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硅谷银行。
2023年3月7日,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宣布很荣幸连续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3天之后,一直以“全球唯一致力于创新领域银行”自称的硅谷银行,却因资不抵債在48小时内倒闭,成为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
一家40年历史、2000亿美元资产的银行,距离关门只需要两天时间。如此戏剧性的一幕,在过去一周,以席卷之势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头条。就在硅谷银行倒闭以后,位于纽约州的美国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也被监管部门宣告关闭,此前还有一家加密货币银行——银门银行(Silvergate Bank)在3月8日宣布倒闭。也就是说,短短5天之内,三家美国银行接连倒闭了!
尽管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推出一系列补救措施稳定人心,防止“多米诺效应”冲垮金融业乃至波及整个经济。但市场恐慌情绪仍在蔓延,挤兑还在继续,由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的美国金融系统“余震”还远远没有结束。
硅谷银行(SVB)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地区的银行,其鲜明的特色就是服务初创科技企业。按照银行业内人士的说法,硅谷银行的破产是一种必然。
追溯硅谷银行破产的源头,可以从2020年说起。
当时全球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到了202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开始逐步复苏,美联储维持零利率的承诺持续进行,并进行量化宽松政策。科技初创企业开始获得大量的融资和投资,导致他们手中持有大量现金和存款。这些现金和存款大量流入了硅谷银行,使得它的存款规模从2020年6月的760亿美元快速上升到约2000亿美元,增长近2倍。
为了使得存款产生收益,硅谷银行选择将大量的现金投资于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按照一般规律,美国国债和MBS这类资产只要持有到期,基本稳赚不赔。从硅谷银行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中至2021年末,硅谷银行增持了12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约800亿美元的MBS。这几乎等同于将2020-2021年新增流入的超过1100亿存款中的70%配置在了MBS上。
债券的利息和时间相关,2年期的利息一定比1年期高,5年期一定比3年期高。硅谷银行买了很多长期债券,在普通的年份下,硅谷银行的逻辑操作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一家以贷款为主营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这样的选择在面临快速加息时会遭遇极大的风险。
没想到,从2021年开始,美国进入“暴力”加息周期,加息的速度和加息的百分比都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当下美联储市场利率已达5.2%。这就使得持有美国国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MBS等各类美元计价债券的金融机构出现了大量的浮亏,而硅谷银行由于债券持有量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大,浮亏尤为突出——这意味着硅谷银行此前投资债券获得的1.6%收益非但无法覆盖资金成本,银行自身还要倒贴3.6%给储户,才能对应当下的存款利率。
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当市场最新发行的产品收益普遍高于硅谷银行以前承诺给客户的收益时,客户就会着急把存款拿出来,做个转移。另外一方面,受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一些储户公司融资变得困难,向银行取款的需求加大,而银行吸收存款变得艰难。
3月8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 Financial)突然宣布了三件事情:低价出售价值 210 亿美元的可变现资产(亏损18亿美元),发行可转债筹借 150 亿美元资金,以及紧急发售新股筹资22.5亿美元。同时宣布三大举措,明确无误指向了同一个信号:硅谷银行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现金危机。前一天刚刚被加密货币金融机构银门银行破产搞得惊魂未定的投资者们决定立即开始抛售硅谷银行股份,该股股价当天就暴跌了 60%。
