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

2023-03-22 05:54潘鲁生
民俗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学科文化

潘鲁生 王 佳

文化遗产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体现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我们回望历史的见证,更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复兴是筑牢民族复兴的根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建设完善文化遗产学科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要持续关注的课题。

一、何为文化遗产

从字面看,文化遗产是“文化”和“遗产”两个名词的组合,分开来看,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耕作、培养、尊重的意思;中国“文”“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周易》(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周易·贲卦·彖传》。,在汉语体系中,文化强调的是“以文教化”。《现代汉语词典》将“文化”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18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3)[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该著作最早出版于1871年,泰勒在书中对文化的界定至今仍是学界理解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基本框架。西方“遗产”同样源于拉丁语,原指祖辈留下的财物。中国“遗产”一词出自《后汉书·郭丹传》,“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4)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第四册),中华书局,1965年,第942页。,意为逝者留下的财产。学术角度关于“遗产”的认识处在动态变化中,相关研究达成共识:遗产作为一种高度表征化符号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文化内涵是为回应现实需要而被人为构建出来的,这种内涵会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关于文化遗产,各国相关法律中常用的概念有“文化财产”“文化遗产”“文化资产”“文物”“古迹”等。用语不同,内涵也有差异,比如“文化财产”“文化遗产”相比“文化资产”“文物”“古迹”涵盖内容更多、范围更广;“财产”倾向于保护其所有人权利,“遗产”倾向于保护其他人获得遗产权利,更适用于文化保护。传统意义的、狭义的“文化遗产”特指有形文化遗产,或者说物质文化遗产,现代语义的理解是包含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总和。文化遗产保护史学家和哲学家尤嘎·尤基莱托认为:“文化遗产赋予每一个特殊的地方其可识别的特征,是人类经验的宝库。因此,文化遗产的保留和展示是任何文化政策的重要基石。”(5)[芬]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郭旃译,中华书局,2011年,第1页。

关于文化遗产的关注始于博物收藏。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已开始收藏前代遗存的珍品奇物。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王朝创办亚历山大博学院,其中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6)亚历山大博学园中设立有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所以及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馆,西方博物馆一词(museum)也是由希腊文的“缪斯”(muse)演变而来。17世纪8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建立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博物馆,文物的收藏展示从宫廷贵族走向了社会大众。而现代意义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则是始于法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革命政府将“旧制度”下为特权等级所占有的遗产收归国有,创造了全新的“国家遗产”概念。1790年,法国在制宪议会主导下成立“历史纪念物委员会”,被视为由国家领导的遗产保护机制的开始。1913年,法国政府颁布世界上首个遗产保护法——《保护历史古迹法》。

除了有形文化遗产保护外,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始于日本。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文化财保护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将文化遗产纳入国家基本大法,被日本视作“第一法规”。《文化财保护法》将“文化财”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群”。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是受到日本“无形文化财”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一整套举措的影响。

联合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始于埃及。1960年,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高坝,作为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努比亚遗址面临永沉湖底的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拯救努比亚遗址国际行动”,1960至1980年间进行了40多次大规模的挽救古迹活动,不仅达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甚至直接影响到《世界遗产公约》的出台。

二、文化遗产内涵演变

在漫长的保护过程中,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演变,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是得以拓展和丰富:逐渐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强调历史和艺术意义拓展到非艺术创造;从普通环境拓展到特定环境;从有形拓展到无形。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是首次对“遗产”做出界定的国际宪章。可以看到该宪章对“遗产”的界定仍以建筑物为主体,但也开始关注到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及乡村环境的保护。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定义了三类“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建筑群和遗址。(7)《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定义“文化遗产”包括3个方面: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此时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已经拓展到科学和人类学视角,但仍以有形文化遗产为主。

