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德关 莫少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朋种畜场 广西 柳州 545102)
甘蔗是禾本科,属草本植物,原产地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喜光、喜温和需水量较大的特点,对土壤的适应性相对较强。甘蔗的汁液作为制糖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世界各国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糖料生产原料方面,甘蔗超过甜菜跃居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甘蔗种植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研究甘蔗新品种和引进新品种的工作被提上日程,将配套技术进行推广并应用,对我国的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甘蔗种植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甘蔗种植领域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当前甘蔗种植领域中品种比较多,比较杂乱,有些品种种性退化、病虫害严重、抗逆性差、产糖量低。二是当前我国的甘蔗种植品种比较单一,成熟期比较集中,也比较晚。在甘蔗生长的过程中,早期的糖分比较低,晚期退糖比较快,导致甘蔗整体的糖分不高,缺乏成熟期早、含糖量高的品种。三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在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甘蔗产业的发展。四是有些新品种的甘蔗虽然具有成熟期早、含糖量高的特点,但稳产、抗旱、适应性、宿根性等方面的性能比较差,影响了新品种的更新速度和推广效率。
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高度中等,株型直立,相对均匀,整体芽呈圆形,芽沟不明显,叶片宽度相比其他来说属于中等,长度偏于中等,颜色为绿色,叶片相对较厚。茎呈圆筒形、实心,容易剥叶,出苗率高,宿根发株多,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抗倒伏性强,不易抽穗,适应性广,属于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农艺性状好,中大茎,宿根性强,发病率低,抗风倒能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种植最佳时间是1~3月。以“新台糖22号”作为对照,整体3年宿根率株率在133.6%,有效茎数明显高。就目前来说,“桂糖44号”整体增产效果明显,对莠灭净等除草剂的耐药性强,中等以上管理水平的蔗区可以留3~5年的宿根。试验表明“桂糖44号”适合在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推广种植,也适合使用全程机械化生产。
甘蔗新品种“桂柳05136”是广西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植株高大,株型紧凑适中,中到大茎,蔗茎直立均匀。蔗芽芽体中等,圆形,下部着生于叶痕,芽尖到生长带,芽翼下缘达芽1/2处,芽孔着生于芽体中上部,根点2列;根带紫红色,生长带黄绿色。节间圆筒形,茎遮光部分黄绿色,露光部分紫色,蜡粉多,芽沟浅,茎实心,有浅生长裂纹(水裂纹)。叶姿挺直,叶色青绿,叶鞘紫红色,外叶耳过渡形,内叶耳为三角形,易脱叶。生长整齐,萌芽力高,分蘖力较强,有效茎多,适应性广,稳产性和丰产性都比较好,较抗黑穗病,抗中斑病,抗旱抗寒力强,对莠灭净等除草剂的耐药性强,长势好,不早衰,茎内容充实,不空心、蒲心,宿根性比较强,可留宿根3年以上,但要早防虫、早施肥管理。
甘蔗新品种“桂糖42号”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选育,属糖料型甘蔗品种,植株高大,株型直立、均匀,中大茎,易脱叶,分蘖率中等,有效茎一般,宿根性强,早熟、高产、高糖,适应中等以上肥力田块。平均出苗率64.1%,宿根发株率157.7%,分蘖率58.4%,平均株高314.8 cm,茎径2.69 cm,有效茎数 4322条 /667 m2。中抗黑穗病,抗花叶病,耐冷性中等,抗倒性强。对莠灭净等除草剂的耐药性强,可以留2~3年的宿根,适合在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推广种植,适宜使用全程机械化生产,但要早防虫、早施肥管理。
该甘蔗品种亲本组合为“新台糖24号”ד云蔗89-351”,母本“新台糖24号”为台糖公司利用野生蔗后代“79-912”和美国早熟高糖品系“CP58-48”培育而成,父本“云蔗89-351”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糖抗逆兼优的甘蔗新品种,2019年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大茎,中熟高糖、生长势强,拔节早,蔗茎均匀粗壮,中早熟,丰产稳产,抗病性强,耐旱耐寒,适应性广,高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高抗梢腐病。出苗率高,分蘖力强,成茎率高,有效茎数多,前期生长快,封行早,生长整齐、均匀。株型较高,中茎,节间圆筒形,曝光前黄绿色,曝光充足呈紫灰色,实心,无生长裂缝,无芽沟。