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海彬 林洁 陈萍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三化”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针对目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产教融合实施存在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与现实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机制化、人才供给精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为特征的产教融合“三化”新模式,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教深度融合;三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2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宏微观环境也发生了大变化,较之以往更为复杂、多样和不确定,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驱动力的转化,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此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我国外贸行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2020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6.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6.4%。疫情使得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内容都有了极大变革,也使得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式面临挑战。为了更好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着力提升人才质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2020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以产教融合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由此可见,产教融合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还能有效缓解市场上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现实矛盾。
产业与教学相结合称为产教融合,其通过产业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使学校办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促进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而基于产教融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不仅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产教融合机制化、人才供给精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为特征的产教融合“三化”新模式,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1 产教融合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1 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多数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大多包括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为理论教学,即使有涉及到实操的实训课程,也多为模拟操作,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国际贸易中实际的业务操作,且实训课程只是根据软件的设置进行简单的操作,这些操作在实际工作中的可用性尚且值得商榷,对学生实际技能的提升更是有限。整体来看,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没有提供额外的实践内容教学。
在教学模式上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授课上还是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给学生教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注重理论体系和结构的周密与完备,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尽管部分教师会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但是这种参观往往流于表面,且形式单一,没有给予学生实践方面的指导,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教师授课为主、学生为辅的形式,这也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这样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学科专业与实际工作完全不同,差之甚远”。
1.2 产教融合实施存在不足
在科技迅猛发展、产业变革的背景之下,国家战略布局与产业格局发生着变化,但改革创新仍然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靠创新来驱动。经济形势的变化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面貌,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新的经济形式层出不穷,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具备知识和实践双重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迫在眉睫,但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产教融合实施存在不足,仍面临较多问题。
1.2.1 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深度不够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看似相同,但实际上存在一定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不明确使得学校和校方在产教融合办学上无法到达足够的深度。传统的校企合作,往往将学校置于主导地位,企业仅仅充当辅助的角色,人才培养目标也以校方为主,这样的模式使得学校教育更加偏于理论性,而企业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合作目标无法保持一致,导致产教融合只停留在表面,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实际岗位的需求。高校与企业双方产教融合办学深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在于高校的活力不足。
产教融合深度不够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的动力不足。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利润,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遵循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之下,往往更加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产教融合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这种时间和金钱成本对于利润和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具备一定投资风险,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高。大型企业由于本身已经具备高质量人才储备,在产教融合项目中投入的动力也有限。在具体实施办学合作时,企业倾向于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但是受企业实际运营管理的限制,这些岗位给学生提供的岗位与学生实际的专业匹配度并不高,学生无法得到实际技能的培养,造成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有限。
高校活力不足也是造成产教融合办学深度不够的一大原因。国内老牌高校尤其是实力较强的高校,其科研能力较强、人才培养质量高,能够与实力同样强劲的大型企业达成合作,而对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师资队伍、课程专业、科研平台等方面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师开展与企业相关的横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也比较低。此外,由于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基于双方的人脉关系,且缺乏约束机制,导致双方合作关系不稳定,成效较低,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高校推行产教融合的活力不足。
1.2.2 缺乏必要制度机制的保障
产教融合的施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虽然目前已出台一些政策来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在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国家的相关政策在高校的贯彻执行力度不强,使得产教融合缺乏科学、全面、完整的制度机制保障。
一方面,产教融合实施主体来自全国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与公立、私立院校,不同参与主体的需求和目的不同,难免存在利益的矛盾性。且由于产教融合实施主体较多,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较大,资源的整合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地方各级政府和高校针对产教融合较少制定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缺乏涉及知识产权、筹融资、利益分配、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制度的全方位运行机制。尤其在资金方面,许多地方高校在产学研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经费短缺,而大部分中小企业本身资金流有限,针对产教融合的投入不足,资金的缺乏极大掣肘了产教融合的施行。此外,高校与企业在对人才培养进行合作过程中较为封闭,缺少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不能及时反馈人才培养的信息,体制框架尚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1.3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与现实需求不匹配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国际间多边贸易的往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外贸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使得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多样也推动产业不断进行变革,当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中产生了新技术、新业态,引起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人才的要求也随即发生变化,因而地方高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然而在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社会现实依据,造成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脱节的情况。
目前,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趋于理论化,而且没有明确的分类,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国际经济与贸易隶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然而从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大多侧重理论,缺乏实践教学条件,在学生考核中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低,使得大部分学生仅掌握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而国际贸易市场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了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现状。地方各高校的专业布局和动态调整能力不足,学科专业不断引入纯经济类课程,导致在从培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原有的专业课课时被占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其他经济类专业的课程逐渐趋同,专业同质化严重,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进而导致人才同质化发展,无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造成我国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衡。此外,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拥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目标不同,其对理论和实践的倾向就不同,根据这一倾向实际上可以将学生的目标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但是大多数培养方案中都未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
