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要点浅析

2023-03-22 02:13:40樊自磊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水资源

樊自磊

摘要 随着全球水资源面临枯竭和水质污染的严峻挑战,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策略成为当务之急。有效的灌溉水资源管理可以增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实际,从甘肃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角度,针对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思路。

关键词 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2–0-03

Analysis of Key Points in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Fan Zi-lei (Sanqingqu Water Conservancy Management Office of Gaotai County, Gaotai, Ganasu 734300)

Abstract With the severe challenges of global water resource deple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the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irrig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urg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can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duce water waste,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re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Gansu Province, this paper proposes ideas for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response to the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 usage methods and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management

灌溉水資源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有限,而农业需求却不断增加,导致灌溉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采取有效的灌溉水资源管理措施。

1 甘肃省用水总量现状

甘肃省已经批准并开始实施《甘肃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其强调预计在未来的“十四五”时期,甘肃省将积极优化全省的水资源配置,持续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并专注于提高核心河湖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计划初步建立五大关键水利体系,包括高效利用水资源、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水治理等。这一规划的实施将在整个甘肃省范围内推动水利事业迈向崭新的发展高峰。规划中明确规定全省用水总量的控制目标,将其限制在121亿m3以内,并规定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达标要求,旨在实现80%以上的达标率。

此外,规划还提出提高供水能力和水库总库容的扩展计划,以提高城镇供水保障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规划鼓励所有地级城市建设第二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要求县级城市的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率达到55%以上。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规划设立农村自来水服务的普及目标,预计将实现91%的普及率。规划重点关注现代化改造计划,计划完成6处大型灌区的现代化改造,同时着手实施13.33万hm2中型灌区的扩建和节水改造项目,以扩大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36万hm2。

规划还特别注重提高甘南黄河上游、祁连山等关键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以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环境。对于重点河、湖的生态保护,规划明确基本生态流量的达标目标,力求达到90%以上,并规定水土保持率的要求,目标是达到61.34%。规划还突出在水资源、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安全风险监管等方面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性,确保绩效管理全面提升。规划中提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水权、水价、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的建立,旨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推动水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1]。

2 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灌溉用水方式

目前,甘肃省的农业灌溉方式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耕地经营方面,农户依据当地政策、拥有的耕地数量及市场需求,积极从事个体自营农田经营;(2)农业用水方面,部分农户通过集资合作的方式,建设蓄水池,统一灌溉农作物,实行灌区用水的集中管理;(3)水费管理方面,农业用水价格通常低于供水成本,一般不超过供水成本的50%;(4)水费的计量方面,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农户的灌溉面积确定相应的水费标准;(5)为提高灌溉效率,政府积极投资兴建水渠及相关配套设施,并积极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确保农业用水的高效利用[2]。

2.2 存在的问题

2.2.1 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 在水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用水的情况,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受到以下4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家庭的耕地面积对用水的影响较大。耕地是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源之一,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越大,其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就越多。根据2020年的信息统计数据,甘肃省的總耕地面积为493.3万hm2,其中水田面积为23.9万hm2。然而,根据甘肃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 952 499人。因此,甘肃省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413.34 m2/人。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低,农户对节约用水的动力不强。第二,农户的综合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对节水的认识和意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太了解节水的重要性。第三,目前,大部分强壮的男性都选择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足,影响农业收入。由于务工收入通常高于农业收入,因此许多农户对节水政策不太关心,采取节水措施的意愿不强。第四,水价的调整对农户的节水意愿有重要影响。农业灌溉的水价上涨使得农户产生用水的抵触情绪,进一步降低了其采取节水措施的意愿。此外,甘肃省灌区的供水成本高于用水价,也影响农户的节水意愿。

