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年味之本

2023-03-22 05:16:23周后运
前进 2023年1期
关键词:妻儿年味大伯

周后运

元旦过后,眼看春节将近。我不禁回想起去年返乡过年时的记忆,它们有的像阳光一样暖,有的像美酒一样醇厚,但有的却勾起我淡淡的忧伤……

我的家乡是雪峰山脚下的邵阳,史称“宝庆”,地处湘西南,这里山环水绕、民风淳朴、环境秀丽。乡亲们大多以务农为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千百年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冬季湿冷,对农民而言,是相对闲暇的时光,这使得大家有足够的心力去准备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春节。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乡的春节从腊月二十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之后,前前后后差不多一个月,春节才算是告一段落。这期间,备年货、祭祖宗、办团圆宴、拜年、过元宵节,每天都有各自的主题,满满的仪式感蕴含其中。厚重而持久的年味,通过各种仪式和美食,弥漫在村落之间、山水之中。

腊月二十四祭灶,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熬糖做果子。传说第二天灶神要升天奏事,因此,大家都会在前一晚做甜食祭祀他,希望他嘴里像抹了蜜一样,多言好事。这是从古至今未变的风俗,早在晋代,周处在其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中就有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祭灶后意味着“年”真的到了。年后正月,即便是再喜欢“宅”在家里的人,从初一到初七也要去给各亲戚拜年。亲戚间的往来,在拜年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大家带着礼品走家串户,或许礼物不是很贵重,但礼轻情意重。亲戚们总是围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听长辈们说说吉利话。

那时,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每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只要相逢,都要相互问候:拜年!拜年!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哪些亲戚在这一带?三五句话下来,大家总能找到一些共同的亲戚,通过这些共同的亲戚,即便是两个陌生人,彼此之间也总会论上亲戚,大家或舅或姑、或叔或侄,亲近的称谓一喊,感情顿时也会拉近很多。一些久远的记忆和亲缘关系,也会在这种看似闲谈的对话中被重新激活。这样轻松、欢乐的亲友聚会场景,大多也只有春节才会出现。

我早年离开家乡,投身军营,此后辗转多个城市,尔后选择旅居广东惠州。三十年来,家乡湖南邵阳对我而言,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因为只有每年冬、夏小孩放假的时候,我们一家才能挤出几天时间匆匆回一趟家乡。每次回去,要见的亲朋好友很多,因此更显得匆忙,几乎没有真正在家里过完整个春节。记忆深处那浓郁厚重的年味,每年都会浮现在我的梦里,尤其是作为游子,亲人之间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的场景,一次次在梦中让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去年,因我的文创任务相对轻松,公司的业务开展比较顺利,加上儿子学业进步,全家都很开心。于是,家里人一致决定,腊月初回老家,完完整整、安乐祥和地过个好年,共同寻觅我儿时的年味。

由粤返湘,路途遥远。一路上妻儿轮换着开车,我则乐得悠闲,刷着手机,看着网络上到处是关于年味变淡的推文,对春节充满期待的我,心中顿感一丝落寞。在家中,我常向孩子们讲述我自己小时候过年时的乐趣。他们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对家乡的年味充满了向往。如果真和推文里讲的那样,年味变淡,那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也就真的让人觉得遗憾了。

回到家中,母亲已经把农家小院清扫好,我们的卧室也整理得很干净。安顿好了,美美地睡上一觉之后,我们一家四口兵分四路,分头行动,给邻居们送去一些广东特产,感恩他们对母亲的照顾。

村道两侧,悬挂着一些欢度春节的宣传标语。家乡的变化很大,大得让我难以置信。一是乡亲们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过去破烂不堪的土坯草房、青砖瓦顶已不见了,两三层的别墅随处可见。二是村里道路变化大,“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让条条水泥路像棋盘一样横贯村落,人们出行方便多了。

早餐后,我去大伯家拜年。他是一位退休教师,熟悉村里的掌故,德高望重。见到他时,大伯精神矍铄,眼神却带着伤感,偌大的家中十分喧闹,但忙前忙后的却只有他一个人。我问了以后才知道,新年将近,来看他的学生不少,但是来了之后,大多三五成群凑在一起打字牌、打麻将。名义上是陪陪老师,但实际上也就只是进门和临走时寒暄两句。看着大伯无奈的表情,我推门进了房间,屋内弥漫的烟雾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喧闹的叫喊声吵得人头疼,虽然他们满脸堆笑地向我打招呼或点头示意,但是看得出,我的出现让他们有些不耐烦。其中包括我常怀念的一些老同学,于是我知趣地退出门外,陪大伯坐在院中聊天。我们叔侄俩成了“局外人”。大伯颇是伤感地说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过年了,年味是越来越淡了。”

妻儿在其他几处拜年的遭遇,大致和我相同,不光是青壮男人在打牌,一些妇女和小孩也掺和其中。遇有客人到访,大多是老人接待片刻,坐在牌桌上的年轻人有时候连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村里到处都是打牌的聚会,麻将、字牌一起上,打牌的人偶尔听到别人搭讪,都是诸如此类的回答:“今天咋不打牌呢?快来,快来,三缺一……”打牌成了后生们的头等大事。正月里拜年的人少了许多,偶尔来几位,也都是匆匆放下礼物,忙着去赶下一场牌局。留客的话也成了:“莫走莫走,来,把牌搞起。”那些不打牌的人,反而显得格格不入了。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原来到处可见的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被城市的喧嚣和钢筋水泥所代替,淳朴友善的父老乡亲被楼上楼下鲜少交往的小区居民所代替……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生活,有的由城市返回农村,很多人对生活环境的改变表现出迷茫与困惑,浮躁的气息弥漫在村舍各个角落,吞噬着仅存的年味。过去一些充满仪式感的节庆活动,因为缺少了年轻人的参与,也都变得清冷寡淡了。

漫长的春节,我只有和家人一起,看书做饭,与在广东的日常生活并无二致。元宵节后,我们带着母亲,一起回到南粤。一路上,妻儿都感到一丝落寞,车内十分安静。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平实质朴的乡土文化仿佛渐行渐远,我陷入沉思:我记忆中的年味在哪里?让我日思夜想的年味之本到底是什么?我想,我们心心念念的年味,就是与家人相处的温情时光,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带给我们年味的不是饭菜、不是新衣、不是牌局,而是每一份热情饱满的期待、每一回与家人的心灵触碰。其实,真正的年味,从来不会被地理距离的远近所左右,而在于我们彼此心灵的相通。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只要彼此牵挂、心心相念,对家的眷恋没有改变,对团圆、和谐、幸福的祈愿不变,年味就一直在。

猜你喜欢
妻儿年味大伯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20
馒头里的年味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4
泰然处之
吹糖大伯
心声歌刊(2019年5期)2020-01-19 01:52:50
修伞
快乐语文(2019年36期)2020-01-04 02:26:20
海坛年味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20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32
妻儿帮陈宝国走过更年期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38
孙建平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