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之下,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发展迅速,更加提高了市场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要求。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只注重专业教育,未将创新实践能力纳入,弱化了专业领域的实践技能培养,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育。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是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方向,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国际贸易所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跨境电商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商平台操作技能,拥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营销能力,数字贸易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化平台运作,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但当下许多高校对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局限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范畴,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变,无法满足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各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使得高校的人才供给与“新产业”的人才需求不相符,因此出现了国际经贸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同时外贸企业人才需求却居高不下的局面。在这一培养模式下,我国应用型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的另一大问题随即显现,即技能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中高级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在数字技术的高精尖产业领域,高素质人才更为紧缺。
2 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2.1 产教融合机制化
产教融合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化是高校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建立产教融合常态化机制,不仅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稳定、有效的保障,推动高校形成与自身优势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汇集多方力量,将人才培养、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以及创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产教融合机制化应通过政策引导高校紧密对接区域和行业,促进校政企三方的合作,从而促进教育、人才与产业、创新之间的融通。
深化“校政企三维协同”,需要积极引导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需出台推进高校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并积极筹建产教融合专项扶持基金,切实通过政策突破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高校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并组建第三方监督机构对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审核,从而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更好地推進产教融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政府、企业寻求合作,开展对接活动,面向社会各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突破学科界限、校企界限,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具备扎实学科知识、熟知行业背景、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就企业而言,可以与行业中其他企业共同合作,建立行业联盟,为学校提供行业技术,并组织业内专家对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规范等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对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产教融合需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方式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通过集聚地方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打造由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共同构成的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在专业知识和应用实践两方面的指导,充分整合产业链中的资源、人才、技术、项目、需求等要素,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完善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包括科教结合、产学融合以及校企合作,并积极建设教育、培训和研发集一体的协同育人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共建项目,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推进企业的研发进程,从而构建“对接、渗透、交融”的共享共赢的运行保障机制。此外,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协调发展的,要通过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为培养复合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提供组织保障。
2.2 人才供给精准化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国际贸易形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推动国际贸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但产业的人才需求与现实的人才供给并不匹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落后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高校的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应当重视人才供给的精准化,关键在于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实现人才精准供给。
首先,人才供给精准化意味着要对市场的人才需求有充分的了解,与经济类其他学科不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未来工作所面向的市场不仅包括国内市场,还包括国外市场,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国际化,要在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更具竞争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主动对接国际标准,积极寻求与跨国公司、国外院校的合作,开发国际培养标准。其次,由于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经济形式的兴起,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使其顺应国际贸易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培养人才方面也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潮流、把握前沿动态,根据现实产业需求来细分学科专业,例如设立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相关专业,并引入相关人才,强化学科师资力量,为人才培养提供精准指导。此外,数字贸易、人工智能等本身包含着科技创新,这也对高校人才创新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侧重于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满足当下数字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通过整合现有创新平台,聚焦于数字贸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来重新组建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并致力于研究和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高校除了肩负着为社会建设输送人才的重任之外,还要输送相关的科研成果,从而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高校在进行相关平台或技术的研究时,应结合企业实际问题,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打造分类、分层次的学科体系,既统筹考虑又拉开了层次,在研发相关平台的同时,切勿侧重于理论层面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同样关键,因此需要搭建实践教育平台,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进而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3 社会服务多样化
现存的国内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多为千篇一律,不管是在办学要求、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大同小异,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失去了发展活力,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且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是其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经,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高校服务社会的方式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服务是现阶段高校社会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趋于多元化,不管学术型人才, 还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都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对学生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学术型侧重于学术能力的培养,对其分配一名校内导师进行学术上的指导,对于应用型则重点培养专业技能,通过产教融合对接的企业为其分配一名企业导师。学术型学生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学术研究,需要将学术研究成果纳入其考核中,而应用型学生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将企业实习情况纳入其考核当中。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变革和实现经济创新的关键力量,学校和企业在创新中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两者合作开展创新活动,推动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应用的推广,从而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产学研平台中,高校应当基于当地经济发展所需和资源概况,对接产业需求,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来服务地方发展,并与企业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也应当同当地经济规划联系起来,设计相关机制使资本能够在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转化流动,在资金方面为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一方面,产教融合总体计划的制定要基于现实经济状况以及产业发展的趋势,才能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化和资源的共享,也能为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提供支持,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优质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设计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激励机制和科研、产业之间的资金转化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实现科技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3 研究总结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经济社会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产教融合实施存在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与现实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产教融合机制化、人才供给精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为特征的产教融合“三化”新模式,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赵宇,姚星宇.经济新常态视域下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25):126128.
[2]刘炜.“后疫情时代”图书馆加速转型的人才需求[J].图书馆建设,2020,(06):814.
[3]涂智苹.产教融合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以韶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22,43(05):3439.
[4]汤正华,谢金楼.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9):124129.
[5]童小娟.地方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探究——以L学院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5860.
[6]杨岭,赵光锋,毕宪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21,(09):6063.
[7]吴帅.如何改进人才的“供给侧”[N].光明日报,20160216.
[8]程晓农,杨娟,袁志钟,等.以“产教融合”為内涵的“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6365.
[9]陈岳堂.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2,(Z1):2527.
[10]王爱娜,陈文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机制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229230.
[11]黄丽娜,李娜.“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研究——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