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力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极为重视理论创新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并不是较早受到其影响的国家,然而却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并在这些伟大成果的指引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社会发展篇章,也是当代人类现代化最为精彩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6页。这一重要论述概括了当代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基因密码,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善于理论创新的突出优势。这一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千锤百炼锻造出来的,今天更加厚实和鲜明。党的二十大的理论创新,就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这一优势。我们可以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理论创新的三大特色来透视这一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非常鲜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页。这一精练的表述中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维度:历史的维度和现实的维度。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在大格局上的集中体现。
历史的维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大叙事,是通过改革开放开拓出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之正道,它贯穿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它首先由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开幕词中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中国共产党四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地高举这一旗帜前进,构成了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历程。还值得指出的是,这一伟大征程在不断刷新它的历史进程,即鲜明地标注了不同阶段的主题词,尤其是通过五年一次的全国党代会报告的主题,将始终不变的旗帜同不断鼎新的使命融为一体。首先是无一例外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领:十三大报告强调这一道路的开拓:“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强调新成就,标题突出“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展开新世纪的这一伟大进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六大鲜明提出“全面小康”的新使命,强调这一伟业的开拓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到了十七大,强调要取得“全面小康”的胜利成果,其报告标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把使命进一步聚焦到“建成”上,报告标题是“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九大突出阶段性历史使命的完美收官,报告标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二十大迎来新的历史纪元,以“现代化”承续“全面小康”的历史使命,报告标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路向的坚定,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确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阐释是以全世界为背景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不仅仅是政治立场,也是运动的战略。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世界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276页。资产阶级成为世界性的力量,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也必须形成世界性的联合,所以,并不是立足民族国家的基础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
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的“一国胜利论”。“十月革命”的成功,实际上已经叩开了探索民族国家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规律的大门。然而,列宁去世以后,苏联共产党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斯大林甚至予以了批判和否定。他论述道:认识列宁主义必须“正确地指出列宁主义的国际性质,这正和社会民主党人相反,他们认为列宁主义只适用于俄国一国的环境”。他批评季诺维也夫等人认为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实际情况中的应用”的观点,指出不能够“把列宁主义从国际无产阶级的学说变成俄国特殊情况的产物”。④《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5—396页。
1938年,毛泽东开创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命题,但却遭到苏共中央的质疑。为了照顾同苏共的关系,《毛泽东选集》出版时,将这一命题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毛泽东后来回忆:“1949年访问苏联时,斯大林狠狠批评我们一顿。会上有三个人放炮,一个是莫洛托夫,一个是贝利亚,一个是斯大林。总的意思是说,中国有民族共产主义,毛泽东如果不是一个铁托的话,至少是半个铁托。”⑥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
然而,事实证明,正是立足于民族特色和国情,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才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也深刻影响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当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国共产党对具有民族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越南、朝鲜、老挝、古巴都强调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鉴于自己国情的不同,对本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当前任务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制定相应的经济社会政策。①参见柴尚金:《当今国外共产党发展变化的五大亮点》,《当代世界》2018年第8期。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苏联模式”一统天下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结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运动必将迎来21世纪社会主义的再度复兴。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承续,具有新的、十分重要的历史性价值,这特别集中地体现在现实性使命与主题的紧密结合上。中国已经圆满完成全面小康的历史使命,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奇迹,树立起了历史的丰碑,开启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是社会主义运动中从未达到的具有较高社会发展水平的伟大征程,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理论话语一个鲜明的特色,是与较高水平的现代化相吻合,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如此集中地对体现人类社会较高水平的现代化进行理论阐释和发展规划。这一新使命的话语有两个集中的体现:
一是“任务话语”。对直到世纪中叶的未来党的“中心任务”的定位,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标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论话语清楚地阐明了一个历史的真理:近代以来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追求的中国梦,只能够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上才能够实现!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联,也牢牢地定下了中华民族在人类现代化版图上的靓丽坐标。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的确立,精准契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全新的历史进程的基本属性和根本诉求。
