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桃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教师要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对此观念进行整理和分析不难发现,《指南》强调了游戏活动中“分享”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应开展专门的游戏分享活动,为幼儿的表达与交流提供空间。
游戏分享活动,即游戏活动中的分享环节,它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体系中被称为“游戏讲评”或“游戏点评”环节,意在推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集中的空间内分享游戏经验、抒发主观情感。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游戏分享活动中,活动的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应全面认知不足,并以科学合理的对策弥补不足。而为了契合《指南》的要求,教师要将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作为游戏分享活动的目标,细致规划活动的方案、精选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一、游戏分享活动的重要价值
在幼儿园中组织游戏分享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幼师教育事业的发展皆有重要价值。首先,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游戏经验。在分享活动中,幼儿与同伴之间展开互动和交流,他们就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等进行沟通,在探讨中明确解决问题的路径,长此以往,他们的游戏经验愈加丰富,也能够独立面对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其次,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分享经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担当观察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及时记录下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在后续的游戏活动中规避不良现象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园活动的整体开展情况会逐渐向好。最后,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教师是游戏分享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和引导者,活动是否成功举办与教师的组织能力、是否全面了解幼儿的兴趣、是否及时介入活动等息息相关,所以,为了增强游戏分享活动的实际效果,教师自然会努力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素养,久而久之,教师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其专业成长与发展之路也会更为顺畅。
二、幼儿园游戏分享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具体措施
游戏分享是我国在幼儿园游戏活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塑造出的独特活动形式,它的前身为“游戏评价”和“游戏讲评”等,指的是在幼儿结束自主游戏后,主动与其他同伴展开讨论、分析和述评,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觑。鉴于其价值和作用,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体系中,教师可开展专门的游戏分享活动,让幼儿在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成长为具备综合实力和健全品质的儿童,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一)于对话中分享,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在《指南》的“健康”领域中,对幼儿园和教师明确提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要求,不仅强调了卫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也对幼儿园教育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在《指南》的启示下,教师要将培养幼儿卫生习惯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之一,于游戏分享活动中启发幼儿的健康意识。从这一诉求出发,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分享的方式,借助简单易懂且具有口语化特征的问题,将幼儿的关注点集中在卫生习惯中,让他们在分享游戏经验、交流游戏感悟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卫生健康意识,从而挖掘出游戏分享活动的教育价值,为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助力。
当幼儿在对话中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介入,及时引进具有探讨价值的话题,让他们养成勤洗手、爱整理、不乱丢垃圾等习惯,体现出游戏分享活动在幼儿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警示价值。比如,在户外建构游戏“神奇的城堡”中,幼兒需徒手搬运沙土、木板、小石块等材料,当完成建构任务后,游戏区中素材和资源的摆放顺序被打乱,一些边角余料也可能被随意地摆放在地上,同时,幼儿在搬运材料的过程中,很容易弄脏衣服和手部皮肤。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建构游戏对应的游戏分享活动中,可将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上,让他们养成及时洗手、有序摆放和主动整理的良好习惯。
而如何才能让幼儿在分享活动中关注卫生情况呢?这必然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引导和点拨,教师要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展开对话,互相分享游戏经验,在互享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分享活动的初期,教师可按照以下语言方式推动幼儿展开对话。
教师:“神奇的城堡在你们的双手下诞生,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工匠。但是,老师刚刚经过城堡时发现,在它的周围横七竖八地躺着碎木块、使用了一半的泡沫板,这座美丽的城堡仿佛失去了光彩,你们觉得怎样才能使城堡重焕光彩呢?”
教师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幼儿的关注点集中在建构游戏的善后任务上。经过教师的语言点拨,幼儿随即在小组内展开对话分享活动,通过互享游戏经验的方式,明确了建构活动的要点,即创建专门的清洁小组,负责回收使用过的材料,并将其分类摆放在游戏区,规避游戏素材随意摆放的现象,让幼儿养成及时整理和正确分类的良好卫生习惯。
同时,在培养幼儿公共卫生习惯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在分享活动上认识到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化和生活化的对话方式,启发幼儿的卫生健康意识,如下。
教师:“从前有一位小女孩,她非常不喜欢洗手,无论是画完画,还是摸完小动物,她都不去洗手,反而直接拿起东西放到嘴巴里。直到有一天,小女孩大声哭起来,身旁的妈妈急忙询问原因,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小女孩肚子疼,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会肚子疼吗?”幼儿:“因为她不爱洗手!”教师:“对!那么你们是爱洗手的好孩子吗?在建构美丽的城堡时,你们搬运沙子、木块,手上一定沾满了细菌,如果这时直接吃东西、揉眼睛,是不是也会肚子疼、眼睛红红的呢?”
