中的含胸与脚底的平起平落,是气沉丹田、气灌脚底、落地生根的关键。八卦掌歌诀唱道:“三形三空须俱备,气沉丹田周身灵。”练习八卦掌时要具备“三形三空”:三形,即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式似鹰;三空,即手心要空,胸心要空,足心要空。“三形三空”俱备,合为一体,则气沉丹田,周身轻灵自然。在训练趟泥步时,脚底的温度会逐渐上升。这是由于呼吸的带领将全身的力量都汇聚在了脚底,会感到脚底很沉重,从而使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这是笔者在武当山练习趟泥步时最大的感受。

趟泥步始终屈膝下蹲、双脚交替保持同一水平这一点,就与古典舞训练的丰富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典舞追求“风云莫测”的变化,而趟泥步则是追求“由不变应万变”。多样的变化可能会使人把注意力集中于外在动作之上,不变反而能够使人集中精神感受到气息的变化,从而找到气沉丹田、落地生根的感觉。而在深入練习趟泥步后,两足两腿就会被忘掉,意念超脱世外,如在太空漫游。

此外,趟泥步的练习还有助于提高腿部力量。在中国古典舞中,身体需要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这些动作包括旋转、跳跃、跃升和腾挪,这都依赖于强健的腿部肌肉的控制能力。腿部的力量是支撑这些精巧动作的基础。每天练习2小时趟泥步,连续坚持3~5天,腿部的力量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在采风时得到验证,而且还在《圆通》舞蹈作品的排练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这些提升不仅有助于舞者更好地展现古典舞的技巧,也为他们在舞台上呈现更精彩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练习趟泥步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舞者自身表演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武舞同源,中国古典舞从借鉴武术到脱离武术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然而,在自然规律的驱动下,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往往会再次交汇和融合。因此,古典舞在与武术划清界线后,又以新的方式与之融合、创新,进而促进了艺术的丰富性,并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笔者此次探索八卦掌步法“趟泥步”中的“拧腰走转”对中国古典舞腰与重心训练的价值意义,也只是在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近年来,舞蹈界掀起的文物热潮将大家的目光再一次推向传统文化,为古典舞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与契机。这不仅让大家更加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还提醒大家认识到自然发展规律的周期性与循环性。中国古典舞在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向各种传统文化与艺术汲取营养,实现艺术的新高度。这个过程既尊重了传统,又为中国古典舞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确保古典舞在未来继续闪耀光芒,使其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是何其的博大精深,其中未被挖掘的领域数不胜数,如此看来,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可谓是广袤辽阔。

参考文献:

[1]夏维家.中国古典舞步法训练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S1):15-18.

[2]李子鸣.董海川八卦掌[M].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85.

[3]张全亮.八卦掌精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李北达.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邵未秋.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意蕴[J].文化艺术研究,2014(03):85-96.

[6]刘小琳.八卦掌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动势研究[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9年.

[7]刘亚.探究中国古典舞步法训练的使用价值与表现形式[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8年.

[8]郝心莲.精义八卦掌[M].北京:北京体院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步法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探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省时、省力、高效的2步法抛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