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柳/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石佳睿/湖南师范大学
农村集体经济一直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2022年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遴选出100个有亮点、有特色、有贡献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供省内各地学习借鉴。这些案例不仅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有新机制、新路子,而且在联农带农机制方面有特色、有成效,是对近年来全省各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验的归纳总结。
选出的100个典型案例主要包括8种发展类型,每种类型发展方式各有侧重,没有绝对界限。
农旅融合型。这一类型的特征主要是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如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蓝溪村、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柚山村等。农旅融合型的普遍做法是由村集体牵头,充分发掘当地旅游资源,利用村集体自身积累、涉农专项资金或引入社会资本,将闲置农房改为民宿,交由专业团队负责运营管理,村集体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或者公共资源使用费。
资产盘活型。该类型目前较为普遍,主要做法是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查清核实集体资产的租赁、资源发包情况,加大出借资金、应收款清收力度,对不合法的资产资源租赁发包合同依法重新签订,并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招投标,让资产资源最大限度实现保值增值。随着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推广运用、公开招投标制度的实行、惩治“微腐败”力度的加大,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租赁更加透明,村集体收入也显著增加。无锡市某村2021年仅规范集体工业用地租金一项,就新增集体土地及房屋租金收入超500万元。
产业发展型。一是在工业园区兴建标准厂房,每年收取租金,直接分享工业发展红利。南京市某涉农社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总部经济大楼,建设标准厂房,每年增加800多万元租金收入。二是由村集体牵头组建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在引导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增加集体收入。江阴市某村领办8个专业合作社,种植3000多亩水蜜桃,积极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联合江南大学开发水蜜桃酒,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飞地抱团型和村企共建型。飞地抱团型有两个特征:一是“飞地”,项目实施地点往往是在区位优势较好的县镇工业园区或者另外一个村;二是“抱团”,要么因自身造血功能不足需要抱团取暖,要么是双方都有实力但需要抱团壮大。苏州市吴中区某工业强村与某养殖强村共同出资成立联合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资本联合、资源整合,养殖强村每年稳定收入从2010年的200万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1280万元。村企共建主要由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人力扶持,支持村集体利用自身优势实施增收项目,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村企合作共赢。
生产服务型和电子商务型。生产服务型主要是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解决一家一户想解决但解决不了的问题。主要做法:由村集体组建合作社,重点开展耕、种、防、收、售等全程服务,如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阜宁县新沟镇大楼村。电子商务型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同时逐步向打造品牌、拉长产业链延伸,本质上也属于生产服务型。主要做法:由村集体牵头打造电商销售平台,帮助合作社、家庭农场销售产品,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提成。
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从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带头人、必要的资产资源、好的发展项目等。
要有高素质的带头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集体经济“领头人”,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牢固的宗旨意识,能够始终站在村集体和农民立场想问题、做决策,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具有很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灵活的经营头脑,善于从当地产业发展中捕捉商机,懂得如何挖掘资产资源增收潜力;干事有魄力,勇于担当,为了维护集体利益敢于动真碰硬。针对当前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优秀村干部储备不足问题,应当完善激励措施,拓宽来源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军转干部、退役士兵、民营企业家担任村干部。
要有一定的资产资源。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村集体资产资源欠缺,村级组织运作只能靠财政转移支付勉强维持,发展集体经济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低收入村普遍面临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以来,苏北地区探索开展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把无偿占用、非法占用的村集体资产资源收回来,把闲置的集体资产资源清理出来,把违法签订的、本身就不合法的合同通过法律程序终止,并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招投标,增加集体资产资源。
要因地制宜。以农旅融合为例,农旅融合模式至少要具备4个条件:一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对城镇居民有较强的吸引力;二是村集体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三是位于城郊接合部,交通较为便捷;四是当地农民开办农家乐、出售土特产的积极性高,能够与村集体互动共赢。发展集体经济应当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一哄而上。
要有政策扶持。2022年6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促进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门提出“深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确保820个省‘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明确了税收、贷款、用地等方面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但有些政策只是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比如“对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减税退税降费等优惠政策”,这里的条件具体包括哪些、优惠政策包括哪些,都需要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另外,县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让村集体了解政策内容,还要指导村集体如何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农民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加强监督。在外部监督方面,要拓展全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形成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成员动态管理、股份权益保障、资产管理运营、财务核算监督、产权流转交易等为一体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省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在内部监督方面,要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治理机构,集体经济组织重大决策参照执行“四议两公开”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公开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情况,持续推进全省集体资产管理“阳光行动”、非现金结算,主动接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