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供水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23-03-22 09:45朱晓静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供水资产

朱晓静

(河北建投衡水水务有限公司,河北 衡水 053000)

供水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主要负责水资源的生产与销售,是保障社会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机构,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逐渐兴起,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渐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供水企业的蓬勃发展,带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全新的发展挑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供水企业需要在做好自身生产建设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含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社会的新兴产物,也是现代企业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主要以提高企业单位经营效率,合理分配内部资源为终极目标,是保证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避免风险出现的重要手段[1]。

内部控制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由西方审计界提出,经过多年的漫长发展,内部控制已经走向成熟,后被引入我国,应用到人们的经济活动中。从本质来看,内部控制是以内部组织管理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概念,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后,内部控制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组织、调节、制约和监控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途径。

供水企业的良好发展,始终备受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政策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界定划分,重点强调开展内部控制目的,是保证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合理性、安全性,要求社会企业要积极做出改变,加快内控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保证财务报告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为社会民众提供更优质的供水服务。

二、现阶段供水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缺乏足够完善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开展内控管理的前提保障,一般情况下,供水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时,问题因素多数来自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而引起的。就目前来看,许多供水企业的内控体系并不够完善,而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管理思维、模式的陈旧与落后,只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带领下进行,但受到供水企业行业特殊性、地域垄断性等因素影响,以往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当下时代发展需求,现行管理体制与现代发展存在显著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内部管理很难达到规范化,不能对员工进行很好约束,容易使企业内部出现混乱无序等现象,不利于内控工作的有序进行,这也是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原因之一。

(二)资产管理问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国家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政策文件中,对供水行业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划分,许多供水企业也在政策的正确带领下,规范开展相应的资产管理工作。

但从事实来看,许多供水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例如:管理力度不足、账实不符等,虽然通过后期的查账与盘库,能够对相关项目进行核实,但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任务量也相对较大,对工作效率带来一定影响[2]。

众所周知,供水行业比较特殊,不光要做好水资源的生产与输送,还要保证水的质量问题,因此自身的水网涵盖领域非常广,所使用到的基础设备设施种类居多,呈现出繁杂、分散性特点,加之固定资产的核实量较大,在开展年末清产核算工作时,会存在一定的工作难度,如果资产管理力度,不能充分发挥应有效能,将会出现严重的账实不符现象,加之验收报废工作的落实不到位,将会使极大减少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许多固定资产不能正常投入生产作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不利于良性发展。

(三)预算编制问题,不够合理

对于现阶段的供水企业预算编制工作来说,许多部门为图方便,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或预算金额,未能与实际情况深度结合,进行年度项目计划的制定,这样导致预算编制方案不能切合实际,缺乏足够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容易导致预算规划与实际情况之间出现较大差异。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极易在预算计划中出现项目内容调整、经费调增、预算虚增等现象。特别是针对“培训会、差旅费、会议费”等重大事宜时,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那么将会出现严重的实际与预算脱节的现象,甚至还会因管理不当出现暗箱操作,严重影响实际管控效果。

三、关于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从体系建设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要想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的内控工作,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重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对于现代供水企业来说,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自身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需要认真对待。为此,供水企业均需要在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并对内部控制提高关注,从多角度出发,将财务管理作为核心内容,对各项内部活动进行规范,以便所有人员能够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下,实现自身行为的约束与管控。

首先,企业领导需要给予内部控制高度重视,在做好水资源的生产运输的同时,将内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实现生产与管理的一手抓。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建立健全的财务内部审计制度,必要时可设立独立的审计小组,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追踪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监管职能,杜绝“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其次,将绩效考核与审计管理相互结合,加强内控监督管理,可以在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对供水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审计监管等工作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建立健全的评价考核机制,在绩效管理的规范带领下,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在公平合理的评价中,促使所有员工都能准确找出自身存在不足,打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美好局面,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3]。

