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惠霞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局,江苏 南京 210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各级政府大力倡导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的引导下,教育投入逐年提高,教育资产体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这对于教育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管好、用好事业资产,提高事业资产的使用效益,是当前进行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经营和使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地说,就是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进行管理。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有效延伸,管好每一项资产、用好每一项资产可以帮助教育事业单位节约大量资金,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改进资产利用情况,提高资产使用的经济效果。
教育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教育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其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事业单位的资产是货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有权是国家的,由各教育事业单位占有、管理和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虽然教育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各级教育事业单位拥有管理权和使用权。因此,重视和加强教育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够保护国家经济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障教育事业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大大节约财政性资金,充分发挥教育事业资产的功能,从而实现教育资产配置合规、管理规范有序,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资产相关的报表系统的建立,资产的登记、核算、管理等逐渐规范有序。但有部分教育事业单位因缺乏专业培训与指导、资产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资产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当前,教育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只关心教育资产的配置和使用,并没有把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进行管理。大部分单位在采购时能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但是采购之后却忽视资产的管理,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甚至造成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的损失。教育事业单位大部分是财政供养单位,所以资产采购时,领导们多是对资产购置、分配很重视,往往忽略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习惯性地认为资产管理工作应该只是财务方面的事情,做好记账和登记就可以了,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资产管理制度也多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加上相关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当前资产管理的新要求,因而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很大的流失和毁损的风险。
教育事业单位在资产采购计划管理和审批方面,存在不合理和不规范的现象。采购计划申报前,单位相关资产配置和管理部门人员并没有做到对本单位资产状况心中有数,单位负责人也没有充分重视计划的严肃性,往往形成重复采购资产或者无效采购资产的结果。正是因为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在采购计划制定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盘点和清查,所以以此制定的相应采购计划,与单位的实际资产配置需求相背离,有可能形成应配置的资产未配置到位,无需配置的资产重复配置,从而使配置的资产不能发挥实际作用,有可能从配置开始就形成闲置性资产,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教育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从源头上发现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才能有效降低财政资源的浪费现象。
虽然有部分教育事业单位领导比较重视资产采购工作,但也仅仅只是重视专项资金的拨付和资产的购置,并没有与单位的年度预算指标相衔接,如在采购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论证,资产购置预算金额不准确,资产配置数量与年初计划差别明显,甚至有部分教育事业单位到了年底,只是简单地根据年初预算资金结余情况来配置资产,如果结余较多就购置多一些,结余少就购置少一些,甚至有些单位资产配置从不考虑预算,由相关领导说了算,更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论证,甚至还存在部分资产未按政策规定的限额进行配置,配置资产对应的功能与履行职能及实际工作需要不相匹配,导致资产从购置开始就不符合工作需求,甚至闲置,造成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浪费,降低了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教育事业单位应在编制年初预算时,同时编制资产配置和采购预算,并在年度执行中确保年初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第一,按照目前相关资产管理的制度规定,单位处置资产的相关手续还存在一些弊端,如处置资产不区分资产性质、实行一刀切的管理,有可能造成应处置的资产无法处置。第二,资产处置过程审批手续复杂,层层审批,对一些实际已经没有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资产,处置审批时间流程和时间较长,处置手续复杂缺乏弹性,导致一些应处置的资产因审批流程未结束,而需要长期搁置在单位不能及时进行处理,使得报废资产的存放管理等成为各级教育事业单位管理的新难题。第三,资产报废处置存在一些违规现象。部分教育事业单位按照审批权限,自行将一些办公桌椅、笔记本电脑等进行了直接报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相应的审批手续,也没有按程序走申请流程,违反了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存在随意性。此外,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新建校舍陆续交付使用,但很多单位存在在建工程长期挂账,一直未按工程建设相关规定及时间节点做竣工决算,土地证、房产证更是没有办理,导致资产账实严重不符。
资产管理工作是教育事业单位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为了更加规范高效地管理单位各项资产,切实解决当前资产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难点,教育事业单位管理者务必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改革管理的方法和强化监督的机制,在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提高单位资产管理的水平,切实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单位负责人及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应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单位所有资产相关人和使用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日常资产管理的自觉自愿性,倡导和推进全员参与到资产管理过程中,实现资产管理人人有责,自觉遵守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单位整体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各类资产管理培训专题讲座和学习,开展资产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资产管理的相关理念,了解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一是通过学习有关管理制度,深刻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提高相关领导干部“严管理重审批”的思想观念,为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二是及时组织各单位开展相关管理制度的培训,做好内部学习工作。各单位应在内部明确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的分工,确保每一环节落实到具体经办人员,在接下来的日常工作中做到有序开展国有资产管理。三是完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系列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包括了资产配置、资产登记、资产处置、资产收入、资产评估等各方面内容,通过对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地使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各教育事业单位要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符合各单位实际现状的资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让资产管理工作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教育事业单位应着力研究符合教育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国有资产的相关规章制度,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资产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和效果,使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法有章可循。
教育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时应根据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制定完备的资产购置计划,避免盲目购置。流程上应先由各部门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购置申请和计划,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存量资产现状及使用年限逐一进行审核,并将审核意见按程序报经审批,才能予以实施。内审部门要对采购资产进行合规和比价审计,确保资产购置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同时,应树立全员资产管理意识,明确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单位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工作范畴,同时还要逐步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机构及人员的配置,使得单位各个业务部门明确各自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分工与责任,促进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近年来,财政部门推行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完善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化了使用流程,并且增加了分析功能,使资产管理系统与预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决算系统、内控系统相融合,数据共享,这样既能够方便快捷地做好资产登记和统计,又能相应减少单位资产管理具体工作和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和数据分析中。
各级教育事业单位应将优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强化网络技术作为资产管理改革的关键,过去单一的资产管理相关软件和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目前资产管理的实际要求,因此教育事业单位应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变。教育事业单位应依托各级财政部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日常登记管理,完善资产卡片相关内容,准确填报每项资产的信息,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证相符。此外,教育事业单位应定期对单位存量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对账实不符的一定要查清缘由,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目前,资产管理工作对现有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资产的增减、登记、核销及日常管理,全部实行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开始计提折旧。针对各单位资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级教育事业单位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加强对现有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的同时,应逐步培养一些水平高、能力强的优秀人员,通过必要的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后,充实现有资产管理人员队伍,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整体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以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背景下的新要求、新标准。同时,应组织由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资产清理小组,对长期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步骤查找和解决因历史遗留因素造成的账实不符或有问题的资产,将相关问题和原因列出详细清单,用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切实维护好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教育资产的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教育事业单位职能。
结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教育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单位资产管理自我评价工作,同时把资产管理内部评价的结果作为对各教育事业单位进行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与各单位绩效考核挂钩、同时与干部考核、责任追究等事项结合起来。各单位应重视资产管理相关内部审计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倡导将各单位的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作为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的内容。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在专业人员遴选上,应选拔一批精通资产管理和审计、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每年组织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供领导决策。内部审计对于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结论和建议,应按程序上报单位办公会审议,作为改进各环节控制方法,提高资产控制行为的依据。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从资产采购、验收、使用、报废到处置各环节、各步骤实施审计监督,使内部督察与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密切结合,以审促改,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为教育事业单位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坚实后盾。
随着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的投入也会相应加大,所以加强对教育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已经刻不容缓。而教育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基本都是财政拨款配置的资产,随着资产规模的加大,各级教育事业单位在资产的购置、运行及处置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亟待加强。教育事业单位领导及管理者需要把握资产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特点,探索高效适宜的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实施绩效评判,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保证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提高使用效率和效果,优化资产使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