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两平
近几年来,阳山县委、县政府对老区公路交通建设非常重视,老区交通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但由于老区范围广阔,难免有些地方一时安排不上。对此,当地老区干部群众排除了“等靠要”思想,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自力更生,积极行动,齐心协力,大力开展老区公路建设,谱写了同心共筑老区路动人篇章。
如何把群众力量凝聚起来,有组织地实施筑路计划,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当地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成立“理事会”,也就是每拟新开一条老区公路,都成立一个由相关老区村村委会干部和热心人士组成“理事会”。如修建“南大公路”时,由水井、南村村委会共同成立“修建南大公路理事会”。“民事民办”,由“理事会”组织实施该项老区公路修筑落实工作。
由各“理事会”具体组织群众投入、参与老区公路建设工作,发动群众和社会热心人士募捐,捐款损物支持老区公路建设,形成老区全民行动,同心协力共筑老区路良好氛围。同时,负责处理涉及公路建设的有关民事事宜和办理相关手续,组织施工队伍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理事会”在修筑老区公路中发挥了很好作用,被群众赋予“行之有效创举”的肯定。
修筑公路,所需资金巨大,老区群众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出钱出力,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当公路涉及到土地山地、山林、农作物时,老区群众都自愿无偿贡献支持,不求补偿。
在“理事会”倡导下,广大老区群众顾全大局,形成共识,一致同意“三不补”。即老区公路沿途需要占用的土地、山地不必补偿、因公路建设被损的村民山林不必补偿、因公路经过所损农户的农作物不必补偿。“三不补”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精神。
老区群众说: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不求名不求利,只求支持革命和解放事业,这是伟大奉献精神和优良传统。今天,老区在开展乡村振兴行动,我们要赓续红色基因,把老区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改善老区交通环境多作贡献。“三不补”得以实行,不仅为老区公路工程节省大量开支,而且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清远市老促会会长谢土新(左)和阳山县老促会会长陈章钦等调研阳山老区公路建设情况
阳山县小江、黎埠两个老区镇,在省、市老促会和当地党委、政府、县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及县老促会积极促进下,通过努力争取老区公路建设资金,发动当地老区群众和社会热心人士募捐等形式,先后新开通几条老区公路,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目前,该县已升级的老区公路有“南大公路”“黄水公路”“鲁水公路”“珠塘公路”等。这些老区公路的开通,为小江、黎埠老区改善交通条件,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农副产品运输流通、方便老区群众学龄子女到圩镇就学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为该片老区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开发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