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宜奇
爱默生说“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加里宁说“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一篇富有文化意韵的作文,可以迸发出考生胸中的激情,可以表现出考生深邃的思想,可以激发阅读者对审美的共鸣,可以使阅卷老师感受到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
那么,考场作文的“文化意韵”该如何养成?
概言之:“三新”背景下的作文写作,如果对材料进行精准解读,转化为切题话题,那么,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的、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对比、发散、聚合,或以文化的眼光审视对象,或从文化的角度阐释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是直接叙述文化名人的言论、事迹,显示文化积淀与传承,如此,我们的文章就有了一份可贵的“文化意韵”。
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可立足以下四个层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不断增强文章的“文化意韵”。
一、用典雅语言显示文化意韵
典雅的语言指的是我们的作文语言具有优美而不粗俗的特点,“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从而让文章显示出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
文章不是无情物,阅卷者在面对一篇文章时,文章通过语言文字所传递的作者形象也会给阅卷者以影响,一个博览群书、腹有诗书的作者总是极易引起阅卷者的好感甚至敬畏。如下面这段文字。该考生借他人之光生自己语言之辉。通过内引外联,在文章中不失时机地予以展现,让文章语言亮丽,文化意韵弥漫。如考场作文《距离》片段:
在“家书抵万金”的岁月,“海内诸弟隔”,“天涯一身遥”,一封薄薄的书笺,不知染白了多少青丝,也不知哭干了多少双期盼的眼睛。古人总是被滚滚狼烟挟卷得天各一方,又常常在人事风尘中躲进封闭的港湾,自己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消息未通何须急”“青灯古佛自安逸”。就在这种无奈的等待和有意的自足中,距离的内蕴被演绎得无穷无尽。
当然, 典雅的语言还常表现在:用词要简练精當、形象传神,多用成语;句式巧用,富于变化,长短整散,错落有致;恰当、妥帖地引用名言诗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关键之处有警策之句,文句蕴含哲理情趣;表达上适当追求半藏半露、回味悠长的效果,等等。如:以下面两个写作主题呈现出的四个写作片段,从语言典雅层面评价写作智慧,高下之分不言自明。
校园生活·期中抒怀
① 考试成绩发下来了,50分的成绩让我无言以对。这样的成绩我实在不想看。旁边的几个同学倒是热热闹闹的,那是因为他们考得好。看着他们我心里更烦。
②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成绩,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名次,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成绩好的同学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校园生活·人在高中
① 回首高中,高一带着刚进高中的新鲜与兴奋,高二经历了文理分班的痛苦与彷徨,高三则面临着毕业的压力与惆怅。
② 回首高中,就是上学路上匆匆忙忙,回家途中慌慌张张;早自读迷迷糊糊,晚自习朦朦胧胧;无数资料纷纷扬扬,无边题海浩浩荡荡;老师教诲拉拉杂杂,父母叮咛唠唠叨叨;考试之前咿咿呀呀,考试之后呜呜咽咽。想当初,浑浑噩噩;而如今,凄凄惨惨。
二、以文化素材展现文化意韵
1. 巧用文化人的语言
文化人的语言,更具文化的韵味,巧用到文章之中,自然也让文章增添了文化的意韵。
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一文片段: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因而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于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于车马喧嚣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宁静之所。
林徽因这样的文化人自然而然地从精神层面从内心深处解读了“真正的宁静”;文化人的语言,自然而然有一种典雅的语言特质,而使语段更具文化意韵。
2. 多用文化界的逸事
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以文化名人的事迹或言论,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让考场作文之花,散发出文化的芳香。
文化界的闲情逸事,娓娓道来,本就吸引了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又加了一份浓浓的文化意韵。
3. 善用文化经典中的素材
爱默生在《书籍》一文中建议:“我必须提供的三条实用准则是: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你喜欢的书。”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根本而有效的获得途径是通过吸纳经典造血长肉,在潜移默化之中造就浓厚的书卷气,最后达到“郁郁乎文哉”的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把阅读的古今中外名著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少有学生在作文中用到了名著素材。食而不化!名著,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应融化在学生的习作之中。还应值得一提的是,课本中的文本,平时训练的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材料,你所在地的人、物、文化习俗,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的文化解读都是作文的好素材。我们有责任唤醒积淀在记忆深处的素材。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到经典应该是“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的作品。“种子”不但拥有丰富的生命信息,而且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把文化经典的生命力融入到学生的作品中,也就焕发出文化的生命力。
三、借文化主题统摄文化意韵
作文,在充分肯定人文历史的同时,要触及生命的意义,追寻人生的价值,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精神的漫游中获得人格的滋长,闪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
借助文化的力量,反思自身,审视社会,并从而调整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失范,文化也就在作文中有了鲜活深刻的现实意义,文章展现了文化认知,文化内涵更为深刻,文化思考更为厚重,乃至于“开始构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下面以2015届高三南通市一模作文题为例,加以探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本题(故事类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是多角度,现基于文化意蕴角度,通过“联”的方式对接现实,文化是“联接”的好方向。本题作文中,鲤鱼跃龙门降低了高度,由此有同学“联”向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降低了高度,有同学“联”向了文化界的“作家”的门槛降低了,有同学“联”向了文化的水位线。平台不同,高度也不同,站上了文化的平台,自然也就让文章的立论有了高度,说理有了文化的意韵。
如2015届南通市高三“一模”三篇考场范文的开篇,就具此鲜明特点。
莫让文化低了高度
① 佛祖降低龙门高度适应了鲤鱼,致使“龙”变得泛滥,进而使龙不成其龙了,由此联想到当下的文化,不也因龙门太低而失其本真吗?