比股价暴跌更可怕的是恐慌,担心自己存款安全的科技公司们开始疯狂转走自己存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尽管硅谷银行 CEO 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在3月9日晚上紧急召开电话会议,呼吁硅谷创投圈保持冷静,与硅谷银行这家长期金融合作伙伴同舟共济。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相信贝克尔的话。仅仅一天时间,挤兑浪潮就彻底压垮了硅谷银行。单是3月9日一天硅谷银行的客户提现要求就高达 420 亿美元,相当于银行总存款的四分之一。到了当天晚间,硅谷银行的现金结余已经变成了负 10 亿美元,已经无法满足在美联储的应付款项。这意味着硅谷银行已经无法运营了。
到了3月10日,硅谷银行股价又暴跌了 68%,此前还高达267美元的股票现在还不到35美元。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大规模的赎回和挤兑的硅谷银行在公告出售债券48小时后,宣告破产。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当日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任命该公司为破产管理人。
“用别人存在自己手里的钱进行投资,遭遇亏损,又遇到存款人‘催债’,最终没钱偿还。”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这样形象地比喻硅谷银行倒闭过程。总体来说,其破产是由自身资产错配这一内因和美联储加息等外因共同导致的。
“用别人存在自己手里的钱进行投资,遭遇亏损,又遇到存款人‘催债’,最终没钱偿还。”这就是硅谷银行倒闭过程的形象比喻。
硅谷银行的产生与硅谷独特的金融生态息息相关。20世纪50年代,美国被大公司、大工会、大政府所主导。一批金融体制内精英对东部大金融机构主导的保守投资哲学不满,他们来到西海岸并在硅谷投资一些从大公司出走另立门户的科技人士,开创风投与科创企业共生共荣的生态。
在创业与投资的浪潮中,硅谷银行的创始人们发现了市场机遇。尽管诸多创业公司急需资金使科技发明或商业创意从想象成为现实,但是传统商业银行很难探明新兴科技公司的发展前景,再加上早期可抵押的固定资产不多,创业公司很难从传统银行中获得贷款。市场上急需一家能理解科技公司发展逻辑的专业性商业银行,来帮助创业企业成长,填补市场的空白。
两位来自富国银行的银行家罗杰·史密斯(Roger Smith)和比尔·比格斯塔夫(Bill Biggerstaff),与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梅德亚里斯(Robert Medearis)发现了这一蓝海,于1982年4月23日注册成立硅谷银行。1983年,银行在圣荷西开设了第一间办公室。此后,硅谷银行逐渐从硅谷周围开始扩张,并在全美各地开设办事处。 相比提供金融服务,硅谷银行最出色的是善于构建关系网络,特别是围绕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关系打造圈子。
2000年初开始的科技企业泡沫,不仅没有让硅谷银行倒下,它反而利用危机时期科创圈所面临的集体困境与风险投资人建立起坚实的伙伴关系,并逐渐形成一个将硅谷关联在一起的生态圈,这个圈子生态为硅谷银行日后迅速扩张奠定基础。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在《亮见》节目中指出,汉能一直和硅谷银行有着非常多的合作。在他眼中,硅谷银行实际上是很多银行的集合,它的主要精力是帮助特定的组群和风险投资公司,它的服务的周到性和可提供的服务是其他银行很难做到的。
“举个例子,以红杉为例,它是非常著名的VC(风险投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非常著名。假如红杉给了一家企业400万美元的投资意向函,硅谷银行马上就会将100万贷款钱到账,他们相信红杉的投资决策。但如果你把这个给更大的银行,他们可能不清楚红杉的业务。”
其次,硅谷银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VC建立个人关系,而VC非常熟悉硅谷各方面的情况。因此,硅谷银行可以对企业进行各种验证。例如,如果企业需要投资或贷款,硅谷银行可以迅速与对方的负责人联系。“硅谷银行有40年的历史,有自己很好的方法论,可以判断哪个阶段进入市场最优,哪个企业是好企业还是坏企业。这不是基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判断的,而是基于很复杂的模型。因此,硅谷银行可以对企业进行理性科学的判断。贷款后,硅谷银行一般还会获得购买未来股票的权利。例如,如果硅谷银行借了100万美元,他们可以获得未来股票的50%购买权。当公司上市时,硅谷银行就会赚很多钱。”
在陈宏看来,硅谷银行非常独特,一般的银行很难与之竞争。“他们不仅提供银行服务,让初创企业起步,他们还会给很多建议,帮助创业者与投资者建立联系,与服务提供商建立联系。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借出资金,伴随他们走向国际,走向上市。”
简而言之,硅谷银行拥有一套适用于各类高科技企业的评估体系,与传统银行评估抵押物价值不同,硅谷银行依靠这套体系评估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水平及其未来成长性,以此作为审批贷款的判断标准,并形成了近似于风险投资的风险贷款。
同时,硅谷银行也会用一部分自有资本买入科创公司的少部分股权,以期未来获得投资收益。
凭借这一特色,硅谷银行积累起了日后40年中稳固不破的以科创公司为主的客户结构,并围绕科创圈衍生出了财富管理、财务顾问等多项金融服务,又借助自身优势,嫁接起科创公司和风投机构之间的桥梁。
