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应当成为推进第三次教育大变革的突出力量
——职业教育中的学生个性化成长

2023-03-22 09:48朱仲庆
广东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教个性化校企

朱仲庆

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当前,人类即将迎来第三次教育大变革,即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到来,亦即学生个性化成长将成为新时代的要求。我国传统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强调学生成长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材施教”作为我国教育界的一项重要原则,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发展,强调为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此,必须实现个性化教育,即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充分条件,这也是第三次教育大变革的本质要求。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促进个性化教育。展望未来,智能教学系统将在教学中普遍应用,该系统可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教学方案,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加独特、更加准确、更有耐心的学习支持,由此看,大规模个性化教育可以实现。这是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而职业教育因为具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特点,在个性化教育方面相比于其他教育会更有优势,甚至可成为推动个性化教育发展的突出力量。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是打破班级授课制、促进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由此可见,把“产教结合”提升为“产教融合”,一字之差格外有新意。“产教结合”时期,学校与企业关系若即若离,很不稳定,而且教学往往具有滞后性,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到学校教学中;如今“产教融合”就要求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共同投入,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共建共赢。

新职业教育法将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使职业院校的供给结构更加契合产业发展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独有的突出办学特点和优势,企业能按照自身所需提供学生培养新思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工巧匠,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匹配。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不断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现代学徒制是广东先行先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效果明显;2020年推出《广东省培育发展“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方案》,通过推进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年来,通过建设298个省级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和311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把企业的真实岗位能力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把企业的生产任务和技术研发项目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载体。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采取企业运营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校班级制教学模式,打通了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学生禀性特征得到尊重,个性学习潜能得到激活,即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较充分条件,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从广东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成果来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也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有利于学科知识在行动体系中实现个性化重构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涉及职业学和教育学两个范畴,要研究的领域比普通教育多了一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求我们把遵循工作规律与学习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也要求我们把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所以,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工作中学习、如何把知识融入工作中。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特点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多了企业生产现场这样一个独特的教学环境,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学习心理与工作心理之间进行融通思考。

知识有学科体系知识与行动体系知识之分。学科体系知识是一种有利于存储的结构方式,可看成是一座知识仓库。学习学科体系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而应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形成行动体系知识的过程。如果说学科体系知识关注的是理论的范畴、结构、内容、方法及其历史发展的话,那么行动体系知识关注的就是工作的对象、内容、方式、方法及其工具的历史发展。工作可分为形式性工作和实际性工作。形式性工作是共性的,通过具体的流程和环节获取可推论的技能和知识,而实质性工作都是个性的,通过灵感和直觉获取不可推论的经验和策略。

行动体系知识是通过工作过程而重构的,即把学科体系知识在系统化的工作过程中予以重构。这种知识重构就是富有个性化的创新。因为学科体系知识的内容和体系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样的,但行动体系知识却是每个学生在工作中自己构建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学生的行动体系知识各有不同。从《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哲学观来看,在学生把学科体系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实际工作项目的完成是“非常道”,而在学生心中构建的行动体系知识就是“常道”。“常道”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性化知识。从黑格尔关于工作(劳动)的哲学观来看,工作把自然意识“教化”为精神,教化的结果,正是某种具有自主性的东西的形成和构成。所以,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新职教法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

新职业教育法凝练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并把实践成果提升为法律规定,其中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并要求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进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而且,按照新职教育法规定,中职学校有关专业实行与高职院校贯通的招生和培养,高职院校与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在招生计划中采取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换言之,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例如,近年来,广东持续扩大中、高、本贯通的培养规模,打破了职业教育升学的“天花板”,据统计,2021年广东有52%的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招生计划共8.6万人,是2011年的近12倍,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学率高达44%。这就打通了职校学生的成长通道,不仅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选择,也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良好社会环境。

如今,教育信息化为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职业教育更具有上述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条件和要求,所以,职业教育更应该在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全面,以及职业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职业教育必将成为推进教育第三次大变革的突出力量。

猜你喜欢
产教个性化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