2.2.2 农业节水工程的投入成本与产出利润不成正比 由于甘肃省的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包括山地、高原、平原、河谷、沙漠和戈壁等地貌,这些地形交织复杂。与平坦的平原地区相比,这种多样性使得甘肃省的灌溉条件相对较差。在灌溉过程中,由于灌溉区域分布分散,难以实现大面积连片灌溉,这增加了节水工程设备的建设复杂性和加大了所需的工程量,导致投入较多的资源但产出不如预期,也影响政府在该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意向。

2.2.3 需求量和时间过于集中 甘肃省的农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作物为主要种植对象,而这些作物在其生长季节对水资源的需求表现出需求量和时间过于集中的特点。

一方面,这些作物的生长周期在一定时期内对水的需求量较小,但当其进入生长的特定生育阶段,如灌浆、抽穗和开花期,需求水量会迅速增加,达到高峰。此时,农民通常需要大量的水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导致供水需求在特定时段内急剧上升。

另一方面,这些作物的用水时间较为集中,通常在白天的特定时间段内进行灌溉,以确保作物得到足够的水分。但这会进一步增加灌溉供水工程在特定时段内面临供水瓶颈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因此,甘肃省在灌溉水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有效应对这种需求量和时间过于集中的现象,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3]。

2.2.4 水费收取难度大 由于甘肃省灌区农业供水水价高于农业水价,整个甘肃省的水价一直处于低价运行的状态,农户对节水意识不强,无法认识到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从而影响全省水价的调控。此外,由于水价一直处于低价状态,使得水价调整政策无法得到实施与贯彻,影响市场秩序,进而加大了水费收缴工作的难度,水利工程后期的养护和维修难以维持,影响灌区工程长期、稳定地运行。

3 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策略

3.1 节水潜力评估

据统计,甘肃省是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大省,但由于农户的农业节水意识不强,导致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为此,甘肃省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配套工程深受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202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关于印发10件为民实事方案的通知》,强调“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水利惠民工程为关键任务。这个计划旨在改善农村水利设施,满足农村居民的用水需求,提高农村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村农业和生活水源的可持续发展。该工程任务主要分为三类:调蓄设施、灌区改造和农村供水,共同构成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可靠、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供水服务的整体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包括14个市(州)、兰州新区、65个县(区)以及3个省级单位(省景电中心、省疏勒河中心、省引大中心),计划实施199个项目。这一农村水利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甘肃省水利系统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和承诺,致力于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水利设施和服务。这一承诺得到有效履行,超额完成全省农村水利惠民工程的目标任务[4]。

3.2 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

3.2.1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 甘肃省地理特点主要以山丘和丘陵地形为主,这种地势造成甘肃省的农地分散分布,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这种情况导致难以形成农业种植规模结构,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也对农业灌区的节水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甘肃省的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向于耕地的适度规模化和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现:

第一,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以便农地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合理流转。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农民以股份、承包、互换、转让等方式将零散的农田合并为规模化的经营单位,促进土地的规模化和集体化经营,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单元,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业灌区的资源浪费。

第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农业政策,鼓励农民改变传统的单一农作物种植结构,选择具有抗旱能力强、经济效益高、水资源需求低的农作物,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引导农民引入多样性轮作植物,实施轮作和间作种植,提高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水量。

第三,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地方政府可以支持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和智能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节水技术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5]。

3.2.2 明确水价结构,完善科学的水价体系 为明确水价结构并完善科学的水价体系,从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的角度,并综合考虑以下6个关键因素。

第一,根据不同水源的稀缺程度和用途区分水价档次。对于紧缺的水资源,其价格应相对较高,从而凸显其珍贵性,鼓励农民节约用水。对于来自相对充足水源,价格可以适度降低,但仍需要反映出生产成本和市场供需关系,合理分配水资源,降低浪费。

第二,采用差别定价机制,根据不同的农田类型和灌溉方式设定水价。例如:对于高效的滴灌和喷灌系统,可以给予更低的水价,鼓励农民采用节水技术;对于传统的洪灌方式,可以设定相对较高的水价,推动农民改进灌溉