这将硅谷银行与美国乃至世界多地的高科技公司深度捆绑在一起,并在日后2009—2018年美股长达10年的科技牛市中一同分食这场盛宴的蛋糕——那些在创业初期拿到硅谷银行资金、享受硅谷銀行资源便利的客户,日后也多选择把融资得到的现金存在硅谷银行,成为储户。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硅谷银行客户单一且高度依赖圈子生态,因此当硅谷银行开始经历加息的逆风环境时,挤兑只是时间问题。正如一位该行高管所言,“我们业务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迎合一群关系非常紧密、表现出羊群效应的投资者”。
硅谷银行惊人崛起的核心秘密,最后也正是导致它迅速崩盘的根本原因,实在是够讽刺的。
2023年3月15日,美国华盛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议员查克·舒默在国会大厦谈美国银行系统。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倒闭,金融监管机构担心硅谷银行引发的风险会蔓延到更多金融机构。
3月11日,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其他监管机构发布了一份由数百名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签署的请愿书,要求“救济和关注在硅谷银行存款的小企业、初创企业及其员工”。
风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首席执行官(CEO)赫曼特·塔内加(Hemant Taneja)也在同一天发表声明,称“过去48小时内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和关切”,呼吁减少此次事件的影响,避免科技行业陷入更糟境地。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约125家风投机构签署了上述声明。
3月13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及时出手平息硅谷银行破产风波。三方发表联合声明,正采取行动防止美国银行业危机蔓延,硅谷银行储户可于3月13日取出所有资金,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期间,FDIC将存款受保上限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这次硅谷银行的解决方案显然超出了“存款25万美元”限额,给不少存款人吃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为保护美国储户资金安全,美联储宣布将通过创建新的银行期限资金计划(BTFP),向银行、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其他合格的存款机构提供最长一年的贷款,以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其他合格资产为抵押。这些资产将按面值计价。美联储表示,BTFP将成为高质量证券的额外流动性来源,消除了机构在压力时期迅速出售这些证券的需要。
破产的硅谷银行得到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护,让美国中等规模银行联盟(MSBCA)也坐不住了。3月19日,MSBCA致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要求为所有存款提供未来两年的保险。信函认为,如果FDIC拓宽存款保险的承保范围,将立即让小型银行面临的挤兑潮戛然而止、稳定美国的银行业并极大程度地降低发生更多银行倒闭的可能性。
董毅智律师指出,美国中小银行逼宫联邦存款保险,实际上是让纳税人为银行过往高风险经营买单。在董毅智看来,硅谷银行破产危机,特朗普也出力不少。从金融监管立法维度来看,硅谷银行虽然名字都叫银行,但与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银行不同,硅谷银行并没有大量的零售用户基础,经营的业务也偏向于高风险创投企业。“特朗普当选后就急急忙忙放松监管,在2018年修订多德-弗兰克法案时,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产认定标准从500亿美元提高至2500亿美元,不仅放宽了硅谷银行的现金储备要求,同时也不强制要求该行每年都参与美联储的压力测试。该法案也免除资产规模小于100亿美元的银行适用沃尔克规则,然后因此受益的银行成了本次危机的重灾区。”
最值得一提的是,极力推动这一法案的硅谷银行CEO贝克尔,在硅谷银行破产前的11天前,以360万美元(约合246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了12451股股票,平均价格为每股287.42美元,CFO、CMO也分别套现跑路,只留下了硅谷创业者们徒悲伤。
董毅智律师说,美国和中国搞脱钩,导致高通胀成为美国最大的经济问题,美联储只有通过提高资金价格成本,面向全世界范围,来维持收割力度。这实际上也是在透支美元的信用。由于美元是全球硬通货,美国拥有印钞优势,如果美联储无节制地印钞,会对持有美债的国家组织和个人造成直接损失,他们相当于间接承担了救助美国储户的成本。最终,全世界都要为美元买单,而最受伤的可能是欧洲和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