二是现代化鼎新话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中轴的理论话语,建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语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的。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邓小平的这一阐述,把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第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揭示出来,它牵引的是以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再阐释,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凸显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历史性提升,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比较系统和深入的阐释,它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新的定位和表述。这一新的历史使命的理论话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篇章。
面对未来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其丰富性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其理论创新不仅着眼于具体的理论阐述的新提炼、新归纳和新升华,而且特别凸显和着力阐述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所以,二十大引领我们的不仅是新的理论话语,还在于对理论以及理论创新方法论的更好把握。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对“时代之问”的回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每个历史时期的谜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反映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的“论”,是围绕着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即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从话语体系来看,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形成了以中心任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话语。这已经不同于我们党以往的现代化话语,如果把建设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话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1.0版本,那么,强国和复兴阶段的理论话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版本,它贯穿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论”的阐释,首先是从对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系统阐述开始的,它第一次全面而又精要地描绘了中国所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面貌,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形成鲜明对照。尽管资本主义最先开拓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但它固有的内在矛盾使其现代化也处于尖锐的冲突之中。中国走的现代化新路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把比现在所有现代化国家的人口还要多的人一揽子带入现代化,彻底改变人类现代化的版图。这种一揽子进入不仅是14亿的人口大国和此前现代化国家人口数量之比的优势,更是现代化质量之比的优势,中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以共同富裕迈入现代化,这是此前的现代化国家没有和不可能做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和谐推进,为现代化方式树立了前所未有的标杆。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走向现代化,更是开辟了西方现代化国家难以想象的道路,如果读读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对五百年来西方现代化强国全球竞逐的描绘,就更能够感受到和平崛起的不易和伟大。
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阐释,建构了这一话语体系的中轴,毫无疑问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人类现代化理论的宝贵贡献。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深刻揭示了人类现代化的缘起,阐明它根本上源于生产力的巨大变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7页。阐明现代化开启了人类世界历史的新进程:“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我们今天称之为全球化;阐明它带来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5页。这是我们研究的现代性之最核心的特征。
资本主义开拓了现代化,却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灾难。社会主义就是要创造一条消除资本主义灾难的新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最早提出落后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的灾难性发展而走出现代化新路的设想:“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7页。苏联社会主义进行了最早的探索,也曾经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遗憾的是这一探索却因苏东剧变而中断。然而,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探索却继续激流勇进,尤其是改革开放对当代人类现代化文明成果的成功借鉴,中国共产党续写了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篇章,真正完成了马克思设想的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今天,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现在当代世界,也当然应该把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内在规律萃取出来。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落后国家现代化新路的探索过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创新,到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主开拓,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确立和中国式现代化新路的形成,理论在伟大的实践成就中不断积淀和升华。党的二十大,可以说是积百年现代化奋斗之力,塑造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形象,其本质要求的归纳就是最核心的描绘。
本质要求第一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的层面将其同资本主义现代化区分开来。首先从领导力量上定位,它决定着现代化的属性和质量。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它所领导的现代化,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人类新型现代化,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中国现代化曾经历过不同的领导力量主宰,从最早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共产党以外的任何领导力量,都不能有效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路。这一领导力量也就决定了它的社会主义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而,本质要求从社会发展的五个基本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特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领域最鲜明的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丰富的人民精神世界是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品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应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解”的历史性命题。本质要求的国际层面,则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画龙点睛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当今全球治理的方向性、价值性引领。本质要求最后的落脚点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新的亮点在于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关联,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新型人类文明的人间正道,为当今人类文明树立起了正确航标。
