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旺
基地北临环北路,南依西塞山,占地约33.33 万m2,呈南北长、东西短的空间形态。场地地势南高北低,西侧山体植被丰郁,景致怡然。自然延伸的道路有机串联,未来将与东侧的湖州学院及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构建西塞科学谷的核心发展引擎。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项目建设规划用地约14.53 万m2,建筑面积约13 万m2,地上建筑面积约10.2 万m2,地下建筑面积约2.8万m2(含人防设施);主要包括教学楼(含教学实验室)、研究院大楼(含行政办公)、图书馆(含学术报告厅)、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高层次人才公寓、长三角校友会、学生食堂及活动中心以及运动场等。研究院是浙江省湖州市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发起并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校地合作科研办学机构,旨在充分发挥湖州市产业、环境、政策等优势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打通高端人才引育、科研成果转化壁垒,力争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产业生态营造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湖州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供给能力,实现共赢发展的美好愿景。规划方案整体鸟瞰图如图1 所示。
图1 规划方案整体鸟瞰图(来源:作者自绘)
按照一次设计、分批建设、组团设置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建设为以人为本、生态型、信息化且具备电子科技大学特色和湖州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智慧型研究院。设计方案要与研究中心的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相适应,并充分体现当今世界教育科技与建筑的发展趋势[1]。要依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打造“亚洲最美山地大学”,充分体现当代大学文化精神的美好园区环境。
本项目独特的场地环境成为影响设计成果的重要因素,设计场地内山体现状植被丰富,是非常宝贵的景观资源。设计顺势而为,建筑布局呈“C”字形结构,环绕场地而建,将校园最中心处靠近山体的区域大面积留白,成为师生共享的校园活力带。该区域仅建设主楼、图书馆、餐厅等少量公共建筑,其余均为植被广场和绿化水体景观,力图打造“公园式校园”。校园中心区透视图如图2 所示。
图2 校园中心区透视图(来源:作者自绘)
设计从宏观出发,采用“一芯、双轴、三环、多组团”的布局模式。“一芯”即校园核心活力带;“双轴”为正对校园东入口与北入口的两条中轴线;“三环”为校园内部的3 条主要车行环道;“多组团”是指校园建筑根据不同功能成组布置,包括中心共建组团布置、科研实验组团布置、师生生活组团布置、体育运动组团布置以及会议接待组团布置。
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学校分期建设要求,将二期建设的建筑尽量集中布置在靠近城市道路的位置,以减少二期施工阶段对已建成校舍噪音粉尘的干扰,同时也方便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进出。其中,二期国际会议交流中心、配套酒店以及转化中心一起布置在场地较独立的西北角,二期的研究中心也与一期分开布置,以方便二期单独建设[2]。
考虑到场地南北长、东西短的特点,在用地北侧和东侧分别设置主要出行入口。北入口轴线延续绿谷智核的理念,正对图书馆。东侧主入口直面行政主楼,以山体为背景,凸显山地校园的特质。西北角国际会议中心设置单独出入口,生活区及后勤出入口设置在场地西南角。
本设计重点考虑校园师生生活中最基本的步行活动,围绕绿核及多功能组团,设计多层次的慢行体系。地面层由主环内侧的步行道和硬地广场构成,此外还设计了2 层平台步行体系,将主要建筑在2 层平台跨机动车道进行串联,缩短距离的同时也方便雨天使用[3]。
