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并重“文”“言”相融

2023-03-26 14:09秦奋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渔人文言文文章

秦奋

摘 要

学习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言”一词中的“文”指的是对文章的解读和赏析;“言”指的是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初中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吟诵课文,激发兴趣;授之以渔,学以致用;品读赏析,提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有效策略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的弊端:要么死抠字词,不见文章、文学、文化;要么架空文本,架空语言,侈谈文学、文化。如何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既不“死于章句”,又不“废于清议”?如何让文言文教学更加有效?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言”并重、“文”“言”相融就体现了这一理念。这里的“言”体现了“工具性”,是教学的基础;“文”体现了“人文性”,是教学的宗旨: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吟诵课文,激发兴趣

读书的方法有歌、唱、吟、咏、诵、念、讽、背等,这些方法统称为“读”,也就是所谓的“吟诵”。吟诵,是中华文化古老而优良的传统。由于文言文距离現在较为久远,学生与文言文之间容易产生隔阂。如何消除这层隔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吟诵文言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熟读成诵,熟读生悟。在吟诵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走进文言文,感受文言文之美。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吟诵,易显得枯燥乏味。吟诵要有要求,有技巧,有变化。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提出如下策略。

1.读出文言的味道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读出每一个字音;其次要读顺节奏,明确朗读停顿;此外要读出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如“念”“盖”“但”三字拖长音,分别读出寂寞之感、兴奋之情、感叹之意。课堂上,教师首先范读,引领学生读出文言的味道。为提升学生的文言语感素养,教师可去掉文中的标点符号,要求学生加标点、画停顿。学生在加标点、画停顿的过程中,上下关联,相互比较,理解词义,梳理文路,体会情感。断句、标点,既指向“言”,也指向“文”。

2.读出宁静的氛围

作者身处宁静的夜色中,欣赏美妙的月色。再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时把语速放缓一点,语调放低一点,轻声朗读,读出宁静的氛围。

3.读出复杂的情愫

作者表达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复杂的情愫,教师出示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读出感情,重点抓住文末几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作者的感慨,体现着复杂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表现出来。课堂上,有梯度的朗读训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自读、指名读、分组读、集体读等,让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

二、授之以渔,学以致用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将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新的文言文学习中,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在教学《小石潭记》时,笔者发现文中有许多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第一,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西”指“向西,名词作状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空”指“在空中,名词作状语”。在归纳这些词类活用现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七年级学过的蒲松龄《狼》,文中“其一犬坐于前”的“犬”指的是“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

第二,古今异义。“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中的“去”,文中是“离开”的意思,今义是“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教师可由此关联《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的“去”以及《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的“去”,它们都是“离开”的意思。

第三,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的“以”指“把”;“近岸,卷石底以出”的“以”则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以其境过清”的“以”指“因为”。这三个“以”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教师可以进行归类,并联系七年级所学,《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以”解释为“认为”。

第四,“然”用在形容词后,大多解释为“……的样子”。以此类推,《记承天寺夜游》中“欣然起行”的“欣然”解释为“高兴、愉快的样子”;现代汉语中的“庞然”解释为“高大的样子”。

《小石潭记》中,作者柳宗元的情感发生了由“喜乐”到“凄凉”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结合课外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被贬后官场失意,到山川水影中寻找慰藉,偶然发现小石潭而惊喜,看到水中景物而高兴。作者回看潭周的凄凉景象,再次勾起了自己被贬官的凄苦境遇,不禁悲伤起来。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懑。其中,“永州八记”最为著名。教师可将《小石潭记》和《钴鉧潭西小丘记》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授之以渔,教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品读赏析,提升素养

1.品味语言之美

文言文言简义丰,意蕴深厚,博大精深,只有反复品味,才能明其义,知其理,悟其情。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全文仅有85个字,记录下一趟美好的游历,描绘了一幅神妙的月景,抒发了一段复杂的情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句话,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品味赏析。如“庭下……”一句为写月光的传神之笔,虽句句无月,但处处写月:“积水空明”是用积水比喻月光;“藻荇交横”是用松柏倒影来烘托月光澄澈;前一句是正面描写,后一句是侧面描写;“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让人感受到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澄澈境界。美妙的月色,映照出苏轼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2.品味情感之美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潜藏在字里行间。文言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往往含蓄而深沉。

陆游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的语言率直质朴,表意恳切忠诚。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具体地说,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半部分重在动之以情。全篇文字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分别几次提到“先帝”和“陛下”,明确全文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从而体会到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文。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可安排学生朗读第六段,重点品读,体会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恩,流露感恩之情。

3.品味章法之美

文言文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的基本结构章法之一。《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者,开端也。文章的开端要平直,或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设置悬念,引人思考。承者,承接也。舂容就是要有力、洪亮和从容,意即承接要自然、有力和洪亮,既要能承上,还要能启下。转者,变化也。文章要有起伏变化,要跌宕有致而又万变不离其宗。合者,结尾也。何谓渊永?深远、深长也。意思是文章的结尾要有韵味,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均要干脆利落,有力有味。

《桃花源记》行文回环曲折、引人入胜,让我们领略到“起承转合”的绝妙之处。课文通过记叙渔人行踪,将优美的境界层层推开,有“曲径通幽”之感,渲染出读者心中所期待的美好景象。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时却戛然而止,留下亦真亦幻之景,让人心驰神往。

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渔人行踪的词句,从而明确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 再寻桃源。接下来,教师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起承转合”的行文妙处。

“起”:文章开头交代了渔人偶遇桃花林,描绘桃花林的迷人景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让人心驰神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承”:文章第二段承接上文,读者跟随渔人的游踪,“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层层推进的笔法有“曲径通幽”之妙,让桃花源的面貌不再是“犹抱琵琶”,而是尽在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体现出一派富庶、祥和的景象,一方和平、宁静的乐土。

“转”: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渔人在桃花源中受到的礼遇。“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足见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介绍先世经历,听闻时代更替,发出感叹之声。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引发读者思考。

“合”:文章最后两段写到渔人“不复得路”,刘子骥“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内容含蓄地表明了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理想环境是不存在的,桃花源寄托了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引导后人不断地追寻。“合”中有遗憾,更留有余味,引人遐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渔人文言文文章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渔人的故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