新的现代化理论创新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新诉求。在经济发展领域,与现代化本质要求相统一的就是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这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历史话语的承续和升华,它内含着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高水平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更高标准的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新要求。在政治发展领域,法治的新话语值得关注。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作为单独一章论述和部署,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在总体布局中的新的定位。在精神文化领域,最为重要的是思想理论的引领具有了新的更高的站位,报告在总结五年和十年的工作后,面向未来的开篇之言,就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契合的是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根由,就是要更好地发挥科学理论引领社会发展的优势。在社会建设方面,特别突出的是聚焦民生福祉,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共同富裕达到更高水平的政策举措,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提出一个更高的站位,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当然也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话语。
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话语,它体现了先进政党对新型现代化的领航。在先进政党的建设中,制度治党的新话语非常突出。报告第一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同时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就是明确要把治党建立在党规、党法的基础上,为党的先进性和长期执政打造可靠的制度保障。所以,报告的一个新特色是揭示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道”的升华,即话语基础上的方法论创新,更是高屋建瓴,更加有力地引领了理论创新。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体现:
首先一个突出的方法论创新,就是提出了一个开拓性的立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命题的确立。将时代化与中国化并列,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路径重要的新阐释。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所在国家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创造出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从本本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还有一些与中国化紧密相连的基本问题。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了一个重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2页。此后,将之进一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由此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时代化与中国化并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后,再一次从理论创新根本的方法论层面的升华,第一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两条基本路径:空间和时间的两个基本维度。它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球性和历史性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化的空间维度,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民族化问题。马克思在世时已经意识到他的学说传播中的民族性问题,他曾经批评俄国的某些革命者:“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 (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66页。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传播的重大贡献。时代化的时间维度,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属性。恩格斯在晚年还尖锐批评不懂得理论时代性的倾向:“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1—562页。时代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发展属性的精辟归纳。
另一个“道”的升华是对世界观、方法论的提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8—19页。这是第一次从世界观、方法论高度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阐释,将之归纳为六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将人民至上置于首位,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是理论永不变化的本色;将胸怀天下作为最后的奠基,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最彻底的无私境界和伟大抱负,是先进阶级、先进政党独具的优秀品格。自信自立,强调的是理论创新的历史主动性和对本本主义的超越;守正创新,要求的是理论创新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敢于超越前人的辩证统一;问题导向,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键点,尤其是对“时代之问”的回答构成理论创新之大宗;系统观念,萃取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如从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论述,到揭示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都极为精彩地摒弃了孤立、静止和片面的思想方法。这些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经验的精彩升华,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精彩把握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中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强调这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0页。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的这一特色极为鲜明。
将时代化与中国化并列,显然包蕴了中国特色与普遍规律的共存,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对时代性大问题、大挑战回答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对当代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它们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包蕴了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党的二十大立足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宏观视野,透视发展的规律,绘制发展的蓝图,必然要深刻反映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党的二十大理论创新透过特殊性展现普遍性最为突出的,就是通过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对当代人类现代化的深刻揭示。这一本质要求从九个方面展开,有其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绝不要忽略它包蕴的普遍性,这是它极为重要的价值。九个方面,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置于首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当然也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首要的本质要求。而它又深刻揭示: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领导力量的确立,由谁来领导和主导现代化,决定了现代化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品质,这是推进现代化的首要抉择。同时,这也深刻揭示了人类现代化与政党政治的内在关联。政党政治与人类现代化相伴随行决不是偶然的。政党政治是人类政治发展的重大成就,创造了政党这一前所未有的政治整合和社会整合的强大工具,也为民主政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政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识。所以,政党政治及其发展,也是人类现代化根本性的内在要求。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阐释把现代化的这一首要共性揭示出来,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现代化的宝贵贡献。紧接着的第二方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这一中国特色相连的共性,是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关键性。道路最重要的体现是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耦合形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通过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并创造现代化的奇迹,这既说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它有不同的道路(制度)选择;也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优越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更好选择。