芽卵圆形,弧形帽状芽翼,芽尖达到生长带,芽翼下缘达芽的1/2处,芽基与叶痕相平或稍离,叶鞘易剥,57号毛群无或极少,内叶耳披针形,外叶耳三角形,对莠灭净等除草剂的耐药性强,宿根性强,可适当延长宿根年限达4年以上。群体自我调节能力强,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2015~2017年度广西区域试验,5个区试点一年新植两年宿根,11~12月平均蔗糖分为13.81%,1~3月平均蔗糖分为15.50%,全期平均蔗糖分为14.82%,比“新台糖22号”(14.47%)高0.35%。适合地力中等或中等以下的砂壤土、壤土等旱地栽培,适宜在桂中、桂西南、桂南蔗区冬植、春植、秋植。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草、鼠害,宿根蔗要及时开垄松蔸,早施肥管理[1]。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成,于2021年8月通过了全国甘蔗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甘蔗2010003)。该品种植株高大、直立、中茎,节间较长,圆筒形,蔗茎遮光部分青绿色,露光部分青黄色稍带紫红色,蜡粉厚,无生长裂缝,芽圆形,芽基离叶痕,芽尖平生长带,芽翼较宽,芽沟不明显,芽有10号毛群,根点3~4排且不规则,叶鞘青黄色,易脱叶。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耐涝等抗逆性能,根系发达,增产潜力大,整地时应深耕、深松、深开植蔗沟,分蘖后培土到位,提高抗倒能力。种茎芽较耐贮存,萌芽率与分蘖率均较高,成茎率高,宿根性特强,但下种量不宜过多,一般 每667 m2下 种5000~5500芽(如 行 距1 m,每米8芽左右即可)。适宜在平坦和丘陵地区种植,也适应在700 m以上海拔地区生长。全期生长速度快,适于在肥力中等或以下的旱坡地种植。是目前旱坡地推广种植不可多得的品种之一,适宜在全国旱坡地种植蔗区推广。
甘蔗新品种“桂柳1号”是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于2003年选育的。该品种(试验代号:柳城03/182)于2010年5月18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全自治区公告发布。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和抗寒、耐旱的特性,株叶形态好、长势旺、抗逆性和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株型紧凑适中,叶片挺立,中到大茎,蔗茎直立均匀。蔗芽芽体中等、圆形,芽基平叶痕,芽尖不超过生长带,芽翼较宽,由上而下覆盖至芽体中部。芽孔着生于芽体顶部,根点2~3行。节间圆筒形,节间长。遮光部分茎色黄白色,露光部分深黄色,蜡粉较厚,芽沟不明显。茎内容充实,无生长裂缝和木栓斑。蔗鞘部叶环距较长,叶片中等,叶色浓绿,叶鞘深绿色,57号毛群发达。外叶耳过渡形,内叶耳小三角形,叶片挺立,在上部1/3处微弯,极易脱叶,老叶常自动脱落。据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田间观测,黑穗病发病率为1.77%。
加快甘蔗新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广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甘蔗培育基地。一方面,在甘蔗生产区域,要重视县乡甘蔗园的建设,要在国家的扶持下建立良种繁殖和培育基地,加强管理,保证甘蔗园基地的功能能够得到最大发挥。另一方面,各个糖厂要在糖业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制订甘蔗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计划,对于性能良好的新品种要加快推广。
虽然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对改善甘蔗的种植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引进甘蔗新品种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管理工作,也会导致引进的甘蔗品种良莠不齐,使得甘蔗的品种出现杂乱的情况,影响甘蔗品种的管理效率。为了做好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工作,加强对甘蔗品种的检验和管理是关键。甘蔗生产地区在引进甘蔗新品种的时候,要按照相关规定对甘蔗的种苗进行管理,加强检疫,对品种的引进―繁殖―推广过程进行规范,在引进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检疫、试验、示范、审定、推广等程序,保证甘蔗的品种安全和生产安全[2]。
甘蔗品种不同,所使用的配套技术也不同,所以,在推广配套技术之前要明确相关品种的配套技术。如“桂糖44号”的特点是在生长后期的植株高度会受到一定限制,由此,该品种的抗倒伏性很强。所以,与此相关的配套技术的重点就是要在保证植株抗倒伏性的基础上增加植株的高度。探讨不同品种的配套技术是推广应用配套技术的基础[2]。
随着我国糖业发展市场的转变,甘蔗生产成为糖业发展的重头戏。对于甘蔗新品种和配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政府在监管工作中应建立科学完整的甘蔗种植技术和流程,确保能够提升农户甘蔗种植效果;其次,要加快新品种的研发和引进,然后根据新品种的类型研究配套技术;再次,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