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 马修尧 任超 胡萍 范鹏坤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安徽 宿州 234000)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指颅内动脉壁的病理性、局限性扩张,且存在破裂风险,而其破裂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1,2〕。破裂颅内动脉瘤(RIA)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且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RIA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临床上进行Hunt-Hess分级,其中针对Ⅰ~Ⅲ级患者因病情较轻,出血较少,通过积极介入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4〕。但针对Hunt-Hess分级Ⅳ~Ⅴ级(高分级)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给治疗造成较大困难。目前,针对RIA患者首选介入栓塞治疗,该方法可避免脑组织的直接损伤,针对手术危险性大、全身状况不良及病情严重的高分级RIA患者更具有治疗优势〔5,6〕。栓塞治疗时机按照手术时间可分为超早期、早期、中期和晚期等,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临床上仍存在争议〔7〕。本研究旨在探讨超早期高分级RIA患者血管栓塞治疗临床预后。
1.1一般资料 选择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老年高分级RIA患者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年龄65~76岁,平均(70.82±3.25)岁;男39例,女32例;体重41~85 kg,平均(62.13±8.89)kg;动脉瘤部位:后交通动脉37例,大脑中动脉20例,前交通动脉14例;Hunt-Hess分级:Ⅳ级53例,Ⅴ级18例。对照组年龄65~75岁,平均(70.32±2.98)岁;男40例,女31例;体重43~89 kg,平均(62.35±9.07)kg;动脉瘤部位:后交通动脉38例,大脑中动脉18例,前交通动脉15例;Hunt-Hess分级:Ⅳ级54例,Ⅴ级1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依据《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8〕关于RIA诊断标准,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②年龄≥65岁;③入院时动脉瘤破裂≤24 h;④Hunt-Hess分级Ⅳ~Ⅴ级;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②伴严重终末期疾病、脑血管疾病者;③血管内介入治疗禁忌者;④严重精神疾病者;⑤伴重大心血管疾病及肝肾严重异常者;⑥巨大血肿或动脉瘤需开颅手术者。
1.2方法 两组均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取患者平卧位,气管插管全麻,肝素化,持续泵入尼莫地平避免脑血管痉挛;取患者右侧股动脉,按照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行血管造影,明确患者动脉瘤大小、位置、瘤体周围血管分叉、重要穿支血管、与截留动脉关系,按照瘤体情况选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或支架介入,所有患者于术后口服尼莫地平60 mg/次,3次/d,连续口服3 w;明确无出血后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连续口服3个月。对照组于发病后48~96 h行血管栓塞术;观察组于发病后48 h内行血管栓塞术。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和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变化,GCS评分3~15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昏迷程度越轻;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③比较两组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变化,GOS评分1~5分,其中5分为患者可正常生活,1分为死亡,评分越高说明患者预后越好;④比较两组血清内皮素(ET)-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采集患者术前和术后3 d肘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收集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ET-1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IF-1α和MMP-9水平;⑤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变化,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BI评分最高100分,最低0分,日常生活能力与评分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1手术前后两组GC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7 d、14 d GC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两组GCS评分比较分,n=7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4%;再出血1例(1.41%)、脑血管痉挛3例(4.23%)、脑梗死1例(1.41%)〕低于对照组〔21.13%;脑积水2例(2.82%)、再出血3例(4.23%)、脑血管痉挛7例(9.86%)、脑梗死3例(4.23%)〕,差异显著(χ2=5.800,P<0.05)。
2.3两组GOS评分比较 观察组GOS评分4~5分者〔65例(91.55%)〕显著高于对照组〔55例(77.46%);χ2=5.379,P<0.05〕。
2.4两组血清ET-1、HIF-1α和MMP-9水平比较 两组术后3 d血清ET-1、HIF-1α和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5两组BI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3个月BI评分〔(52.36±7.18)、(67.72±8.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3.52±6.56)、(56.47±6.28)分;t=7.659、8.679,均P<0.05〕。
表2 两组血清ET-1、HIF-1α和MMP-9水平比较
颅内动脉瘤作为常见的一种颅脑疾病,临床调查表明我国颅内动脉瘤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脑出血〔9〕。颅内动脉瘤发病可能是多因素作用造成的,其中颅内动脉中层薄弱且无外弹力层,从而造成血压波动容易出现动脉壁膨胀畸形〔10,11〕。而RIA具体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认为脑底动脉环前半部是其主要发病部位,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尤其高分级RIA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14〕。
既往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主要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多、创伤大等缺点。随着近年来显微技术、神经影像学、微导管技术及医用材料的不断发展,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从既往开放手术转为微创手术治疗〔15〕。研究表明,RIA患者早期及超早期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有效且创伤较小,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操作方法是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植入造影导管及导管鞘,再沿微导管在透视下于患者动脉瘤内放置合适的弹簧圈填充瘤体〔17,18〕。但目前针对高分级的RIA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表明,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可改善患者昏迷状态,改善患者预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是影响RIA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其中脑血管痉挛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出血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质有关,而其中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常见于出血后48 h,提示超早期血管内栓塞尤为重要。本研究表明,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可降低RIA患者术后并发症。
ET-1是作用最强的一种缩血管生物因子,通过激活钙离子通道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在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9,20〕。HIF-1α可调控组织细胞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在新血管生成、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增殖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HIF-1α对减轻神经疾病组织及细胞损伤程度尤为重要〔21〕。MMP-9在动脉瘤形成及破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2〕。而当发生RIA后,血管内皮损伤造成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壁中MM-9释放〔23〕。本研究表明,采用超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可降低血清ET-1、HIF-1α和MMP-9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