在上述对话中,教师以故事化的口吻,从“不爱洗手的小女孩”的视角出发,将小女孩的经历与幼儿的真实经验做对比,以此为基础,教师将游戏分享活动的主场交给幼儿,让他们在讨论、对话和沟通的过程中链接生活经验,通过讲述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明确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及时洗手,主动清理现场”的道理。经过一系列的对话和交流,幼儿不仅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明确建构游戏中的优点和缺点,也能在对话分享中意识到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在游戏分享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于绘画中分享,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以视觉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他们擅长视觉感官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也擅长用视觉形式表达内心想法、抒发内心情感。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教师若能认识到幼儿的思维特征,给予他们利用视觉感官表达想法的机会,他们表达和分享欲望也能更加强烈。对此,教师可以创新游戏分享活动的方式,引导幼儿通过绘制简笔图画和卡通符号,分享个人游戏体验和小组游戏经验,在对比图画和分析图画的过程中,达成信息共享、经验互通的效果,以此增强幼儿的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
以“我们的小花园”的种植游戏为例,在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专门的游戏分享活动,为幼儿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而为了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可采用绘画的形式分享本小组的种植体验,将本组种植区域的划分情况、对“小花园”的期望等纷纷呈现在平面图画中,让幼儿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适当地添加主观想象和期冀,从而在分享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例如,下图1和图2为某组幼儿根据本组的实际种植情况以及对花草等植物长势的期待所绘制的简洁图形。
图1 图2
在绘图的过程中,幼儿将本组的种植情况以简洁的图形展示出来,用圆形表示花坛,用简单的箭头表明花坛内部为“花种”,外圈则铺上草坪,以此种方式介绍了本组的种植区。而后,通过“✿”“♣”两个卡通符号,表达了幼儿对本组种植花草长势的期待,展现了一幅“花团锦簇”的美好画面。通过此种方式,幼儿互相分享经验,他们以直观形象的图画作为载体,呈现出游戏活动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也能使他们在绘制和观赏图画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他组的游戏经验。
(三)于演示中分享,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幼儿必备的素养,也是他们适应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形态,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应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以手工创作为载体,将幼儿的力量集中起来,则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利用手工艺术作品展开分享,通过演示作品和游戏过程将游戏中取得的成果展现出来,在口头叙述和集体观赏的过程中,分享游戏中的真实经验,并在教师的精准指导下,明确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以“齐心协力赛龙舟”的美工和体育游戏活动为例,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组织专门的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从两个方面分享游戏经验和心得体会。一方面,从制作龙舟的角度展开分享,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幼儿带领到美工区,引导幼儿与小组中的成员一边制作龙舟,一边口述本组的制作思路,让其他幼儿从多角度观察他们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促进不同小组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在动手演示的过程中分享经验。另一方面,从体育游戏的角度展开分享,引导幼儿在台前还原赛龙舟的具体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重点启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以“怎样才能使龙舟跑得又顺又快呢?”等极具启发性的问题,驱动幼儿将关注点放在“与小伙伴同时滑动双桨”“小组口号整齐响亮”等方面,从而让幼儿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于實践中分享,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实践是幼儿积累经验、开阔视野的主要途径,在幼儿园的游戏分享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幼儿在实践中分享幼儿的经验,将分享活动与建构、美工、种植等游戏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种植花草、建构建筑物和制作美工艺术品的过程中,同步分享和交流经验,这样不仅可以驱动幼儿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还能激活和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收获更为丰富的灵感。
以“娃娃家的小菜园”的种植游戏为例,在游戏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混龄编班的方式,将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幼儿集合在同一空间内,借助“以大带小”的形式,引导大班幼儿向小班和中班幼儿传递种植经验,如“何时浇水”“发现虫子应怎样处理”“不同蔬菜应放多少肥料”等等,鼓励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互相交流经验、学习知识,并通过示范操作的方式,纠正自身的错误,随着幼儿经验的愈渐丰富,他们自身也会产生创新性的想法,这便能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提供助力。
三、游戏分享活动的实施建议
从幼儿园游戏分享活动的现实情况出发,笔者针对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总结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从活动时间来看,应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差异,合理地分配活动的时长,保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能在活动中保持专注力,同时,教师也要合理调控每一个话题的时间长度,突出重点游戏话题,促使幼儿将自身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等分享出来,这样方可体现出游戏分享活动的价值。从活动内容来看,教师选定的内容应与角色、结构、美工等游戏相关,围绕幼儿的社会经验展开,引导幼儿重点叙述和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并在探讨和互动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从活动形式来看,教师要秉承因势利导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不同类型的游戏,合理地选择游戏分享活动的形式,并结合分享活动的真实情况,及时调整分享活动的环节和形式,让幼儿产生新奇感和强烈的分享欲望。
四、结语
幼儿园中开展游戏分享活动中,教师需要在充分认知分享活动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在对话、绘画、创作和实践中分享游戏经验、探究成果,不仅可以加强幼儿的游戏体验感和满足感,还能为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等提供助力,在分享活动的驱动下,幼儿的意志品质、道德素养和综合实力皆能得到明显提升。在分享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幼儿点拨和指导,让他们能够将自身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展现和表达出来,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渡过难关,以此强化游戏分享活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