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庞世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是地域文化沉淀留存的宝贵结晶,是赓续城市文脉的重要资源,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坚实支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对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在此背景下,对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宁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一书是2016年南宁市科技局课题“南宁历史建筑保护与传统聚落改造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其内容涵盖了当地历史建筑、传统聚落及二者的保护与利用,能够为今后城市更新、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品牌打造以及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翔实而丰富的基础资料和案例借鉴。
南宁建制肇始于东晋,迄今为止已有1700余年的建城历史。历经朝代更迭与民族融合,从曾经的百越之地到今日的八桂首府,当地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亦融糅了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南洋文化,衍生出类型丰富、特色鲜明、分布广泛的历史建筑。
在广泛调研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南宁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对当地历史建筑的总体分布特征、年代特征及风格特征进行合理归纳,并对书院、会馆、祠庙、官邸、民居等八种类型的50处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踏查。为了更全面地呈现各历史建筑的信息,书中还配有大量历史建筑的现状照片、电子模型与测绘图纸,以便读者品鉴之余能够对城市文化遗产形成清晰直观的认识。
“传统聚落在其沧桑变化的发展历程中,蕴涵着古今人事与景物、积累着风物智慧与风华。”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我们需要平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和守护传统聚落特色风貌的关系,兼顾传统聚落物质遗存与文化传统的双重保护。
依山傍水,阡陌交通。《南宁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通过一系列简明易懂的模式图对南宁传统聚落的选址、形态、肌理、人地关系等宏观特征进行详述,并对宏观特征背后的形成因素展开剖析,帮助读者透过表面窥见传统聚落演变发展的本质。书中列举的22个传统聚落通过提纲挈领的概述和代表性民居测绘图纸,浓缩每个聚落的核心特征,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内涵娓娓道来。
“守正创新”是对待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的正确态度,既要守护历史文物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又要通过合理规划与建设赋活文化遗产,结合旅游产业带动其可持续发展。
《南宁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还展示了当地通过保护更新、产业引导、城乡统筹、项目策划等多种路径驱动城市文化遗产更新的优秀案例。从现状问题分析到规划策略生成,各个案例根据城市文化遗产的现状与目标定位形成因地制宜的振兴策略,倡导尊重历史、去伪存真、持续更新,以历史建筑与传统聚落资源为纽带,规划特色文化旅游路线,提升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推动南宁本土旅游品牌的形成与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