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的胜利

2023-03-26 21:16:19姚斌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普斯菲尔回报率

姚斌

托马斯· 菲尔普斯/著

托马斯·菲尔普斯的《股市中的100倍股》出版于1972年,据说早已绝版了。在亚马逊官网上,其新书售价最低为683美元,即使是封面缺失、破损发霉了的二手书,售价也高达73美元。

《股市中的100倍股》讲述的是关于投资1万美元买入数百只股票中的任何一只并长期持有,最终使这1万美元增值为100万美元的非虚构性故事。或许有人认为菲尔普斯所研究的投资案例都属于“幸存者偏差”。然而,菲尔普斯发现,从1932年到1971年,投资者每年都有机会从众多的股票中选出一只增值至少100倍的股票。

买对公司并持有

菲尔普斯的策略核心简而言之就是“买对的股票,然后持有它们”。他研究了从1932年到1971年期间的百倍回报股,涵盖了365只股票。最近的百倍回报股开始于1967年,这只股票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但这只股票1971年就终止了交易。菲尔普斯列出了公司一系列历史财务指标,如EPS、ROE等,但这些指标里面没有股价。在举例之后,菲尔普斯说:“一个投资者是否会仅仅基于这些数字就决定买入或卖出一只股票,我对此深表怀疑?”但事实上,迈耶认为,如果他们依赖于这些指标做决策,他们确实会变得更富有。

菲尔普斯不赞成卖掉好公司。他列举一个名叫卡尔·佩蒂特的投资人的故事。卡尔·佩蒂特是一位实业家、发明家,也是一位投资者。许多年前他卖掉了自己持有100万美元IBM的股票,以开创自己的经纪业务。现在这些股票价值20亿美元,远远超过他作为经纪人赚得的收益。菲尔普斯还回顾自己的亲身经验。他在1954年卖掉了自己持有价值为7415美元的宝丽来公司股票以支付一位价格昂贵的医生的账单。他一直以此事为戒,提醒自己不要做荒唐事。因为这些股票现在价值843000美元。对于菲尔普斯来说,这的确是一次昂贵的求诊。

菲尔普斯也反对进行市场择时。他在职业生涯中曾多次预测熊市,但他说:“如果我不去正确预测熊市,而是把精力放在寻找这些有百倍回报的股票上,我将比现在更加富有。”因为自己的失误,他错过了许多入市的机会。菲尔普斯强调:“熊市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过分在意市场走势反而会错过入市的时机。”“以剑为生的人终将会死于剑下。”他补充说,“当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不为市场中的股价波动而动心时,并不是他不喜欢钱,而是历史和现实使他们确信,这不是持久的生财之道。”

菲尔普斯认为:“投资就像钓鱼,鱼饵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们被装在旋转的吊钩上。”投资者就像鱼儿一样,紧紧盯住有上涨空间的股票。他们往往对股票的正常波动失去耐心,频繁地进行交易但却从来享受不到巨额回报。投资者们如此喜欢采取行动,这恰恰是华尔街存在的基石。媒体推波助澜,好像每天都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一样,结果就是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股票易手。

投资者应该关注较少的股票,并专注于最好的想法。“不要太关注小利益。”菲尔普斯希望投资者将资本集中在可能获得百倍回报的股票上,不要去持有動物园式的股票组合和一个平庸的结果。投资者需要区分交易和结果。菲尔普斯在书中写道:“年幼时我跟随父亲学做木工,父亲教导我,‘好的木工身边并不会多少刨花。”投资者仅凭一个季度和年度的片面信息来决定股票的买入或卖出,投资分析师或是投资组合经理也会因为股票一年或两年内的疲软表现而放弃这只股票。

丰厚回报需要长期持有

菲尔普斯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辉瑞公司的股票价格从1946年到1949年一直在下跌,然后相似的状况在1951年到1956年又发生了。“过分关注股票表现的客户多半会对于建议他们持续持有这些股票的顾问满腹牢骚”,但是那些从1942年开始坚持持有辉瑞到1972年的人获得了141倍的收益。菲尔普斯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只看到辉瑞的财务指标,将新闻、股票市场、经济预测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消息通通忽略,你是决不会卖掉辉瑞股票的。

辉瑞公司自始至终都是盈利的,有良好的净资产回报率,盈利水平也逐年攀升。年复一年,该公司保持着稳定的15%-19%的净资产收益率,前后持续了20年。菲尔普斯问道:“只看这些数据的人会不断买入卖出这只股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多的投资者无法坚持不操作?这是一个投资者必须为自己回答的问题。投资者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正如菲尔普斯所说,记住这点:获取49倍收益或者100倍收益的唯一方法是“果断买入并坚持持有”。即使是较低的回报率累计起来也是可观的,15%的年收益率意味着5年翻倍,10年后是原来的4倍,20年的增长累积起来,将超过原始价值的14倍。