方式[6]。

第三,建立透明的水价调整机制,确保水价的灵活性和可调性。应根据季节、干旱情况、灌区的供水状况等因素调整水价,以适應不同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同时,地方政府应及时公布水价调整信息,提前通知农民和农业生产者,保证水价调整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第四,建立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机制,确保水价的执行和合规性。地方政府应定期审查和监督水价体系的实施,确保其符合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对于不合规的用水行为,采取适当的法律措施,维护水价体系的公平和合理性。

第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水价决策和管理,确保水价体系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农民代表机构或开展听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农民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对农民的水资源管理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对水价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度[7]。

第六,强化灌区计量设备建设。优化灌区内的水费计费方式,根据实际用水量计费,激励农户节约用水。完善灌区计量设备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水费的准确计算和收取。

3.2.3 建立健全节水补偿机制 由于甘肃省的在实施用水管理制度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鼓励机制促进全省农业灌溉节水工程的发展,节水用户无法享受应有的经济回报或福利补贴等,不利于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保证节水补偿机制的有效执行和顺利开展,在实施节水补偿机制过程中,相关部门建立新型的有偿用使用水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管理机制,鼓励农户采取节水措施,如生态补偿、转让水补偿等。农户通过出售未使用的水权获取收益,同时得到一定的节水补偿。这一制度不仅可以激励农户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活动,还有助于监督和管理水费的收取,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相对于政府性的命令型的控制手段而言,节水补偿机制更深得人心,更具有激励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为此,积极建立健全节水补偿机制,营造甘肃省全民节水行动的良好氛围,逐步实现“谁节水谁受益”的目标,调动灌区内农户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节水效益[8]。

3.3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灌溉技术

第一,可以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引入现代化的滴灌、喷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地形特点和植被需求进行智能化的水资源分配,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9]。

第二,建设更多的水源储备设施,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山地、高原、平原等地形区域建设水库、水塘、蓄水池等水源储备设施,以便在旱季或灌溉需求高峰期提供足够的水源供给。同时,加强水资源的调度管理,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满足各地区的灌溉需求。

第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灌溉系统。修复和升级现有的灌溉渠道、管网,确保水资源能够顺畅输送至各个农田。同时,鼓励农民采用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农田灌溉管理水平,降低浪费[10]。

第四,调整农业结构,减少高水耗农作物的种植,鼓励农民种植抗旱、耐干旱的作物品种,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同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水资源管理能力,减轻农业对水资源的压力。

第五,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投资者参与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程建设。制定激励政策,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水资源领域,推动灌溉设施的改善和扩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结束语

灌溉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作用很大。在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环节,通过明确水价结构、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可以激励农民更加节约用水,优化农业结构,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和农业生产者应积极合作,保证水价体系的合理性和透明性,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维护水价体系的公平和合规性,为未来的农业和生活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晓雯.浅析博兴县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 (5):256.

[2] 于艳,于海景.冠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建设与管理[J].山东水利,2021(9):84-85.

[3] 石斌.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研究[J].甘肃农业,2020(5):118-120.

[4] 于海侠.优化水资源利用发展现代节水农业[J].吉林农业,2013(11):95.

[5] 刘彬,沙金霞,闫志宏,等.基于耗水平衡分析的区域水资源管理[J].水利水电技术,2018,49(5):30-37.

[6] 米丽班姑·亚生.浅谈基于耗水平衡分析的区域水资源管理[J].能源与节能, 2021(5):100-102.

[7] 余临颍.水资源利用伦理与城市水资源管理决策优化对策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0):229-231.

[8] 徐强,刘欣.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N].法治日报,2022-09 -09(006).

[9] 李佳佳,鲜帛彤.中国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22,38(7):184-191,229.

[10] 刘志铭,司雨,姚凡云,等.提高东北春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足迹的优化综合管理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3):380-388.

猜你喜欢
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2020年度《水资源公报》
水文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7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