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聪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职业院校进入到分类管理的新阶段。在现代税收环境下,由于相关税务法律法规没有作出针对高职院校给出具体的税务计算办法,加之职业院校缺少对全新税务环境中税务管理变化的认识,造成税务风险的真实发生。对此,广大高职院校应加强诚信纳税意识,优化管理办法,规避涉税风险。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税务风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相关人员对税务法律政策理解不深入,出现漏缴和误缴税款的行为和问题。二是没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造成院校多缴纳税款,增加高职院校运行成本,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当前,随着现代税收政策的调整,使高职院校承担着更大的税务管理压力,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高校涉税业务、税率、税种发生较大的变化,税务机关管理机制更为精细化,面向高职院校制定的税务优惠政策不断增加,对高职院校税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若院校缺少对税务政策的关注,则容易引发各类税务风险。对此,高职院校落实精细化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对国家税务法规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制度内容的调整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保障各类涉税业务稳步运行。
全新的税收政策对高职院校税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正确认识,缺少对自身业务发展方向的关注,加之院校涉税业务量不多,以发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以强化内部实力为基础,造成税务管理工作不能结合新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难以借助现代化的税务管理思维,实现对院校内部各类涉税业务和工作的有效管控。一方面,高职院校为非经营性单位,与经营相关的业务活动较少,且管理机制不完善,对税务风险防控不重视,财务人员只负责简单的财务核算,不具备风险识别和预警的意识,造成风险防范存在局限性,难以发挥原本的管控作用。另一方面,院校内部监督把控力度不够,在税务改革后,高职院校不能结合相应的变化作出调整,造成部分业务规划不合理,不能合理地应用税务优惠政策,导致运行成本的难以把控。
目前,高职院校涉税业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票据使用不规范。高职院校财务工作使用的票据种类繁多,包含业务往来票据、非税收票据等,部分高职院校没有重视票据使用规范的调整,致使票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二是会计核算不规范,科目设置不合理。相关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财务部门需要设置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两个科目,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财务部门没有在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科目下展开核算,科目核算较为混乱,造成财务工作难以规范化完成应税收入核对。三是缺少税务专管人员,很多高校没有具体安排税务管理人员,相关的涉税事项交由财务部门人员分散管理,发票领用和撤销由票据管理人员负责,税费计算由财务审核人员负责。这种分散管理的模式,在进行税费系统化核对时,容易出现少计、漏计等问题,应税和免税混在一起核算,造成税务统计结果不精准,难以实现高质量的税务管理,也容易引发税务风险。
现代税收环境中,税务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全新技术手段的参与,更需要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思维,以新的视角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完成对税务风险的有效管控。但是,不少财务人员的思维尚未与时俱进,在工作中过度依赖传统工作经验,造成税务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纠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导致在税务审核和风险管控活动中,财务人员难以发挥自身的管理能力,难以顺应新的变化作出调整,难以为风险管控提供基础保障。另外,高职院校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税务管理的效率难以提升。金税3期的实行,使外部税务监管力度不断提升,但很多高职院校在税务管理工作上的投入不足,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高,造成有限的管理人员疲于应付税务核算、计税、税务监管的工作,造成税务管理效率不高,很多税务风险难以快速识别,为高职院校的运行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首先,结合高职院校税务管理工作特点、内容及发展方向,科学确定税务风险防控目标,包括合理进行纳税筹划;综合考虑各项业务活动中潜在的税收因素;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与准则;税务管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按时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等。通过明确各项税务风险防控目标,依法做好纳税筹划,以更好地提升税务风险防控效果。其次,明确税务风险防控目标后,还需要正确处理好纳税筹划与税务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明确依法纳税是纳税人应尽义务,而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应有的权益,纳税筹划与税务风险防控之间属于辩证关系,是税务风险防控工作中的主要目标与内容。通过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纳税筹划对于降低税务风险的优势和作用,在依法纳税前提下,通过合法手段运用税法优惠政策与可选择性条款,以达到减少或免除纳税义务的目的。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搭建完善的风险防控架构,优化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全面查找高职院校各项活动及业务流程中潜在的税务风险,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降低税务风险。