本设计完全保留了场地西侧的山体资源,并将其打造为校园景观的一部分,同时建筑设计顺应场地南高北低的态势,将主要的科研办公教学建筑布置在东北侧方向,共同围合中部生态绿谷。南侧的生活区建筑体量灵活,顺应高差处理成多个台地景观,与体育运动区有机衔接,共同构建舒适灵动的生活组团。
本设计完整保留红线内西侧山体绿植,并且在沿山一侧仅布置少量低矮建筑,在中心景观带与山体景观之间形成若干视线通廊。主轴线上的研究院主楼采用架空连廊处理,形成一条从校园东入口直达山体最高点的通廊。
场地南侧山体陡峭,在山脚下设计景观水体,利用山势汇流雨水,并顺势将水体引入校园,形成一条纵贯南北方向的景观水系。该水系在校园内随着空间变化收分有致,并从北侧流出校园,与城市河道衔接。
中心景观带绿化与铺地肌理以电路板为母题,穿插在绿地中的线性铺装由东西向的平行直线与45°斜线导角而成,强烈的秩序感恰似电路板上的线路图,巧妙呼应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特色。
为方便师生通勤,在校园内设置一条南北贯通的架空连廊,并在研究院主楼位置形成层层跌落的地景平台。该平台同时跨过东侧的校园道路,衔接供师生休闲漫步的登山小道,师生可通过登山小道到达校园主轴线上的山体制高点建筑学峰亭。
研究院主楼布置在场地中央紧邻山体的核心部位,是整个校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承载着行政办公、信息处理以及成果展览等职能,其中庭与东西向的自然之窗能够最大程度引入生态景观。
该建筑的造型设计也以CPU 为灵感,平面呈四角导圆的正方形态,建筑周边的丝路仿佛藤蔓一样将校园整体联通,向上蔓延至顶层,有助于遮阳隔噪,而间隔的绿脊则将山体生态基底向中央湖区渗透。主入口位置的HYPERLOOP 将聚落式校园串联起来,形成最高效的校园空间;底层架空,最大程度保护生态本底。层层叠落的多级绿道、律动剧场、科技讲演以及艺术展览,都围绕这一活力共享的边界展开[4]。
环绕核心教学区布置,建筑形态依山就势,朝向山体打开,形成户外景观共享空间。数字创新中心(见图3)临近校园北入口,其设计理念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校徽,容纳学习、展示、社交为一体,将成为超越校园的人文地标。地景中升起的建筑主体,寓意凝聚、圆满、朝气与进取,步入盘旋而上的漫步游廊,行至顶层的观景平台,极佳的校园景观映入眼帘,半透遮阳表皮将轻盈典雅的体型包裹起来、漂浮水上,充满律动又保持神秘。
图3 数字创新中心透视图(来源:作者自绘)
本方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将校园内重要的公共建筑串联,形成一条校园活力带。校园共享活力带是校园的“共享芯”,通过HYPERLOOP 联通,学子、紫荆、芙蓉等餐厅公共建筑紧邻HYPERLOOP,在研究、学习、交流的路上都可以品尝来自川蜀的味道。微波暗室位于校园北部,方便研究共享与对外展览,底层架空的HYPERLOOP、蔓延布局的丝路与绿脊有助于研究人员在5 min之内到达主要研究场所,形成科研、学习、生活的连贯校园生活体验。层叠的多维步行界面有助于打破科学与自然的边界,适应未来低碳自然、健康宜居的校园发展趋势,动感夜间照明则为校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律动[5]。
转化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实验中心靠近东侧与北侧主入口布置,以方便工作人员出入。作为校园内建设量较大的背景性建筑,其采用金属与玻璃幕墙立面,建筑风格简约现代、实用大方。师生生活组团位于校园最南侧,分为学生宿舍与教师公寓两个部分,其中教师与博后公寓标准相对较高,采用北廊布置,所有房间全部朝南;学生宿舍采用中廊布置,但也保证所有房间均为单人间。两个组团之间设置景观庭院,校园水系从此经过,并结合地形高差设置叠水景观。体育运动区位于校园西南角,紧靠师生生活组团设置,由室内体育馆、游泳馆以及室外运动场地组成。
大学是生态的涵养地,更是智慧与思想的策源地。大学本身的发展机制和功能模式、高密度的人口布局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承载的文化功能,为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本文中的校园规划秉持绿色设计理念,同时也考虑了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前沿学科领军高校的气质,在山水间、湿地里充分激发绿色创新的魅力,为城市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力图将校园打造成湖州地区新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