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雁 曹亮 李铮 赵雪琪 汤浩(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伴有明显的皮肤干燥和瘙痒。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近十余年间,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人群涉及各年龄段。目前,特应性皮炎的确切病因尚未确定,没有方法可以完全预防,也没有可以短时间治愈的方法。
AD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AD 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保守估计,在中国的14 亿人口中,至少有2000 万人受此病困扰。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深受AD 的困扰,但其病因尚不清楚,研究显示,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刺激、皮肤功能障碍等有关。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是本病的最强风险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生活方式改变、不正确的洗浴、感染原和变应原刺激等。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AD 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AD 患者多表现为皮肤干燥、湿疹样损害、剧烈瘙痒、瘙痒性红斑、表皮内水疱等。临床将特应性皮炎分为4 期,即婴儿期(0—2 岁)、儿童期(2—12岁)、青年及成人期(>12 岁),老年期(>60 岁)。特应性皮炎在婴儿期、儿童期或者少年期发病居多,90%开始于婴儿期或儿童早期的第一个5 年。
1.皮肤护理 患有特应性皮炎时,每天要进行一两次的沐浴,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有利于病情的缓解。但要注意,沐浴时水温在32℃—38℃,不宜用太热的水,以免病情加重;可以用清水沐浴,也可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露,避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香皂等,以免刺激皮肤,导致特应性皮炎病情加重;沐浴后擦干皮肤,立即涂抹保湿剂、润肤剂,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水分蒸发,有利于受损肌肤的修复,还可以阻挡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2.日常护理 患有AD 后,要注意经常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平时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可以减少刺激;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减少出汗,对病情的缓解也有一定的帮助。
误区1:AD 只是一种皮肤病。其实AD 可不仅是一种皮肤病,而是一种由2 型炎症反应驱动的过敏性疾病,是一种系统性炎症综合征,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密切的关联。
误区2:AD 就是过敏引起的。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但过敏并不是AD唯一的致病因素。AD 患者虽然化验结果显示过敏,但在临床中,仍应以实际情况为准,化验结果仅作参考。如果患者食用牛奶、鸡蛋后AD 病情加重,则需要考虑过敏确实和AD 有关。同时,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可能在AD 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神经内分泌因素也可能会导致AD 的加重。已发生过敏的食物、接触性的过敏原等,的确可能诱发或加重AD,但AD 并非单纯的过敏问题,其发病机制还涉及免疫、屏障、环境、压力等多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