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工信厅聚焦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现代农业融合创新,积极发展先进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涉农产业,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
大力发展先进农机装备产业。一是强化产业链协同联动。省委省政府将农机装备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30条优势产业链之一,出台产业链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由省工信厅牵头的工作专班,梳理产业链长短板清单,组织实施一批农机装备产业链重点项目。省工信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发布《关于做好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的通知》,推动解决农业生产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等问题。牵头组建华东地区农机装备产业联盟和全省农机装备产业链党建联盟,帮助农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促进农机行业单位交流合作。截至2022年底,全省农机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0.24亿元,同比增长3%。二是强化核心技术装备攻关。组织实施农机装备领域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和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强关键环节供需对接,突破农机装备智能化软件自主可控等关键核心技术。三是强化智能农机示范应用。持续开展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支持农机创新产品首购首用,累计认定分体式整套甜菜收获机、农副产品智能化速冻保鲜生产线等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农机首台套产品,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首台套农机装备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组织沃得农机、常发农装等企业参加国家无人农机作业现场推进会,支持兴化市开展无人农机作业试验项目,推动智能农机装备工程化验证和示范应用。
做精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一是着力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将预制菜产业链列为新型食品集群重点产业链加以培育,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支持举办兴化预制菜大会、盐城吃货节等主题活动,梳理一批预制菜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健全项目培育库。二是着力推动食品产业发展。会同省有关部门印发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地方特色食品产区名录及产区建设方案编制工作。三是着力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聚焦食品原料、技术、产销、冷链物流等开展供需对接,加大产品研发和装备升级投入,引导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综合性加工园区集中。重点推动食品行业“智改数转”,培育食品行业省级示范智能工厂3个。
积极营造创新发展环境。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亿元的年度目标。推动电信运营企业加快农村地区5G网络和光纤网络建设,累计建成覆盖农村地区基于700MHz频段的5G基站3.5万座,建成基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农产品应用9个。二是持续推动农村创新创业。培育一批省级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构建从孵化培育到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服务机制,目前全省共创建254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吸纳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入驻,解决就业近80万人。三是持续开展全省农民用网活动。连续10年组织厅属院校开展全省农民用网推广活动,共成立县级宣讲团30多个、农村信息服务重点队500多个,开展县级宣讲活动百余场,覆盖全省近千个行政村,近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活动,培养了一批农村种养大户和电商致富带头人。
工信厅将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协同联动,按照“1650”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农机装备、预制菜等涉农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强链补链延链,高水平推进农业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