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主导的乡镇街道更新实践与思考
——以汊河老镇街道更新为例

2023-03-23 16:43张威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36期
关键词:镇区街道乡镇

张威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9)

0 引言

2021 年10 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鼓励城镇实行建筑、设施的改造、更新。乡镇作为城乡发展体系下的重要的生活节点、经济发展节点,承载着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拉近城乡发展差距,促进乡村生活层次提升的重要作用。

如何做好乡镇界面更新工作,完善乡镇镇区道路功能,实现由通行性道路向镇区综合性街道的转变,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一环。文章以滁州市来安县汊河老镇街道改造项目为例,分析乡镇街道改造更新工作中的关键点,为类似乡镇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1 乡镇街道更新需求分析

随着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乡镇街道的使用者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主要体现在需求内容和需求层次两个方面。

1.1 需求内容

从需求内容来看,存在安全性需求、慢行空间需求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目前较多乡镇存在因农民工离乡务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乡镇常住居民中老年人、儿童占比不断提升,这类人群需要街道提供安全的过街环境、有效的慢行分离和稳定的机动车组织秩序。而目前的镇区街道建设时往往以机动车交通需求为导向,分隔带和慢行道宽度得不到满足,存在机非混行、人非混行的现象;二是乡镇居民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而镇区前期规划对停车空间考虑不足,在镇区主要街道尤其是老镇聚集区,存在占用路侧停车的问题,进一步挤压慢行交通的通行空间,对道路安全和沿街景观均造成不利影响[1]。

1.2 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出行质量需求和居住环境需求。出行质量依赖于出行效率和出行体验。乡镇短途出行多以私家车、非机动车出行为主,在镇区内存在道路使用区间集中、机动车非机动车路权混杂的问题,在镇区外需要与农业生产车辆、镇区产业运输车辆共用镇区主要道路,路权受到的影响较大。临街居民区常见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废气污染,部分临街建筑距离机动车道近,缺乏有效的绿化及隔离空间,过往车辆带来的污染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2]。

2 乡镇街道设计主要问题

乡镇开发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点,镇区内的道路建设也多以道路维护、更新为主。传统的镇区道路设计注重路面观感提升、道路断面拓宽等,聚焦于道路交通功能的完善。但仍然存在道路功能性、景观性、休闲的缺失,亟须在镇区更新工作中予以重视[3]。

近年来,汊河镇通过对镇区范围内功能分区梳理、片区路网提升,有效整合了汊河新区的道路通行效率和易用性。片区西南部的汊河老镇作为区域原有生活中心,现状是污水管线逐渐老化、容量不足,同时道路断面已逐渐无法满足沿线居民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下开展了汊河老镇街道改造工作。

3 汊河老镇街道改造更新策略

3.1 问题调查分析

此次改造针对汊河老镇道路的使用人员进行了面访入户调查,重点针对老镇街道沿线居民,同时也对镇区周边居民进行了走访,对居民基本情况、镇区道路使用痛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和绿化休闲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被调研者中近80%长期居住在汊河老镇区,从事行业区分度较大,其余调研对象为周边村落居民,镇区道路使用主要集中在集市阶段(45%)和上班通勤(22%)。调查问卷中关于道路观感选项中,近1/2 的道路使用者(48%)表示路况很差,无法接受;约有70%的参与者表示路况需要改进。对未来道路改善方向的调查结果显示,人行空间(77%)、景观(65%)、公共设施(63%)、照明(42%)、路面铺装(42%)是镇区居民最关心项目[4]。

3.2 老镇街道改造需求分析

结合现状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老镇街道改造应根据道路功能、沿线居民需求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造方案的适配性优化。

3.2.1 道路功能改善导向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镇区主通道道路交通性强、建筑空间可利用度高,重点针对道路通行能力提升、道路景观强化和建筑空间整合等特点进行优化;镇区支路网由于道路生活性强,现状路面状况不佳,改造重点主要包括路面结构重建、断面再规划及沿街需求满足性改善。

3.2.2 沿线居民需求导向分析

作为老镇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空间,街道更新也需要考虑沿线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从居民活动类型来看,常见活动主要包含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相关的活动,自发性活动则是特定时间地点下发生的主观意愿性活动,社会性活动是上述两种活动的外延[5]。在建筑空间充裕、慢性空间需求大的路段,需要重点考虑必要性活动的开展;在交通性弱势的路段可以考虑融入自发性活动的空间,从而使老镇区域内部的居民活动空间得以保障,进而形成良好的内部需求满足性,减少人地矛盾,提升沿街空间的使用效率。

4 基于现状需求的街道更新途径

4.1 道路通行空间提升

4.1.1 道路改善方向——通行能力提升

汊河老镇区道路网架构形成已久,道路两侧建筑不断更新,容纳人口量也逐渐增加。但道路通行能力没有提升,部分路段在高峰期出现较长的蓄车,道路运行效率低下。

项目道路存在位于老镇区这一特殊性,通行能力除了与车道数相关外,也与交通组织方式、交通组成适应性等其他特性相关联。在对相关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后,方案将东西大街、南北大街道路机动车道增加至双向四车道,海南路等城市支路对行车道宽度进行优化,在保障慢行交通、空间功能的基础上,增强道路的通行能力。

