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ot
“几枚们!128局(G)的iPhone14真系好值得啊”“传令落去,即刻同朕check下,有边个唔买,唔买噶同我捉佢出黎”……听着陈敏之和陈豪两个人用粤语带货,谁梦回暑假躺在沙发看《溏心风暴》这种古早家族式狗血剧的日子了?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与淘宝合作的首场6小时直播已经结束,结合此前大张旗鼓的宣传来看,这场直播的定位就两个字“情怀”。
首场直播的风格就是经典港剧IP的大融合:直播团队就在TVB港剧拍摄地“TVB电视城”打造专属直播间,卖海鲜时背景板会配合陈豪的出现变成溏心风暴场景“唐氏鲍鱼海味铺”,最重要的是出镜艺人要全程粤语、国语、港普混杂直播,氛围感拉满。
这场直播两位TVB老艺人也展示出了特有的敬业——整场直播,除了翻译兼助理的工作人员有通过声音助阵外,本以为只是作为嘉宾出场的陈敏之独自打满全场,带货产品也是主打综合性,从iPhone14、珠宝首饰到母婴、服饰美妆和联名产品,共有131件产品,业务能力要求不低。
与其一同打头阵的陈豪虽然只出现了不到两个小时,但讲解产品也要比之前“TVB甄选”抖音直播间被骂“不走心”好很多。
不过,观众对于两位艺人主播的表现也是褒贬不一。
陈敏之可以说是TVB最努力的女配之一,从跑龙套开始打磨演技演到成为有记忆点的配角,再到终于夺得最佳女配桂冠,陈敏之用了二十年,曾拍戏拍到过度劳累导致颈椎错位;从硬件条件来看,其颜值、品位又在港圈浸淫多年,台词功底扎实,被选中首位出战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术业有专攻,陈敏之也有在新领域水土不服的时候。比如在介绍iPhone14时,手里一直拿着的还是iPhone14Pro,四分钟的产品介绍中竟然也没人提醒;展示身上服饰的时候,镜头的转换又多次卡壳;在注重效率的直播间,陈敏之又因为缓慢的港普生生将直播拖成了1.5倍速……足见得整个直播团队的配合依然有所欠缺。
陈豪作为TVB如今唯一的“末代视帝”、没落的TVB帝国最后一位屹立20年还没有丑闻的男主角,让他来助阵TVB淘宝直播首秀也是为了多一层保障。毕竟作为“师奶杀手”的陈豪是TVB少有的,能在抖音带货账号中取得積极反响的艺人。
然而在淘宝首播中,“主播”身份的陈豪还是有点放不开,刚开始甚至不好意思催顾客下单,只能小声附和激情满满的助理和陈敏之,劣质的港普更是“雪上加霜”。
从数据上看,TVB淘宝直播首秀并没有想象中的破圈:整场直播观看人次一个半小时后才破百万,六个小时后,直播间观看人次定格于486万。和上一个“脱抖入淘”
的罗永浩轻松破千万的数据相比,的确相差甚远,但对于迫切需要开辟新领域输血的TVB,这已经是个不错的开头——最终数据显示,全场销售额突破2350万元,已经是其抖音直播间半年的GMV(商品交易总额)。
毕竟,TVB需要的不是一夜成名,更不是仅仅成名一夜。
如果说韩国是造偶像的工厂,TVB就是磨练影视艺人的修罗场。这么一个曾经轰动亚洲的影视剧厂牌,却在近10年来迅速没落。
TVB当年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对于绝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可以说不是TVB剧迷,但绝不可能没看过TVB剧。TVB的开播可追溯到1967年,从上世纪70年代独具本土特色的家族剧,到80年代的金庸武侠剧,再到后来的刑侦剧、医务剧、穿越剧、宫斗剧……每个类别都有被奉为经典的作品,《陀枪师姐》《寻秦记》《谈判专家》《金枝欲孽》等等。
TVB独创的艺人培养体系更是为香港影视贡献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军。按照TVB祖训,演员要像普通打工仔一样打卡上下班,磨练演技的同时还要争夺有限的出演机会,这一模式就是TVB两大造星系统之一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另一个造星系统则是“香港小姐”选美和“新秀歌唱大赛”选秀。
这一过程中有诸多值得诟病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它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演技过关又敬业的艺人们。陈凯歌就曾在一档节目中评价胡杏儿说,她是一个典型的被TVB“打”出来,“想要为自己找到一个饭碗而演戏的人”。
什么意思?就是《喜剧之王》所展现的残酷——要求艺人不留退路的演戏。胡杏儿曾透露,在TVB的时候,常常是晚上拿到剧本,第二天就要把角色演好。如果演不好,就会被观众骂,或者被替换掉。周星驰、梁朝伟、刘嘉玲、关锦鹏等演员、导演均出于这一套考核标准内。
而当优秀的演员纷纷离开,中年TVB的造星神话不再,戏也垮了。不仅是剧本内容,服化道、制作精良程度等方面,港剧甚至不再是内地影视作品的对手。那些辉煌的日子就像拖在TVB身后长达30余年的车辙,终于还是像烈日下的水渍一样蒸发了。
落后于市场的TVB在转型上其实也做了很多尝试。
先是在一年前入局抖音直播带货,一口气开了三个带货账号,用影视剧切片或者旗下艺人出面吸引粉丝,再通过电商模式变现。但由于产品供应链、素人主播专业程度等原因,流量变现过程并不顺利,去年年中改变账号定位后,收益才有所增长。
虽然媒体总喜欢把跨界直播的企业拉去和新东方做对比,导致TVB直播间和“东方甄选”有点“菀菀类卿”的感觉,但从风格和选品上两者还是有很多差异。东方甄选已经在自建“三农”供应链,而TVB识货更像是一个转型中的MCN,供货链更多还是依靠淘宝,虽然都是跨界但基本的发展思路完全不同。
从财报上看,2018至2022年中,TVB亏损超过16亿元。不过2022年中期收入大增46%至18.2亿元,其中电商业务收入为4.61亿元,同比增长了27倍。换言之,电商已成为其重要的增长引擎,难怪TVB会将与购买力转化更强势、供应链等基础设施更完备的淘宝合作视作“启动TVB电子商贸直播的重大里程碑”。
除此之外,TVB还在与内地品牌联名布局的路上越来越多样化,据了解,目前TVB已与超20家内地品牌进行过合作。如最近与虎头局联名的“行运蛋卷”,此前《溏心风暴》与曾获米其林餐厅指南餐盘奖的德叔鲍鱼合作的“溏心风鲍”……无一不是在挖掘曾经的影视IP影响力。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TVB还能借入淘的机会稳定一下军心。现在TVB旗下的艺人大约有500人,而排上日程的影视作品拍摄计划却很难满足这么多艺人的开工量。与淘宝合作,能丰富头部甚至二三线艺人的工作量,暂时减缓内部人才流失速度。
不过有部分真正的剧迷更关心的还是TVB的老本行怎么办,“不是不能带货直播,主要还是对TVB怒其不争啊,这么几年各种搞流量,实际根源就是因为没有几个好剧本。”作为资深港剧迷,佳佳心里知道这是港剧衰落之下无可奈何之举,却依然担心如果没办法形成良性循环,现有的小生花旦又该向何处去,“都来内地参加综艺吗?”
正如《溏心风暴》主题曲里所唱的“谁人无得到一切的渴求,谁人无工于心计的理由,平凡人生,天真过后,要怎么走”,TVB你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