菲尔普斯展示了一份公司的股价实现百倍增长的年回报率和对应的时间:14%的回报率涨到100倍的时间需要35年;16.6%的回报率涨到100倍的时间需要30年;20%的回报率涨到100倍的时间需要25年;26%的回报率涨到100倍的时间需要20年;36%的回报率涨到100倍的时间需要15年。

可以看到,实现100倍回报需要很长的持有时间,尤其是在如今这样一个股票的平均持有期按月计算的时代。这才是重点,巨额财富来自于咬紧牙关坚定持有。

要实现100倍收益难度很大,需要长时间保持高收益率。比如,拖拉机供应公司盈利每年增长23%,仅用12年就完成了增长百倍的目标。接着是怪兽饮料公司,这只股票只用了10年就完成了百倍目标,年增长率达到惊人的50%。菲尔普斯建议,寻找新方法、新材料、新产品——投资那些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问题,以及能够提供更好、更快、更廉价服务的产品。这正是他的投资特点——强调要投资那些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公司。这需要有长远的眼光。菲尔普斯在书中写道:“华尔街有句名言,环境和形势要比数据统计更有说服力。”仅仅关注公司公开的增长趋势、利润率和市盈率是不够的,投资者更应该关注这家公司在未来是否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菲尔普斯强调,他并不是要倡导投资者盲目地持有股票。“我建议选择对的股票,根据公司发展状况选择性持有,而非单纯买进就放在一边不管不顾。”如果按此方法无法获得百倍回报怎么办?菲尔普斯绝妙的投资方法重点其实在于,投资者应当关注收益的复合增长,而不是每天股价波动。有些人持有这类股票但并没有获得百倍收益,因为他们总想预测市场时机或是频繁买卖。有时候,股票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启动。菲尔普斯持有的很多股票都说明,即使一只股票长时间内不上涨甚至下跌,仍然有机会成为百倍股。

“投资的一条基本规则是,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不要为了任何非投资因素而采取投资行动。”这是菲尔普斯的建议。这些非投资原因包括持有的股价太高、价格横盘、管理层换届、面临新的竞争、明年的纳税额增加,等等。不要因为股价波动就买卖股票,也不要为了获得资本利得以弥补亏损而采取行动。只有确定自己之前的决策是错误时,才应该谨慎卖出。

按照菲尔普斯的观点,你可以认为卖出其实是在承认之前所犯的错误,你持有一只股票的期限越短,说明你购买时所犯的错误越严重。执行菲尔普斯的投资策略难度很大,但有些人确实做到了。

盈利有道

菲尔普斯出生于1902年,他比“成长股之父”菲利普·费雪大5岁,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各自发展出了成长股投资的策略。有所区别的是,费雪发展出了“成长股”的投资策略,而菲尔普斯则发展出了“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尽管如此,菲尔普斯在研究丹碧丝投资案例还是得出一个结论:“买入高收益股票就是买入成长股”。由此可见,“高收益”投资策略最终还是属于成长股投资的范畴。

然而,菲尔普斯似乎对“成长股”一词十分谨慎。他认同,当增长和增长预期仍在持续时,时间是站在成长股买家一边的。因为如果股票的市盈率保持不变,那么成长股的价格涨幅将与盈利的增幅一样。但是,“树长不到天上去”,不能保证成长股永远风光下去,灰姑娘的马车有可能会原形毕露,变回南瓜。要想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唯一的方法就是买入大多数人当下看不出其价值的股票。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非常有远见或韧性投资者才会持有百倍股度过艰难的时期。当任何规则或公式成为思维的替代品而不是思维的辅助工具时,它就变得危险了,应该被抛弃。

就像下跳棋一样,要想在股市中获胜,至少要比对方多想一步棋。这便是菲尔普斯所说的“确认胜算”,即投资中遇到的都是概率和可能性问题,而不是确定性问题。

未来是未知的,而且永远都是未知的。这正是正确假设和确认胜算对投资成功至关重要的原因。历史数据对投资者没有任何帮助,只有对未来作出正确的假设才是关键所在。除非投资者做出的假设大大好于市场对股价的预期,否则仍然不能从中获利。股市经常走向了不合理的极端。对投资者来说,较为安全的做法是,把这些极端情况视为人类无法预见未来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他们愚蠢的结果。事实上,在股市里,资金往往会从愚蠢的投资者流向聪明的投资者。

