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3-03-22 08:44
学苑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学科素养

许 露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7)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当重视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性教学,同时更需要将核心素养培育放在课程教学的首位,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科知识体系和高中学段素养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和成长需求制定教学策略,不断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方法上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断促进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依托于某一专业学习领域知识体系的学习和应用过程而形成的综合素养,涉及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与沟通以及自主学习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心智发展的成熟程度,体现了学生对于人生及社会的认知和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活动中在三维教学目标指引下所形成的综合能力,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应达到的素养培养目标,包括了意识、思维、学习能力和责任四大领域,是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的引导下实现自我成长、自我超越与升华的成长过程。因此,在新课改教学要求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重视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创新思维的培育,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综合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和创新力,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每一个学段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制定了不同侧重点的教学目标,不断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高中阶段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应达到的素养培养目标,主要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大方面展开,不断提高高中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一)信息意识:感知与判断

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外界信息的感知敏感度和价值判断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主动将信息作为重要素材,并对信息价值和变化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具有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主动地根据问题解决的实际需求来主动寻找获取丰富信息的有效途径,也将主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处理,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同时,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敏感地感知到外界信息的变化趋势,主动采用有效的策略分析各方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内容是否准确,进而对信息的价值作出合理而准确的判断,明确是否可作为问题解决的依据。另外,学生还能对信息的变化趋势做出预估,并预测变化过程可能造成的各方影响,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参考。

(二)计算思维:运用和总结

计算思维是指学生应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思想与理论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基础。只有具备较强的计算思维,学生才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率。通过计算思维的过程不仅能够完成相关概念的界定,还能抽象出问题的本质和特征,结合实际需求应用计算机技术建构结构模型,快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科学管理和组织。同时,在计算思维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强对各类信息资源的综合性分析和判断,通过计算机的算法来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方案。另外,还能够主动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与操作方法,通过迁移的方式解决其他问题。例如通过EXCEL表制作期末成绩汇总表,可快速实现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并针对不合理的表格设计进行优化,以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效率。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工具和方法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我评估并自主选择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并实现对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的自我管理与优化,进而有效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或是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则能够全面地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为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能够意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掌握相关学习系统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将其应用于具体的实际场景中,以便实现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和创新创造的目标。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学习能够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丰富学习资源,学生应当学会合理应用丰富的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持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效率。因此,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可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通过数字化学习素养的培养能够鼓励学生主动融合自己的个性化思考与想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四)信息社会责任:安全与规范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学生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包含文化修养、道德规范以及行为自律等诸多方面。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信守道德与伦理的基本准则,不论在虚拟空间或是现实空间都能主动尊重公共社会规范,主动通过有效的手段维护个人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较强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将更加关注于信息技术为人们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或问题,也关注信息技术所派生的新生事物,并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理性的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信息观,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积极承担起个人在网络安全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科教学发挥育人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系统性的学科学习活动逐步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发展该门学科应当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不断增强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在信息深度加工中培养敏捷的计算思维,且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并主动规范自身的互联网操作行为,成为具有极强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才。

(一)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学习任务,在解决问题中增强信息意识

在新课改教学要求下,高中教育活动将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应用学科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广泛的信息,需要自行判断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信息内容是否准确、掌握的信息与解决问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信息的变化是否会导致不利影响等。因此,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均与学生的信息识别与判断能力密切相关。

为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深入探究实际问题,学会对各方信息的敏感识别和精准判断,不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比如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班会融合,要求学生设计一场“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要求格式正确,可执行性强,并以WORD打印稿的形式提交。学生虽然经常参与班会,但大部分学生没有筹备过班会,也不知道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如何撰写。为此,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尝试以“主题班会”等关键词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素材,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梳理相关信息,整理出一份活动方案的参考素材。然后,借鉴于其他类似活动方案的样式,通过WORD文档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班会活动方案,体会能够“随时增删内容”的便利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并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二)结合学生能力制定学习模式,在数据处理中开发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知识转变成能力。例如使用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等技术优势,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更多便利。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的学习能力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学会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要重视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采集并分析数据,尝试将结论进行可视化呈现同时能够根据需求做出准确运算,再通过反复的调试和修改得出准确的结论。例如设计一项“学科成绩试卷分析”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具体的科目和需要分析的维度,自己探究获取数据的方法,并根据预期设计做出成绩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作业提交需包括数据库和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筛选一门学科,从科任教师处获得考试成绩,进而得到基础数据,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可结合饼状图、折线图等进行表示,在数据处理中开发思维,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合学习需求构建学习环境,在数字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教学资源。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筛选优质的网络信息,构建起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环境,能够严格管理各类学习资源,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课程教学应当积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比如在轮船模型比赛中,除了实体课程讲解,教师还可以录制微课,指导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轮船航行的基本原理、轮船模式的制作过程和创新角度等等。以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感受网络学习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

(四)结合安全教育设计学习内容,在行为规范中增强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高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述,也要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当下,更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做有益的事,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安全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在以信息安全为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可设置相关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搜集正反案例,并在班级中展开深入探讨,意识到违反网络安全会造成的巨大破坏,不断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规范。例如在生活中不要随意向他人泄露账号及密码,在网络社交中不随意发表负面言论,且能在积极做好自我安全保护的基础上监督他人,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提高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持续提高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理念不断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一线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科教学发展和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价值。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注重学科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的讲述,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成效。为此,教师需充分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学习特点,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增强课程吸引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课程学习的重要价值,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内在驱动力的触动下构建主动学习模式,不断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化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