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雨
爱吹牛的人往往不招人喜欢,但诗人是个例外。人们不光喜欢听诗人“吹牛”,还把他们的“吹牛”总结成了一种修辞手法——夸张。
诗人里“吹牛”水平最高的莫过于李白了。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头上的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满怀愁绪。李白照着镜子,感慨自己的头发竟变得像秋霜一样白。在这首诗中,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一个人愁到极致的样子。为什么会愁成这样呢?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半百,自觉壮志成空,不免生出愁绪。
李白不光发愁的时候“吹牛”,高兴的时候也“吹”: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庐山的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的烟霞,远远望去,那瀑布似一条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误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在红日紫霞的映衬下,瀑布伴着水雾一泻千里,恍若仙境。就连游览过无数名山大川的李白也被这景色深深震撼,不禁感叹道:“庐山瀑布就是落入凡间的银河!”
同样“夸张”的还有《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山上的寺院好像有一百尺那么高,人在楼上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上面,我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你发现没有?李白“吹牛”时喜欢将事物夸大。一座高楼,高得好像能够到天上的星星;山间的瀑布,大得仿佛从九重天落下来;愁绪甚至能让白发变得有三千丈那么长。在李白的诗中,这样的手法随处可见:
雪花有多大呢?“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燕山一带的雪花,大得像一张席子,一片一片吹落在轩辕台上。
船划得有多快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两岸此起彼伏的猿声中,船已经驶过了万重青山。
一个地方能有多闭塞呢?“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地方四万八千年来都不曾与外界有过交流。
两个人的友情能有多好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有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我的情谊。
怎么样?说李白是诗人里最会“吹牛”的不为过吧!
其他诗人虽不及李白会“吹”,但实力也不容小觑。比如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huò)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cān)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节选)》
曾经有个漂亮的女人,叫公孙大娘,她的剑舞轰动四方,想看她舞剑的人非常多。人们看她舞剑都会心惊动魄,面容失色,就连天地也会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荡。她的剑光璀璨夺目,就像后羿射落九日;她的姿态轻盈矫健,就像天神驾龙飞翔。她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般令人屏息,结束时又平静如水,就像江海上的波光。杜甫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描写公孙大娘剑器舞雄浑的气势。读完之后不免让人感叹,真的有这种如神仙下凡般的舞姿吗?
诗人柳宗元“吹起牛”来也不落人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所有的山上都没有了飞鸟的踪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身影。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一下子就把天地间的寂静无声给写出来了,也让人看到了诗人江雪般的清高孤傲。
男诗人爱“吹牛”,女诗人怎么样呢?李清照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弥漫,云层浓厚,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熏香)在金兽香炉中散去。又到了重阳节,我坐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浸透了全身。在东篱边喝酒直到黄昏,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了衣服的双袖。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伤神呢?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比黄花还消瘦。重阳佳节,李清照一个人苦苦地等着丈夫,无边的愁思竟让人瘦如黄花,这该是多深的思念啊!
诗人“吹牛”需要强大的想象力,既要有明显的夸张,还不能脱离现实,算得上是一门“学问”。希望豆苗儿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这种“吹牛”的修辞手法,为自己的作文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