最后,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合理分工,强化工作监督。针对经济业务及重大事项,供水企业需要在每个岗位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进行处理,保证该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能够起到良好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有效规避多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二)加大资产管理力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资产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要想全面提升内控管理水平,资产管理是不容小觑的。在进行内部资产管理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点内容:

一方面,搭建内部资产管理架构,对现有的组织保障体系进行完善。在供水企业的资产管理中,需要结合实际管理情况,成立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由该部门负责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度与落实,做好追踪管理,保证资产管理制度的准确落实。

针对资产增减或其他重大事项,不得由一人或一个部门独自做决定,而是需要进行集体决策,在多部门的商讨确定下,保证资产管理决策的科学与完善性。同时,供水企业还需加大制度建设力度,立足于实际,根据当下时代发展需求,适当调整经验管理模式,优化管理制度,对各项管理弊端和问题进行纠正处理,适当修改、增补、删减资产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制度的实用性,保证整体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这将有助于企业资产管理流程的规范。

另一方面,梳理业务流程,细化内控管理。供水企业是一座城市的保障,城市居民和企业生产都离不开供水企业的保障,是满足城市供水需求和水网建设的重要机构,且下属部门和分支机构数量众多,因此所涵盖的面积比较大,所产生需要管理的固定资产,也相对比较繁杂。就事实而言,供水企业需要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一套针对性的管理标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保障要求,保证层层落实、层层覆盖,对企业各下属机构内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系统性的盘查清点,保证账目与实物相符。

针对正在运行和准备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需要建立相应的资产账目登记表,办理暂估入账,定期进行资产检查、验收、入账等相关工作,保证各项固定资产运行状态良好,避免在作业中出现故障。针对使用年限长、故障问题频发、达到报废标准等多种固定资产,需要做好更新换代,根据实际情况办理报废申请,保证供水事业的稳定运行。

(三)强化预算编制管理,保证预算工作的准确性

预算编制牵扯到企业诸多事宜,决定着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供水企业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前瞻性”。

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供水企业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要求在考虑当下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对上年度的预算支出和收入进行细致化分析,根据业务特点与企业经济实力,在战略目标的正确引导下,编制合理的预算计划,确保经费项目划分的准确与细致[4]。对于各部门在工程层面的费用支出,需要尽可能在年初进行一次性提供,并将其纳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中,进行项目费用的实施监管,确保预算资金使用合理,在保证预算资金总量精准的同时,提高资金利用率。在实施预算管理时,需要注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融合运行,充分发挥两者的实际价值,产生协同效应,以此推动预算指标与工作能够按照目标正确前行。

在预算编制方法方面,不得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经营规模与经济实力,妥善选择最适宜的编制方法,进而保证预算编制计划的时效性,能够切合实际,推动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供水企业还需加强动态化预算管理,适当引进ERP、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软件,成立内部预算监管系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准确找出预算执行问题并予以改正,促进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在资金管理环节,供水企业需要成立资金结算中心,便于资金收支情况的统一管理,避免因擅自挪用资金,影响资金链的正常运转。适当减少现金使用频率,优先选择银行支票、电子汇款等方式,便于对现金额度的合理掌握,有效规避现金使用的舞弊行为。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管作用,针对重大事项的资金业务,需要在财务人员经办后,交由审计部门进行最终审批,在确认资金业务合理,数额批准妥善后,方可领用资金。

风险是企业发展道路上不可忽视的话题,它与经济效益是对等的,经济效益越高,那么风险的出现概率自然越大[5]。为避免风险形成对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供水企业需要注重风险监测与方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业务、财务以及影响内控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系统性监测。

严格遵循“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管控原则,做到“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准确掌握各项业务信息,为各部门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避免盲目决策的出现。加强对资金、资产、项目投资、财务活动等风险监测,准确找出现存风险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手段进行改正,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保证各项经营活动健康运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内控管理水平的高或低,将直接决定各项经营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为此,供水企业需要给予内部控制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到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及时创新内控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固定资产与资金管理,优化预算编制,做好风险防控,不断增强供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为社会民众提供更优质的供水服务,为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供水资产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