国际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可以追溯到1982年在墨西哥城举办的世界文化政策会议,会议宣言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既包括有形作品也包括无形作品。此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会议通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其中定义的“民间创作”形式已经近似于今天理解的非遗。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关注“传承人”的重要性,并于1998年启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新世纪初,《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伊斯坦布尔宣言》等国际文件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而这也直接促成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了非遗的概念和五大分类,极大地推动了全球非遗保护活动的开展。(8)《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5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台也是对《世界遗产公约》的有效补充。文化遗产的认识从有形拓展到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民间文化、传统文化、无形文化在国际法保护领域的标准术语。2015年底,为应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该原则再次强化了传承人的主体作用,对各国政策制定和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除了普遍意义的文化遗产,还有一些特殊领域的文化遗产。目前国际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主要包括九个方面,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非遗;线性文化遗产;世界文献遗产;工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各个国家遵循国际规约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累积了文化遗产保护经验。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也是最早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文化遗产被视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英国在以文化遗产推动传统工业城市创意转型方面做出探索,铁桥峡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也是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业遗产。

法国自1984年便设立了“古迹开放日”,后改为“国家文化遗产日”,而这也直接影响到欧洲文化遗产日的设立。每年遗产日期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开放活动,激发了法国民众自觉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情和意识。同时,法国在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中尤为重视非政府机构的作用。

意大利作为欧洲文化重地,强调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同时,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力量介入,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文化遗产资源与城市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一种“乡土观念”,社群间的凝聚力与认同感极大促进了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美国建国历史短,但文化遗产保护来自民众的自觉意识并有民间社团的推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美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显著特点是把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融合,树立起建设可供人游览的生态公园理念,并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系。

日本重视文化遗产的管理规范和传承教育。首先,针对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要求并严格执行;其次,日本强调保护传统文化“持有者”的重要性,比如其最有特色的“人间国宝”,认定制度严格且社会地位崇高;再次,日本把文化财的认知、传承、传播工作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就培养儿童良好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我国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实践早于现代文化遗产的概念。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遗产资源毋庸置疑是十分丰富的,而中华民族历来也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据记载,商周时代就有王室收藏文物的行为。以商周青铜器为例,不仅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器物内还铸有重要铭文,被视为立国传家的宝器。自西周时期,“子子孙孙永宝用”就作为吉语常出现在青铜器铭文中,代表了古人对于子孙后代的传承和祝福。唐代文人热衷鉴赏,杜牧诗句“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其中“文物”即指前代遗物。宋代博古之风兴盛,民间已经形成“古物”收藏市场,并推动“金石学”出现。“金石学”研究可以说是“文化遗产学”的历史前身。金石学的研究对象正如其名,主要是商代以后的青铜器和石刻资料等文化遗存。清末民初,金石学研究范围拓展到甲骨、简牍以及各类明器、杂器。

近现代以来,伴随西学东渐,受到西方图书馆、博物馆等现代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形成。爱国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发源。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对仰韶遗址的发掘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开端。1922年,北京大学在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26年,人类学家李济对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主持实施的考古发掘。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以“研究博物馆学术”为宗旨。1936年,第一部博物馆学著作《博物馆学通论》在上海出版。晚清至民国时期,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建立文物收藏和管理机构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被视为是我国首部文化遗产的国家保护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逐步形成了整体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即不断发布过禁止珍贵文物出口、保护古建筑等指示或命令。伴随国家工农业发展,各项基本法规逐步完善,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立法程序,并在宪法中予以确认。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文物保护法》,这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部国家法律文书。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政府文件中首次使用“文化遗产”概念并界定了我国对文化遗产的基本保护方针和保护范围。我国自1956年起先后发动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早期侧重于个体保护,到如今名录中出现大量的群体保护,也反映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变化。

从“非物质”的视角看,中国传统艺术体系包括宫廷文人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诗经》《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历史典籍也是民间文艺的重要记载。近现代民间文艺的发展受到歌谣运动和延安文艺运动的影响,激发了民间文艺研究的学术自觉。20世纪50到70年代,工艺美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鼓励发展工艺美术生产。同时,为满足生产需要,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工艺美术院校,培养了大批工艺美术人才。1997年,国务院发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对于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居于榜首,这也意味着我国现代意义上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2004年,中国成为第6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目前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共计43项,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启了中国非遗保护的法制化时代,同时,也象征着我们建立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融合的法制化保护体系。

