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03-23 08:38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殖道念珠菌胎膜

邵 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1)

胎膜早破(PRM)指在临产前胎膜基于自然状态下破裂的一种过程,一般常见于孕周满37周以上的孕妇,其发生率高达17%,孕周未满37周孕妇发生概率仅为3.00%[1]。如若处理不当或是处理不及时可引发难产、早产、胎儿窘迫及产后大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甚至累及母婴生命。临床指出,诱发胎膜早破因素较为繁多,而属生殖道感染最为多见,感染病原体主要有解脲支原体和滴虫等,因妊娠期孕妇免疫力及防御机制较为薄弱,易诱发盆腔炎、阴道炎及宫颈炎等病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随环境、生活及饮食等习惯不断变化使妊娠期女性生殖道感染概率愈加增高,对母体安全具有重大隐患,因此对病原体采取积极、及时检测于母婴安全而言具深远意义[3]。本次研究抽选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诊的70例伴胎膜早破孕妇开展研究,并择选同一时段健康孕妇(70例)参与研究,对比两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研究区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探究对象为该区间本院接诊的胎膜早破孕妇,统计70例,同时抽取同一时间段健康孕妇(70例)进行对照研究,其中将胎膜早破孕妇归为试验组,健康孕妇归为常规组。纳入标准:受试者为单胎宫内妊娠者;患者知情研究并主动参与;认知、言语表达功能正常;满足《中华妇产科学》判别标准[4]。排除标准:并发梅毒及淋病等性疾病;既往有宫颈术史;胎位异常、合并其他感染;妊娠期综合征;非自愿参与研究。常规组年龄上限、下限为36、21岁,平均(29.12±1.34)岁;孕周32~38周,均值(35.36±1.22)周,其中31例经产妇、39例初产妇;试验组年龄上限、下限为35、22岁,平均(28.74±1.24)岁;孕周32~38周,平均(35.36±1.22)周,其中28例经产妇、42例初产妇。对两组临床一般资料行比较分析,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涉及内容均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方法 两组患者均呈膀胱截石位,医师对其外阴消毒后采取无菌窥阴器对阴道、宫颈进行扩张及充分显露,而后借助无菌棉拭子对阴道壁分泌物实施采集,且取无菌棉球擦拭宫颈外口黏液,于宫颈管内置入无菌棉拭子,距离1.0~2.0 cm,提取宫颈分泌物,提取后将棉拭子旋转多圈且留置20 s,待宫颈分泌物收集后取出,留置样本,放置无菌采集管送检。

1.2.2 标本测定 解脲支原体(UU):提取液体后采取培养基接种,基于35~37 ℃孵育箱中留置1~2 d后再行结果检查,若结果为阳性,则有液体透明、清澈且颜色为玫瑰红色表现;若为阴性,则出现液体浑浊,颜色为黄色或是红色、橙黄色表现[5]。细菌性阴道病(BV)、念珠菌:采取阴道炎试剂盒对唾液酸苷酶和脯氨酸激肽酶实施测定,结果呈阳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病原菌阳性;若测定结果呈脯氨酸激肽及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阳性,且pH数值在4.6以下则提示念珠菌阳性[6]。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生殖道感染状况。进行两组沙眼衣原体(CT)、UU及BV阳性测出率的有效评价。②妊娠结局。对两组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及早产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概率实施比较,并将数据予以详细记录[7]。

2 结果

2.1 生殖道感染状况解析 统计数据发现,试验组CT、UU及BV阳性测出率40.00%、42.86%、50.00%高于常规组(17.14%、21.43%、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殖道感染状况解析[n(%)]

2.2 妊娠结局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组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与新生儿肺炎及早产发生概率相较于试验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展开分析[n(%)]

3 讨论

胎膜早破是因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所致,随时间推移,胎膜破裂愈加严重,感染概率随之升高,容易引起绒毛膜羊膜炎,加大母婴受袭风险。临床实践表明,胎膜早破诱发因素在生殖道感染、胎膜发育欠佳及创伤和宫颈内口松弛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生殖道感染,在机体生殖道被侵袭后阴道内环境遭受损坏,失去既有平衡,为各种病原体提供了繁殖、生存的机会,而这些病原体能在阴道内产生大量的弹性蛋白酶,此物质具削弱胎膜胶质、基质等作用,导致胎膜早破[8-10]。另外,妊娠期属生殖道感染高发时期,此阶段女性体内孕激素及雌激素水平显著提升,使阴道内聚集过量的糖原,损伤正常菌群,弱化阴道黏膜保护屏障功能,再加上孕妇防御及抵抗机制较差,更是增加感染概率[11-13]。如若未及时予以对症处理,进而诱发胎膜早破,导致新生儿出现感染、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影响胎儿正常发展,且易伤及生命[14-15]。

生殖道病原体主要含有支原体、衣原体和念珠菌及细菌性阴道病菌,其中支原体可进行胎膜表层磷脂的迅速分解,促使前列腺素含量提升,继而引起早产[16-18];细菌性阴道病菌是致病性厌氧菌遭受异常刺激,促进其兴奋,最终引发阴道感染,孕妇受细菌性阴道病菌侵袭后可形成绒毛膜羊膜炎,加速绒毛膜、羊膜释放炎性介质,如花生四烯酸、PG等,引发胎膜早破、母婴感染等不良事件,再加上该病原体对阴道宿主防御机制及宫颈均具一定的干扰作用,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不仅如此,孕妇免疫机制及防御机制的降低使体内念珠菌过度繁殖,情况严重时可引发相应症状,受念珠菌侵袭者易表现出阴道炎性反应,亦属于胎膜早破高危引发因素[19-24]。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组,试验组沙眼衣原体(CT)、UU、BV阳性测出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及早产率和新生儿肺炎率相较于试验组具明显下降优势,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生殖道感染是诱起胎膜早破的重要因子,亦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关键原因,本研究结果与俞娟[25]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生殖道感染是诱发胎膜早破的关键性因子,可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率,危害性极高,临床需进一步强化孕妇生殖道感染测定力度,旨在早发现、早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猜你喜欢
生殖道念珠菌胎膜
鸡念珠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治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