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诞生的首个网红城市,非哈尔滨莫属。年初这几天,一批批来自南方的游客涌入冰城哈尔滨,准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冰雪之旅。面对乘兴而来的游客,哈尔滨人更是热情洋溢,想方设法掏出一个又一个“绝活”来招待客人。这边机场跳起快闪舞蹈,那边松花江上升起了热气球,就连鄂伦春族同胞都带着驯鹿来到哈尔滨街头与游客互动……这些花样百出的“花活儿”不仅给了游客满满的惊喜,还在网上吸引来一大波网友的围观和热烈讨论。
从“尔滨”“滨子”“南方小土豆”“广西砂糖橘”这些双方间亲密、趣味的称呼和各方的好评可以看出,哈尔滨在这个冰雪季推出的活动很受欢迎和认可。这个冬天,“冰城”黑龙江哈尔滨的文旅市场异常火爆。
多维解读
1.文化传承。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火,不仅仅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更在于底蕴深厚的冰雪文化以及传承发展的冰雪美学。哈尔滨创新深挖冰雪文化资源:史上规模最大的冰雪大世界提前建设、提前开业;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便用无人机升起了一轮圆圆的人造月亮;搭乘热气球升空,可以俯瞰冬季白雪皑皑的松花江、欣赏两岸景色;“非遗”打铁花、驯鹿表演等接连不断……游客朋友们置身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索菲亚教堂、伏尔加庄园等冰城一个个冰雪旅游景点,都能感受到哈尔滨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艺术品位。
2.文化创新。“冰雪旅游的持续升温离不开文化的积淀、创意的升华,用文化塑魂冰雪,用艺术温暖寒冬,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春风正拂面而来……”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协会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號召大家坚信文化力量,做强文化势能,创造更多有品位、有气质、有深度的文化产品,推动文旅、文博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创新创意赋予冰雪更多魅力,释放巨大吸引力,让许多来自南方的游客提升游玩体验的同时,不断刷新着他们对“冬天”的认知。
精选评论
1.真诚待客是最硬的招牌。——澎湃新闻
为了招待好来自南方的“小土豆”“砂糖橘”,哈尔滨持续优化文旅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暖心措施:在公共场所增设更衣室,到车站免费接送旅客,为排队的游客送去温热的姜糖水……这些措施,展示了当地的贴心服务。这也说明,优质服务是最好的口碑,而真诚待客是最硬的招牌。
2.哈尔滨火了,火的是极具特色的玩法。——央广新闻
作为冰雪之城,哈尔滨有独特的“冷资源”:冰天雪地里的“人造气球”,体贴的切片装盘冻梨冻杮子,公共大舞台上的“东北大秧歌”……用好“冷资源”,可以造就“热经济”。
3.所谓泼天的富贵,其实是厚积薄发的产物。——红星新闻
自从去年淄博烧烤大火以后,不少地方的文旅为了得到“泼天富贵”,不断“整活”,试图“撞大运”。然而,本次“冰城”哈尔滨的大火告诉我们,文旅市场的大火,并非偶尔,而是在精心谋划、多方准备后的必然结果。换言之,所谓泼天的富贵,其实是厚积薄发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