五、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基础

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基础之一,是我国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悠久,伴随时代发展,保护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近现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较多,但又自成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实践。第一,国家文化公园为我国首创,是对国家公园体系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一种创新,建设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塑造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成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第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我国以非遗为核心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创举,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模式深入人心;第三,我国已经建立完善了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的体制、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四级垂直管理体系;第四,文化遗产保护强调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探索建立了传承人评估机制,大力开展对传承人群的研修培训;第五,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强调精准施策,分类分层制定保护措施,探索形成了整体保护、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多元化保护方式;第六,文化遗产呈现融合发展新常态,比如,非遗深度嵌入文旅融合,搭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逐步融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工艺振兴等公共文化事业。

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基础之二,是我国较为丰厚的学术积累。1950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更名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此后,1979年至1988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等一系列学术组织先后成立。其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民间团体,作为民间文艺发展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在民间文艺事业的组织、计划和推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83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同原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主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编纂工作,历时20余年,先后有数十万人次参与普查工作,收集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资源,并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类体系和学术规范。中国艺术研究院于1990年启动《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编撰工作,前后经历6年时间,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民间美术发生、发展的脉络和基本面貌,论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美学精神和文化特征,是中国美术史在民间向度上的系统呈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3年正式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经10年的努力,完成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是我国首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202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明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等23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未来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基础之三,是中国学人近百年来的学科探索。1934年,钟敬文发表了《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首次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民间文艺学的问题。(9)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页。1988年,张道一在“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中国民艺学发想》,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民艺学”,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提出民艺学的学科建设问题。(10)张道一:《中国民艺学发想》,中国社会文化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153-166页。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对民艺学进行本源性研究,较为系统地构架了中国“民艺学”的学科体系,并开展民艺学人才培养。2005年以来,国内高校依托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民艺学等学科招收文化遗产相关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拓宽了学科发展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600所高校开设文化遗产相关课程,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招收文化遗产二级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各高校依托传统学科优势,延展传统优势学科外沿,在文化遗产跨学科人才培养上开展了积极探索。(11)王福州:《“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及未来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比如依托考古学(西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复旦大学)、建筑学(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天津大学)、艺术学理论(中央美院)等学科专业开展文化遗产教学。依托汉语言文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北京舞蹈学院)、民俗学(中山大学)、民艺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学科专业开展非遗教学。2015年,本科专业目录在“历史学类”下增设“文化遗产”(060107T)专业。2020年,本科专业目录在“艺术学理论类”下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30103T)专业。当前,非遗学正积极开展一级学科论证与建设。2020年10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申请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家论证会”。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自主审核增列非遗学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标志着我国非遗学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全新历史阶段。当前,文化遗产学学术队伍日益强大,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已形成集院校、研究机构、研究刊物、美术(博物)馆在内的人员构成多样、研究视角多元的相对完整的学术队伍与平台。

六、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导向

明确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历程,建构清晰、完整的文化遗产观是开展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前提。面向未来,建设文化遗产学学科,要明确学科建设的社会需求导向。从学科演进的角度看,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一,从国际层面看,文化遗产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文化遗产在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保护环境以及建设包容性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得到验证。当前,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加速重塑,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重大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和遗产来激发团结精神和社会包容,克服种种挑战,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目标。(12)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中国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手册·世界遗产概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印刷,2021年,第5页。站在全球视野,文化遗产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共同财富,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第二,从国内层面看,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对学科体系的构建具有导向性和支持力。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lh/2021-03/13/c_1127205564_2.htm,发表时间:2021年3月13日,浏览时间:2022年10月21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14)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发表时间:2022年8月16日,浏览时间:2022年11月19日。“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也明确提出,推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与旅游融合发展。(15)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旅办发〔2019〕6号),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106/P020210609400854201916.pdf,发表时间:2021年5月25日,浏览时间:2022年11月19日。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文化建设被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文化遗产事业蓬勃发展。实践证明,文化遗产赋能高质量发展,满足高品质美好生活需求,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资源,是建成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第三,从科技层面看,科学技术也是学科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科学发展的变化对学科体系具有潜在影响。当前,数字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与产业结合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与消费结合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治理体系甚至文明进程都将产生深远影响。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作出要求,提出在“十四五”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2035年远景目标是形成完善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以数字化方式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流通与普及,“文化新基建”成为国家级战略。(16)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发表时间:2022年5月22日,浏览时间:2022年11月19日。数字技术可以使文化遗产以全新的方式永久保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记忆。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深刻地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拓展了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和想象力。同时,数字技术催化各类文化遗产要素以多元方式导入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新的消费偏好、新的消费场景要求,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