② 文化是社会精灵财富的结晶,是对人类的一剂精神补养品。阳春白雪自是甚佳,下里巴人亦有妙处。但如果一味地让文化作品俗下去,低下去,让文化的门槛低下去,让低俗文化跳进去,传播下去,那文化之美自是没了吧?文化作为龙的感觉自是没了,只能是鱼儿般平庸下去,低俗下去,中国文化想以龙面示人还是想以鱼面示人,其选择自是明显的吧?
“门槛”去哪儿了
① 如今,“作家”泛滥成灾。
② 纵观当今文坛,作家这一颇具人文情怀和诗意生活特质的职业,在中国传媒业娱乐信息文化的鼓动下俨然成为热门职业。
③ 许多怀揣着“文学梦”的年轻人,提笔作诗希望自己这匹“千里马”遇上伯乐,从而轻轻一跃从“鲤鱼”变成“龙”。而我们的刊物杂志出版商似乎为了助燃文学热情,在“感动”之下逐渐降低了对文学作品审查的门槛,让一个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陡然间就拥有了“新锐作家”的桂冠。
守住文化的水位线
① 近日,北京的某地标式书局被曝光有劣等书籍报刊上架的现象。其中不乏各类风靡少男少女的网络玄幻、言情,更有缺乏品味、满纸奢华金迷的所谓时尚杂志。
② 此闻一出,整个文化界不禁哗然,这些地标式书店应是商品文化、厚重文化的汇集地、传播地。怎能任由不合格甚至低劣的庸俗文化混杂其中,实为鲤而妄称为龙呢?
四、依文化思辨彰显文化意韵
很多作文往往是李白、杜甫等一串文化名人的名言名篇,却忘了发表自己的观点。无我之思的文章没有真知灼见,更没有灵魂,笔下的文化素材只能是有源而無流,是死水。所以,我们要多读经典,但更要勤加思考,参照比较,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这样才能水到渠成,从心所欲。如果不从思维和思想方面提升、丰富自己,而是一味寻章摘句,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没有思考与心灵参与,即使有较多的文化素材,也只能是堆积了文化,荒芜了个性,失色了意韵。所以,不仅要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更要让学生学会基于文化的思辨,进而生成思辨之表达。
如下考场作文选段,就集中体现了这一写作实践。
① 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晚宴中致辞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有用,人们都急于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转换为可以兑现的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影视收视率、考试成功率、升官发财率等等成为衡量有没有用、成不成功的主要标准。功利主义、普遍的金钱焦虑正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
② 没有了步行绿道、街心公园与市民广场的城市,不值得留恋。没有了大学、博物馆和音乐厅的城市,是否还会存在,都是个问题。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如果没有北大清华的学术滋养,中关村是否还是中关村?没有艺术家的创造力,798只是个旅游区。
(《有用与无用》)
①是的,古城墙有什么用?博物馆有什么用?市民广场又有什么用?段子里潘石屹在中关村某大厦上看见好大一片空地,急嘱助手拿下。有人提醒说:那是北大。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乔万尼·波特若如此定义城市:“城市被认为是人民的集合,他们团结起来以在丰裕和繁荣中悠闲地共度更好的生活。”但在中国市长们的规划之下,城市只是摩天大厦与地标工程的集合,人们只配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中度过余生。
(《有用与无用》)
文化是基础,基于文化的思辨,才能展示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能闪耀自己独特的智慧。这样的智慧是文化的升华,从而让考场作文更具文化的意韵。作家冯骥才先生说:“我喜欢这样--在生活与文化深深的肌理里感受、思考和工作”。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文化中静心感受、倾心思考与真心写作。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思维发展的写作关键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论文,批准号C-c/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