本质要求按社会发展五大领域予以的特色揭示,对普遍性的呈现也是很鲜明的。首先,五大领域的定位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普遍性意义。自从现代化理论诞生以来,对什么是现代化有过相当多的论说。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以工业化为重点,以后对整个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的发展,乃至人的现代化等都有更加宽泛的关注,但总体上论说比较庞杂,没有形成较好的认同。本质要求的五大领域概括了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层面,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无论什么样的现代化,这五方面都是最基本的支撑和布局。这一概括,提供了当今人类现代化的重要引领。同时,把经济发展置于五大领域的首位,体现了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什么样的现代化都要首先立足这一基础。
政治现代化紧接着经济之后,反映的是两者之间最为重要的内在关联,列宁有一句很精练的表述:“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①《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1页。经济发展的诉求首先指向政治,因为政治能够最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状况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同时,政治发展本身也是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都是全人类共同价值。②《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264124, 2022-12-05。毫无疑问,政治构成人类现代化重要的向度。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表述,揭示了文化现代化的普遍要求。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凸显。 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提出后,立刻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研究热潮,就是文化更加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典型体现。此前,美国学者克莱因还提出了有名的“国力方程”,把“国民意志”作为衡量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的科学因素更是现代化的强大支撑,落后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与现代化的国家并存。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这当然不是仅对中国而言,更是现代化的共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尽管是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的社会主义特质,但无法否认,平等和共享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和美好理想,只不过社会主义才能够真正实现这一追求和理想。五百年前英国人莫尔写下《乌托邦》,在对理想社会的描绘中表达了对平等、共享的追求,此后,不断演进的社会主义思潮集中体现了这一追求,西方现代化不仅无法磨灭这种追求,反而使这种追求更加强烈。例如,联合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就明确:“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保证男子和妇女在本公约所载一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方面有平等的权利。”③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65页。如此等等。 即使是西方国家,也必须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调节社会分配的巨大差距,缓解其带来的社会矛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共性的特征更为明显。生态危机是当今全人类面临的严峻的共同挑战。“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④《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055863, 2022-12-05。这是伴随人类现代化而越来越凸显的一条规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⑤《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85681, 2022-12-05。这应该成为人类正确推进现代化的共识。从全球来看,生态问题已经上升到全球性的政治问题和治理问题,主张环保的绿党已经形成世界性的政治力量,在欧洲甚至形成与左右并列的第三大政治力量,深刻影响了现代化的取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理念,反映了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显示了中国在全球层面对现代化的思考和应对。现代化是全球性进程,需要搞好全球治理,然而,当今全球治理却赤字严重。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是典型的体现,而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正是应对这一赤字和挑战的关键一招。这一理念提出以后多次被载入联合国的重要文献,正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在于,它一方面揭示了现代化在全球层面对治理的本质诉求;另一方面则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驱动的现代化内在的尖锐冲突,因而是对人类现代化和全球治理的宝贵贡献。
另一个也很鲜明的在特殊性中展现普遍性的理论创新,是对“五个必由之路”的阐释。这一重大命题先是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即: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阐释,使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定位。
“五个必由之路”是整个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民族属性,同样它的普遍意义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意义。其首要的是揭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这也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所证明;揭示适合国情的道路才能够促进民族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胜利来自无产阶级的联合和全体人民的团结;社会主义要不断探索社会发展的新规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够奠定好长期执政的基础。二是对人类现代化的普遍意义。置于首位的政党和发展道路,点明的是政党的主导和道路的选择是现代化首要问题,从根本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样式和质量;道路与民族复兴的关系说明,正确的道路选择才能够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团结奋斗对应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整合问题,历史证明民族的矛盾和族群的分裂是现代化的巨大障碍,没有成功的民族整合和社会团结,就没有成功的现代化;新发展理念的普遍意义,在于如何用正确的发展理论指引现代化;我们讲的全面从严治党,其他的现代化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但它却彰显了一条重要规律:只有高质量的领导力量,才能够推动高质量的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优势,来自始终不断的理论创新,它由辉煌的社会发展成就所印证,其关键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