第四,从学科自身看,“双一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从重规模转向强质量。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17)《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5_217823.html,发表时间:2015年10月24日,浏览时间:2022年11月19日。。《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8)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2-04/27/content_5687532.htm,发表时间:2022年4月27日,浏览时间:2022年11月19日。一流大学建设应立足于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中国文化遗产的优秀基因是塑造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精神的生命之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立足中国、挖掘历史,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特点,加强文化遗产学研究是强化我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抓手。

七、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路径

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明确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非遗为例,是什么——非遗是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不能涵盖的领域,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民间经验的文化资产;为什么——因为非遗在人类文化生活层面很重要,有必要从现实生活层面再认识,所以要从学术层面加以规范与研究;怎么做——对非遗要开展学理研究,从生活伦理出发,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学问。

文化遗产学具有交叉性、贯通性、应用性的独特属性,其学科定位应当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文理工兼备的交叉学科。关于文化遗产学学科设置,我们建议立足其学科属性,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同时,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下增设“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文化遗产学”逐渐完善的基础上,考虑建立文化遗产学成为学科门类。关于文化遗产学的学科范式,应该将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按照文物考古、民间文艺、非遗、兼有物质与非物质属性的文化空间与景观等分类,从理论、技术、传播三个层面进行具体研究。理论层面加强文化遗产的本体认知,技术层面开展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应用研究,传播层面开展文化遗产的管理、运营与传播研究。

具体而言,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推进: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引导各类院校找准特色优势,增强问题意识,凝练学科方向,避免同质化发展。加强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和资源调配,建立分类别分层级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机制。例如综合类院校应强调文化遗产学学科、学理层面的人才培养任务,理工与技术类院校突出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技术层面的人才培养任务,艺术与设计类院校加强文化遗产创意转化与设计应用层面的人才培养任务,高职类院校定位文化遗产实施层面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

其次,以专业、教材、课程为抓手,充实建构文化遗产知识体系。文化遗产学涉及古物开发、文物保护、民俗传承、艺术赏鉴、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科技保护、规划、法律、展示和旅游等知识,涵盖了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古建筑学、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这种复杂、多元的学科属性势必需要多学科、跨学科、新学科的知识重组与文化建构。可以从文化遗产学学理系列教材、非遗学基础理论系列教材、文化遗产学研究方法论系列教材、非遗学个案与应用系列教材等几个方面着手建设教材体系。

第三,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构建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文化遗产学需要学科交叉的发展理念,但绝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从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多样性以及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人才需求角度,从学科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理性地重新建构知识体系。文化遗产学面对的不是单一对象,而是一个开放、综合、动态的文化生态和科研体系。除田野调研外,打破传统学科分野,通盘使用各学科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形成契合本学科特质的视角多元、思维复合的新型研究范式,在学科交叉视角下构建这一体现中国传统的“最古老的事业,最年轻的学科”。

第四,拓展学科育人功能,构建复合型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从学校教学组织层面加强文化遗产学的发展,各高校应充分整合自身所拥有的相关师资、教育资源等,单独设立文化遗产学的二级学院(系)。注重吸纳社会或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作实践、管理应用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推进实践育人。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文化遗产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第五,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强化文化遗产传播与服务社会能力。明确学术方向和回应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19)《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研〔2018〕5号),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808/t20180823_345987.html,发表时间:2018年8月27日,浏览时间:2022年10月20日。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结构合理的文化遗产人才梯队。围绕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培育新的文化和经济增长点,助力文旅产业发展,传播中国学术与话语,主动担当文化传承与文化振兴的历史使命。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自身独特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脉络。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文化遗产学的建立与发展,要充分利用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立足中国丰富而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瞄准交叉学科研究取向,在已有学术与学科成绩基础上,完善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拓展中国特色文化遗产学话语与应用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学科文化
【学科新书导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活态文化
“超学科”来啦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