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南
近年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将其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对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更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将立足核心素养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为融入教学提供有效对策。
首先理清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的相关概念,了解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具体内涵,明白讨论式教学具体内容,为二者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1]从双基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演变其实是从“书本本位”到“学生本位”的蜕变。教学目标的阶段性改变都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教学理论,而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教学活动中设计教学目标的指向,融入教师教学活动,渗透教学方方面面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效果,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余文森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观和学科教育价值观的反映。”[2]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法治意识是学生成长阶段不可缺少的理念和支撑;科学精神是学生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表现;公共参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四个要素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也可依次归结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和有担当,不同要素各具特色而又彼此相互支撑。
讨论式教学是在开放式教学观念语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系列问题呈现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以生生、师生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3]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教学,从学生的现实经验中选取具体课题,选择易混淆知识点、学习难点、社会生活热点进行探讨,注重在教学中创造问题情境、呈现学习主题,激发学生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沟通和讨论,能够协作探索问题、分析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思想政治课是活动型课程。什么是活动型课程?换言之,就是课程内容采取课堂模拟活动并通过社会实践引入学习和思考的形式。而讨论式教学可以完美地契合到这样的模式当中,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领导讨论的大方向并借助案例或其他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和深入分析。讨论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克服单一、主观、片面的思维,用全面、客观、辩证的全方位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而使学生运用明确的政治方向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深入课程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学好知识的第一步。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指出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对天才的重要意义。[4]因此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第一要务。要提升学生兴趣,就要改变过去枯燥、抽象的灌输式课堂,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要通过讨论的形式,快速激发小组间人员的思维碰撞与交流,使学生了解不同视角的看法,来弥补自身认识的不足,从而达到扩展思维维度,完善知识结构的效果。
如“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哲学与文化》中的内容,可以采用二选一的方式让学生选择更感兴趣的观点进行探讨,以此来引起学生兴趣。其中,观点一:有人说,脱贫攻坚楷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英雄,没有这些英雄,就没有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观点二:“民者,万世之本也。”请同学们以讨论的形式对两个观点进行辨析并说明理由。用这一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中的主体是英雄个人还是人民群众,进而在此基础上引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本次课题就是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对人民群众地位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确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而使同学们深刻理解青年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强化了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在过去“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由教师进行讲解和灌输。这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讨论式教学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问题导向、情境创设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具体来说,就是由教师预留任务,确定讨论主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对学生能力培养具有多重作用。首先,组内每个主体根据预留任务找准关键词,搜集相关资料,这是培养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需要在头脑中构想出相关的知识链,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组内成员互相交换意见,完成知识的传递与补偿,这是培养表达交流能力;最后,组内代表进行总结,这是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既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应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际考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要求,新时代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一线教师承担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因循守旧的教学观念,要注重结合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提升教学能力。
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下节课要讨论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很难把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应该对专业能力加以优化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整合知识能力。利用思维导图简单直接地展示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并能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所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问题。在讲授教材时,教师可以在黑板按照教学程序补充思维导图,展示精简的知识结构,耳濡目染地使学生培养出知识的由浅入深和内在逻辑层次,或者每课、每单元结束时给学生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有了之前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模仿能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
其次,学业评价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学生被教师赋予了期望,教师就会得到学生积极的正面反馈。同时,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越高,效果就越好,而这样的反馈也会增强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也回应了最初的期望,并更加关心这些学生。在这一循环过程,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习成绩和社会行为会更加接近教师的期望。因此,教师也应及时给与学生评价和鼓励。
再次,具象化指导能力,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通过范例分析教材观点,在比较中深化认识。比如在讲授《哲学与文化》中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时,只读教材会获得似懂非懂的朦胧感,此时就需要教师举出实际例子来论证。如黑格尔提出的“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和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根源”。引导学生概括出二者的区别,首先提醒同学们判断这类题型是首先进行概念区分,即这是两大阵营中哪一方,根据刚才所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排除唯物主义。其次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原理可以得出,叔本华所说是围绕“我”的意志进行的,因此是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是客观精神,因此是客观唯心主义。
最后,教会学生学习。引导要具体到点子上,而不是大概地说根据教材判断答案,教师要教会学生找出关键所在,“授人以渔”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同时使学生明确每一种观点有其存在的价值,他们之间或许存在明确的分水岭,但也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共同构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几大流派之一。还要培养学生坚定的唯物论立场和看问题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加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设计,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探讨、实践探究、实地研究等其他形式,教育学生在获得社会经验的同时理解理论的真正含义。
首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合作讨论的兴趣。教师在选取讨论案例时,要服从“三贴近”原则。挑选符合学生认知和年龄发展阶段的例子,如在讲授《政治与法治》中“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课时,学生由于并未年满18岁,没有过选举的经历,因此要利用学生的感性思维,观看版画1948年“豆选”的图片,教师根据该情境设定,邀请学生表演“假如行使选举权的你不认识字该怎么办?”可以设身处地将学生代入到场景中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内涵,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意识。
其次,强化讨论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讨论式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不仅可以与讲授法相结合,也可以单独使用。如在讲授《经济生活》“坚持两个毫无不动摇”时,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分别代表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双方为各自发展建言献策,提出新鲜的具有开创性的对策,进行一场头脑风暴似的大讨论,更好地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培育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最后,立足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步外化于行。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时,基于学生的生活时代,他们无法切身感受到祖国几十年沧桑巨变与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既有时代印记,又具备隐性教育性质的教育基地,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历史与政治相结合,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感悟只有党带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着重评估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以及据此表现出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外显行为。
首先,评价内容综合化。传统的教学评价仅立足于学习成绩,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高分低能的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培育被忽视。因此,评价应由关注学业成绩转向关注核心素养,使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内容综合化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兴趣;不仅要培养学生良性的心理情感,还要注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单一纸笔测验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还要依靠对学生平时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等,如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以及在同学交往中所展现的沟通交流技巧和学生在对待、处理问题时表现的态度和应对能力等,在日常教学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些都应作为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之一。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有教师作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忽视了其它方面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学评价应由单一主体评价转向核心素养倡导的多元主体评价。转变为现在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等等,教师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个人的学习风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与恰当地评价十分重要;学生自评的落脚点属于过程性评价,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也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同学互评较学生自评相比增加一些客观性,同时对评价客体而言具有更强烈的激励作用,因为“当见解未获得同伴认可时,学生会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为维护自尊心,产生强烈求知欲”,同时可以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家长评价是现代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建立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时,社区的评价尤其注重实践能力方面。因此将方方面面整合到一起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最后,评价情境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注重任务的情境化、生活化,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情境化评价是在各种真实性专题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评价也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正如加德纳所说,评价原来就是教学里的一个环节,它应该成为自然学习情境中的一部分。[5]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评价学生,如截取新闻片段设计问题情境、或者根据社会热点问题专门设置一个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情境等等。在真实的背景下参与当中,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的态度,价值取向等等作为评价因素,同时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检验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独立完成任务。
总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讨论式教学的结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合,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价后巩固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