4.1.2 道路改善方向——适老化

根据《来安县汊河镇总体规划(2016—2030 年)》,未来汊河老镇工业、教育、行政功能将进行疏解,转变为邻近区域的生活中心,同时汊河新区产业园居住规模逐年扩大。随着工业等劳动力主导产业外迁,老镇居民年龄比例呈现明显的老龄化,如何将适老化融入道路设计方案中关系着道路功能的实现。

项目组通过调查发现,汊河老镇老年人出行多采用小型电动三轮车(65%)及步行(26%),因此此次改造侧重对慢行通道的优化,包括增加非机动车道通行空间、更新建筑前空间铺装等,减少老年人出行交通与其他年龄组交通之间的冲突,保障老年人在道路中的路权。

(1)非机动车道优化措施

考虑到老年人电动三轮车辆的使用需求,方案提升慢行车道宽度,满足4~5 辆非机动车并行通行,减少快速通行交通与慢速交通的冲突。同时,结合建筑前区设计行道板铺装,在满足沿街居民使用需求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慢速人群的步行通道。

(2)建筑前区优化措施

作为沿街居民公共空间的一部分,部分建筑前区空间被居民生活摆设占据,街道界面差,同时影响道路通行功能的发挥。方案对沿街空间进行梳理,对路侧至建筑之间的空间进行铺装新建,并设置车挡等设施,保障空间的使用体验,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通行空间。

4.1.3 道路改善方向——宁静化

汊河老镇沿街楼栋均为上户下铺式住宅,道路环围主要住宅小区,居民对道路噪声控制要求较高。方案主要从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禁止车辆鸣笛入手,同时在路段中行人过街处设置彩色减速标志等多种提示措施,降低车辆在道路行驶速度,配合限速、禁鸣组合标志,实现老镇区道路的低噪行驶目标。

4.2 道路休闲空间提升

4.2.1 完善道路休闲性

随着汊河老镇区居民对活动空间的需求日渐增长,原有的临水空间、镇区公园受限于空间大小和设施分布,难以承载居民高质量活动体验。道路空间作为出行—娱乐的廊道,可以承担部分轻度休闲需求。老镇部分发展功能疏解后,老镇区人际交往途径得到释放,道路既可以作为短途运动通道,也是居民闲谈、感情联络的空间。

汊河老镇街道改造在常规断面分类基础上,引入建筑前区概念,结合建筑功能外延、休闲空间引导、道路功能疏解三方面功能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对空间铺装、功能区划分进行细化,实现道路休闲功能的完善[6]。

4.2.2 建筑前区活化

作为空间功能繁杂、区分度高的组成部分,建筑前区在此次设计中承担着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和娱乐等多种功能。此次设计在尊重沿线居民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沿街商铺外摆需求、沿线居民出行需求、业态串联需求和绿化景观需求等,将建筑前区宽度控制在3.5m。一方面为慢行交通提供部分通行空间,满足居民临街购物、游玩的通道畅通;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前区空间的压缩,降低区域管理难度,减少空间内不规范停车及商业外摆,规范道路空间利用情况[7]。

4.2.3 文化特色彰显

道路空间是所在区域的线形通道,也是展示地域特色,彰显本地文化的天然平台。道路空间的组成部分,如地面图案铺装、照明立杆灯饰、建筑立面彩装等,均可以作为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渠道。考虑到项目道路属性侧重交通性和实用性,项目组从道路两侧照明灯具杆件、地面铺装等几个角度出发,以地区“水”文化作为依托,呈现流动美、律动美,强化道路线形空间的同时,丰富沿街色彩和形状。

4.3 道路景观空间完善

4.3.1 景观需求分析

在对老镇区居民调研结果分析中发现,沿线道路参与者普遍希望加强绿化的层次感、季节覆盖率等景观指标,同时,据项目组走访了解,沿街商铺由于风水、遮挡等因素,明确要求减少门前空间的树池排布。

4.3.2 侧分带景观重塑

景观方案和功能需求的关系营造,是景观塑造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老镇街道更新不仅是工程界面的更新,也是景观色彩、层次的更新。现有香樟树冠小、景观色调单一,不利于道路成型后空间景观性的打造。通过更新乔木品种,更新香樟为染井吉野,同时对底层灌木进行整治利用,达到丰富景观竖向层次、完善景观观赏性的目的。同时,基于统筹汊河新老区建设,迁移现状香樟至汊河新区绿带,节约镇区建设成本。

4.3.3 建筑前区绿化

景观塑造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景观和人的关系。建筑前空间的景观打造尤其需要注重沿街商铺的需求。乡镇商铺注重门前开敞度和透光率、通风性,往往要求门前避免设置景观绿植和照明设施。因此,要在保障建筑前空间树池景观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树池间距,必要时采取不等间距布置树池,减少因道路空间更新改造带来的冲突。

5 结语

汊河老镇街道提升是当地政府推进的一项惠民工程,通过老镇道路空间改造实现居民的物质生活环境、休闲景观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的提升,也是推进老镇经济发展和建设发展,完善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城镇建设工作的推进,未来各地区老旧街区界面更新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居民的综合需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品质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镇区街道乡镇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热闹的街道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谈编导在镇区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作用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热闹的街道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