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下提升审美感知能力教学方法探究

2023-03-27 11:59余丽萍
考试与评价 2023年2期
关键词:美术评价能力

余丽萍

审美感知能力是一个人对其所见、所看、所感事物的多方面评价、判断的过程,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视觉上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从所看到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体会美,从而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也与新课改后的美术教学理念相契合。但在当前,很多学校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理念落后,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美术教学依旧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这不仅与新时代下的教学新理念不符,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也帮助甚少。为此,本文针对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教学方法的探究,对于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以美育德,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能够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在大量美丽事物的欣赏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感知会变得更加敏锐,也就是能够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身边美丽事物的眼睛,通过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怡情,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是以美启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的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拓展思维、拓宽想象力,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帮助。因此培养提升学生小学审美感知能力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积极乐观,同时能够启发学生的智慧,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提升审美感知能力有效方法

1. 培养兴趣,让学生看到美

要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审美兴趣是重要环节,也是开端。在当前的美术课上,部分教师依旧将画画作为教学侧重点,因此学生很少能够欣赏到美丽的作品,更不要说具备什么审美兴趣了,为此只有教师在课上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让学生能够愿意、主动且乐于欣赏美术作品,那么其能力也就更容易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意识尚不成熟,对万事万物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那么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个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此方能收获更加明显的成效。比如,当教师讲到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茶香四溢》一部分内容时,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大量关于茶的优秀作品,作品内容形式丰富,包括学生作品、大师作品、博物馆藏的珍贵画等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表对作品的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知道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处于何种阶段,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作品的美点是欣赏不全的,那么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相应的补充,如颜色搭配合理、线条勾画传神、画法技艺高超等等,再次引导学生学习欣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认为美丽的美术作品,在课上教师先让学生介绍作品的美点,之后让其他学生欣赏,并发表评价,最后教师再给予点评。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发现身边更多美丽的事物,也会从多角度去发现事物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学生更加愿意去欣赏美,如此学生的审美兴趣被成功激发,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再不断引导,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就会逐步提升。

2. 实践探究,让学生懂得美

实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还应与技法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实际绘画练习和动手操作,不仅是技能掌握的过程,还是将美的感知和思想转化为物质产品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取得艺术成功的喜悦,也加深了对美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多维度地引导学生去进行美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美、体会美,也将自己认为的美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进行美术创意活动,如美化课程表,即每人发挥想象画一个班级课程表,课上进行评比,评选出几个公认好看的课程表挂到班级墙上。再如,在传统节日可以组织学生制作节日贺卡,如在元旦让每个学生制作新年祝福卡,在课上教师将贺卡顺序打乱后再次发给班级同学,让每一位同学在收到新年祝福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美丽的作品,这是学生一生宝贵的财富。类似的实践活动还有很多,例如设计班级标志、临摹优秀作品的等等。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学生认可美,因为每一个作品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美点,要让学生从心底里去认可,其审美感知能力也就提升了。除了这些以作品为主要形式的实践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去,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参观校史馆、参观校园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等,这些实践能够在精神上去丰富学生审美感知意识,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见识,以实现更多的收获。综上,实践探究是培养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必要举措,学生在实践中能获得心灵的抚慰,在探究中能够发现更多美丽事物。

3. 融合文化,让学生感知美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承载了我们国家的精神之源,其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美。小學美术课堂是传播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因此当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时,就可以从文化入手,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文化的美,进一步激发其审美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美在其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选择,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丰富性、共享性的特点,去随时随地为学生展示内容,让学生沉浸在中华文化的美丽中放飞自我。比如,当教师讲到《剪纸喜花》一课时,除了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喜字剪纸之外,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其他传统节日的剪纸,比如春节的福字和十二生肖的各类生动剪纸等,这些都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同时可以告知学生这些剪纸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祝愿而采取的艺术表达形式。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想所感和祝愿剪出一个剪纸,送给想要送给的人。类似的文化活动还包括刺绣、陶瓷等,教师都可以为学生介绍文化背景,找出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以提升其审美能力。再如,在进行《青铜器》一部分教学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我国古代青铜器演变历史的视频,其中每一个时代都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青铜器让学生观赏,这样既将文化融入教学当中,还拓展了学生知识,又提升了其审美能力,一举多得。

4. 多元评价,让学生丰富美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最终都要落在真实客观的评价上,因为只有评价才能够知道学生的学习成效,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要想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知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元化的评价去检验学生的能力,之后发现问题,找到原因,解决问题,不断提升。

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评价主要采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方式已然与当下的美术教学趋势不相适应,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多元化、丰富性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教师首先可以丰富评价的方式,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要加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间的评价结果能够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为出发点去表达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相互之间也更易接受;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当下的审美感知能力,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比如,当教师讲到《花鸟小品》一课时,在讲完基础理论知识后便可以让学生绘画,可以临摹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作品完成后展示给全班学生欣赏,让学生自由发表评论,教师再给予正向的引导,针对好的评论要给予肯定,针对不好的评论教师要及时指正,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之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学生欣赏之后同样自由发表评价,如此反复,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便会稳步提升。再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利用网络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两个其他学校学生的优秀学生作品,教师针对作品中优秀的地方进行点评,让学生积极学习,针对不好的地方也要正确指出,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尽可能避免,这样学生的审美思维便会进一步打开,其审美感知能力也会稳步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新时代下美术教育大趋势的必然举措。因此,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教学策略,即以培养审美兴趣为开端,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主动、自觉地去欣赏美;以实践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与探究中提升能力,理解美丽;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在融合传统文化的美术学习中去体会感知中华传统所凝聚的美;最后以多元评价为依托,在丰富多元的评价中让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上述教学方法仍需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做出必要的改进方能释放明显成效,因此只要我们教师团体能力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探索創新,小学美术教学必能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一批批善于发现美、心中向往美、自身做到美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猜你喜欢
美术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