通过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税务工作实际情况与发展目标,搭建完善、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税务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做好税务风险防控工作。首先,建立健全的税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高职院校各项涉税业务开展定性、定量评价,利用税务风险评价体系实施监督、管控税务风险,便于及时发现风险并予以应对。其次,设立税务风险防控绩效考核与考评制度,将考核与考评结果和激励措施挂钩,激励措施应涵盖奖金、福利、评职称、评先进等,充分激发员工参与税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税务风险防控制度能够落到实处。此外,针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环节搭建全过程内控机制,防范税务风险,提升高职院校税务风险防控水平和能力。其中,在税务风险识别环节,可通过构建体系化的税务风险识别制度,要求税务人员需遵循制度开展各项工作,避免受主观因素影响,保障税务风险识别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在风险评估环节,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发展状况,找到目前学校面临的税务风险关键点,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科学衡量税务风险。在风险应对环节,需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科学确定税务风险类型,根据类型进行排序,形成管理清单,逐步找出风险原因,并针对性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以切实提升税务风险防控效率和水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智慧化与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应用过程中已取得较高成就。信息技术日趋发展成熟,高职院校在开展税务风险防控工作时,也应融入更多信息技术手段,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结合实际,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化税务风险防控平台,创新税务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为税务风险隐患的精准识别和应对提供良好平台。首先,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研发人员,根据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具体内容、目标及要求,构建功能完善、方便快捷、信息共享的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并将该平台融入高职院校税务风险实际管理工作中,引导税务人员利用平台中的各项信息化功能,开展各项税务管理活动,提升税务风险防控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降低人为失误和出错率。其次,可选择将税务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相对接,实现对高职各项税务数据的快速收集、高效整合与处理,为评估和识别潜藏的税务风险点提供充足的数据参考。此外,将会计核算系统与税务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对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税务管理模式,提高税务申报效率。并加强该平台的安全防护,建立防火墙、身份识别、密钥等功能,防止外来数据侵扰或自身数据泄露,为高职院校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税务防控提供保障。
在现代税收环境下,若想降低高职院校税务风险,提升税务风险防控水平,必须要顺应国家税收制度改革要求,加快适应税收制度改革步伐,结合实际搭建健全、科学、符合实际的税务制度体系,利用制度规范税务管理工作,为防范税务风险打牢基础。第一,相关高职院校应时刻保持与税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搭建信息共享渠道。当国家税务政策变更时,便于及时获取信息,调整内部税务管理制度,保障自身制度体系与国家制度躬行相对应。第二,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借助校园官方网站、校园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教职工、学生的宣传税收法律知识,讲解税务政策,增强师生依法纳税意识,为防范高职院校税务风险奠定良好基础。第三,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税务特点与政策要求,坚持以制度化管理,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要求税务人员在遇到涉税业务问题时,必须要积极研究,并探讨解决方案,严格上报问题及原因,并定期考核税务管理效果,保障制度落到实处。第四,制定税务风险防范制度,聘请税务事务所作为税务顾问,为高职院校内部税务管理人员提供专业性、前瞻性的涉税业务咨询服务,并由税务事务所出具相应审计报告,提升税务风险防控专业化水平。
新形势下,税收政策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强化税务管理的意识,开展税务风险监管活动,并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内部的风险管控和预防机制,为院校稳步运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院校的税务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在税收筹划、税务核算、税务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增加了院校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此,需要院校明确税务管理目标,优化整体的管理框架。并建立与现实需求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顺应国家税收改革的需要,全面落实税务管理工作。同时,引入全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税务管理流程,提升税务监管的效率,落实高水平的税务管理工作,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安全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