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全国两会报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聚焦经济恢复提振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和中小银行所面临的现实性困难,建议在改善实体预期、提振融资需求的同时,关注地方中小银行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出台相应纾困政策,让中小银行将主要精力用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在发展中化解各类风险。
黄毅认为,眼下中小微企业普遍经营艰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纾困政策未形成合力,实际效果仍然有待提升。
“疫情以来,国家出台的系列纾困政策发挥了较好的导向性作用,但很多政策未实现同频共振。”黄毅坦言,眼下资金淤积和资金空转的问题仍存在,没有实质惠及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当前需要想方设法提振市场特别是企业家信心,这既需要改善预期,提振融资需求,还需保持政策的针对性和稳定性,让支持实体经济的纾困政策发挥效力、形成合力。”
在黄毅看来,作为金融机构,应该继续充分发挥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输血作用,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与领域持续加大投放,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供应。此外,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入手,创新更多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全方位金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金融机构应该继续充分发挥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输血作用,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与领域持续加大投放,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供应。
黄毅同时建议,应该进一步加大普惠贷款的力度,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和贷款占比,并降低贷款利率,严格执行“两增一降”的要求,以协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中小银行要与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要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的减费让利政策,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和可获得性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多维度、多层次提振市场信心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黄毅说道。
黄毅分析称,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优化金融资源供给,首先要解决的是当前普惠金融服务普遍面临客户量大分散、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庆幸的是,随着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方法。以四川天府银行为例,近年来,通过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专营小微等普惠业务,天府银行依托大数据技术陆续推出“熊猫易贷”“银税通”“商超贷”“政采贷”等多款线上进件、自动审批和智能风控的数字信贷产品,改变了过去传统业务发展模式,极大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精准营销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2022年年末,线上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44.78 亿元,全年投放普惠小微贷款112.96 亿元。此外,四川天府银行还创新搭建了“产业+科技+金融”特色平台,将金融服务嵌入到细分行业及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规模化、批量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作为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中小银行稳健运行对于维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意义深远。
“中小银行由于资本实力普遍偏弱,随着经济和金融资源日益集中于中心区域城市和头部企业,眼下普遍面临着区域经济增速下滑、资产质量下行、利差缩小、盈利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黄毅同时透露,受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影响,中小银行在同业竞争中由于没有品牌和基础客户优势,依靠盈利等内源性资本补充难以从根本性提升资本充足水平,生存发展面临较大威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此外,黄毅还指出,受限于客群地域人才等因素,城商行和农商行在管理水平、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要远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目前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缺乏有效的手段与办法,加之支持中小银行快速消化不良的政策有限,中小银行普遍承受着较重的不良资产包袱。
对此,黄毅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对中小银行的支持政策,通过纾困中小银行、消化存量包袱,让中小银行将主要精力用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在发展中化解各类风险。
针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黄毅建议,可以通过出台具体政策、搭建平台渠道,支持中小银行多手段处置与化解不良资产,鼓励银行通过不良资产与国有资产互换等政银合作模式,以及灵活引入社会资金化解不良等市场化方式,对银行不良资产快速出表,切实改善资产质量,优化经营和监管指标。此外,要鼓励全国性银行向中小银行倾斜不良资产处置政策资源,加快工作节奏和处置进程,稳妥有序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黄毅同时提出,可以通过风险分摊等方式,增加对经济相对较弱地区地方中小银行的支持,让中小银行减轻负担,降低指标耗用,为业务发展预留充足空间,通过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来化解面临的各种困境。还应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政策优惠力度。通过落实中小银行税收优惠政策、给予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切实降低中小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强其高质量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