追求投资收益的过程,实际上是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竞争的过程。菲尔普斯强调“盈利有道”。他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和你不信任的人做生意。无论其前景多么诱人,无论快速获利的可能性有多么大,都要远离做出过欺诈行为的人和公司。不要买入那些把赚钱当做唯一目标的公司。要把宝押在对满足人类需求、解决人类问题充满热情的人和组织身上。当良好的意图与不懈的努力和非凡的智慧结合在一起时,利润就不是必须追求的东西了,相反,它成为人们在探索美好世界的过程中一种意外收获。

盈利与盈利能力不一样

如果投资者正在寻找未来15-40年内可能增值百倍的股票,那么就必须估计它们的盈利能够继续以12%-3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的可能性。长期资本增长与长期盈利增长息息相关。投资者实现比上述增长率更多增长的唯一途径是抓住股市情绪从乐观转向悲观再从悲观转向乐观的机会。但如果误判了这些转变,那么其资本增长可能会大大低于盈利的增长。

菲尔普斯认为,所有成功的投资者都离不开投资者的远见,但光有远见还不够,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价值意识。菲尔普斯注意到就连萨缪尔·尼尔森也在《股市投机原理》中论述“价值”的问题。尼尔森指出,公众犯下的最大错误是关注价格而不是价值。“公平地说,在价值被明显的展现出来前,公众很少能看出价值,而价值通常是以相当高的价格展现出来的。经验表明,在投资者眼里,当一只股票的价格相对高昂时,他们更容易相信它是便宜的;而当它的价格比较便宜时,他们反而不那么容易相信它价格便宜了。”

很多时候,股价的涨跌与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无关,甚至盈利的增减都与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无关。然而,希望通过盈利增加在股市上赚取百倍收益的人都必须关注盈利能力这个指标。盈利和盈利能力之间是有所区别的,盈利反映利润的多少,不反映利润是如何获得的。盈利能力则是一种竞争能力,通过高于平均水平投入资本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和销售增长率反映出来。未能区分短暂的盈利波动和盈利能力的根本变化是造成过度交易的主要原因,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在股市上获得百倍收益的机会。当投入资本回报率保持不变,股票的账面价值通过留存盈利增加了时,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公司实现了真正的增长,成功地找到百倍股的秘诀是关注盈利能力而不是价格。成为百倍股的公司一定是综合了各种卓越的特征。

投资者必须聚焦于识别出具有卓越特征的优秀公司。然而,良好的投资决策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效果,有时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一个投资者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获得最大的资本收益,那么他每次买入股票时都应该抱着长期持有的心态。每一次卖出都应该被视为一次认错,也代表着他失去了一次机会。最明智的投资方法就是买入最优质的公司股票或者买入想一直持有,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卖出的公司股票。如果说历史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的话,那就是,有些公司股票最终会让我们获得丰厚的收益。然而,股市在大部分时间内表现得都很糟糕,但是,越是这样就越要奉行“买对股票并坚持持有”的原则。

菲尔普斯通过“7只百倍股的分析”表明,那些买入了7只股票中的任何一只并从中获利百倍的人并非全靠运气,他们不受其他建议和临时措施的干扰,坚持持有股票,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精神品质。实际上,“買对股票并坚持持有”的策略前提十分严苛,长期稳定发展并具有“基业常青”的特质必不可少。这种策略更是一种思维,一种长期的思维:不在于是否百倍,而在于是否长期。“买对股票”显然需要远见和勇气,对未来之事极具信心,对无法用数学证明的事物极具信心。而获得百倍收益则需要耐心和非凡的毅力,需要坚持持有股票的顽强意志。然后,才有可能做到如同菲尔普斯的老朋友德怀特·罗杰斯所说的“慵懒的胜利”。这种胜利与查理·芒格说过的“安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芒格说,如果你买了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就安坐那儿待着就行了。

据说莫尼什·帕伯莱把《股市中的100倍股》作为他最喜欢的两本书之一。仅仅从1994年开始到1999年,他投资组合中有的股票已经盈利了200倍。

猜你喜欢
普斯菲尔回报率
最终,菲尔兹奖二次花落女得主
英语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8:00
康菲尔科技
“克拉普斯”
环球时报(2016-12-13)2016-12-13 17:19:29
哪些电影赔了钱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04-27 21:30:55
BIM应用的投资回报率研究
看戏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唤醒沉睡的心
风险投资资本配置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回报率的相关性分析
谁来唤醒沉睡的心?
世界文化(2012年3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