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季文龙 汪佑军
季文龙 汪佑军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中,报纸、电视、广播、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着力在差异化、分众化、个性化上下功夫,各平台采用传承红色根脉、运用特色载体、树立用户意识的融媒传播方式,针对不同受众、设计不同载体,融合表达,“靶向”传播,创新创作吸引力感染力强的新闻产品,有效突破重大主题报道形式单一、效果有限的窠臼,让严肃的重大主题报道富有时代气息,显出勃勃生机。
一是感受“真理的味道”。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是陈望道《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诞生地,也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红色故事发生地,为此,义乌发布微信公众号、爱义乌新闻客户端等融媒传播平台,结合义乌发展变化,推出了《启航新时代 真理进万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连续报道,及时报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走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取得新风采。如“望道行”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时,义乌发布微信公众号、爱义乌新闻客户端两大融媒平台,重点刊播了近年来义乌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以及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多篇报道,阅读量均达5万+;爱义乌视频号、爱义乌抖音号开设了《乡音传党音 宣讲入民心》栏目,并以义乌方言方式,通过快板、花鼓、道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百姓听得懂、容易学、记得牢。
二是传承革命勇士精神。吴晗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坚强的革命战士。他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饱含真知灼见、深入浅出的文史著作,曾经感动过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同时他又是一个对祖国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满怀激情的人。对此,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各融媒平台,将革命勇士的奋斗精神,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义乌发布、义乌商报微信公众号、爱义乌新闻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充分运用好吴晗故居这个红色旅游资源,宣传报道社会各界组织党员参观红色阵地、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通过场景式宣讲,着力提升主题党日活动质量。
三是追寻先辈红色足迹。义乌市赤岸镇清溪村是冯雪峰的故居,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广播部和电视中心政经部的主持人采用移动式红色课堂,用“土腔土调”讲出“乡土味道”,通过“诗朗诵”的形式,演绎了冯雪峰的文艺作品《灵山》,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冯雪峰从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事迹。与此同时,《义乌商报》和电视《义乌新闻》等传统媒体开设了《喜迎二十大 再创新辉煌》专栏,及时报道各镇街、各部门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参观冯雪峰故居,将学习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一是运用“中国网红直播第一村”。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政经部电视主播走进被誉为“中国网红直播第一村”的义乌市福田街道北下朱村,利用直播电商平台,和大家分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体经济和电商直播的内容,探索出将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电商实践深度融合的新尝试。在北下朱村一个个直播间里,电视主播变“宣讲对象”为“宣讲力量”。来自义乌市福田街道社交电商青年表示,将宣讲搬进了直播间,整场直播吸引了数十位流动党员在线观看,让他们切实做到学用结合。
二是运用“鸡毛换糖”发源地。廿三里街道作为义乌“鸡毛换糖”发源地,义乌发布、义乌TV视频号、爱义乌新闻客户端等义乌融媒传播平台,开设了《摇响拨浪鼓 逐梦新征程》专栏,融媒报道了基层干部宣讲队、廿青春、廿银龄、乡音宣传队、教师宣传队和文艺宣传队六支宣讲队伍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网格,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廿三里街道落实为生动实践;同时特色宣讲团成员采用诗歌、三句半、沙画、道情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加快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赶考”新征程的实干动力。
三是运用“一带一路”始发地。“义新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始发地,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报纸、电视、新媒体等传播平台,力求从一个角度、一件小事、一个观点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着力讲好义乌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新篇章的精彩故事。同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快问快答》系列宣讲内容,以“一带一路”始发地为场景,根据不同宣讲对象、不同平台传播需求,制作视频、音频、H5、MV等多种产品形式,多维度、多形态、宽领域、全方位进行传播;义乌广播FM106.2频率《我在义乌》栏目开设“‘义’起说说浙十年”子栏目,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义新欧班列”发展变化。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等传播平台,实施“靶向”宣讲,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党媒传播优势,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入千家万户、“播”到车间地头。
一是打好宣传“组合拳”。义乌市融媒体中心电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各平台集中推出“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相关专题专栏,迅速形成学习培训、新闻报道集中宣讲、社会宣传、网络传播的学习热潮,全线发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溯源、普及的融媒宣传,及时报道全市各镇街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举措行动,打造一批有思想高度、传播热度的硬核报道。
二是做深做活社会宣传。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充分运用好“金话筒宣讲”“同年哥宣讲”“好声音宣讲”等品牌,实现灌输式、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场景式传播转变。爱义乌视频号、义乌TV视频号、爱义乌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借助各镇街、村社的民间文艺团体,创新开展《我们的新时代》系列宣传报道,创作一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文艺精品;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义乌市乡村文化能人毛飞莺,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精神写进唱词,用道情的形式进行宣讲,用乡音传播党音。爱义乌视频号、义乌TV视频号播发的《一曲义乌道情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唱”给百姓听》短视频,由于接地气、有看点,该视频点赞数超1万,阅读量超3万。
三是推出新闻主播评论。近年来,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在重要新闻、重大时间节点配发广播、电视新闻主播评论,尝试将评论声音融媒化。主播评论分为微评论、短评论,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的传播方式,做到观点清晰、通俗易懂,走出了一条提升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新路径。广播、电视新闻主播围绕“二十大精神在身边”“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等融媒宣传,以小话题阐释大主题,以小案例演绎大理论,打造出具有义乌特色的融合传播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