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东赫
(吉林大学 长春 130015)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加强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采取多元化方式和手段,为文化传播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而新闻编辑工作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承担着新闻传播的重任,而且还对文化传播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者来说,只有将新闻编辑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才能不断增强新闻信息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将新闻编辑工作的价值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促进我国新闻媒体业和文化传播业的长远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从事新闻工作人员在编辑内容时会注入自己个人因素,容易把自己对新闻认知展示出来,然后用大众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大众。再者很多新闻编辑工作者了解到大众喜欢新闻中的娱乐信息,为了迎合广大群众兴趣,新闻编辑人员会在新闻中增添娱乐相关因素,使得大众更加愿意关注新闻传递的信息。在现代新闻传播中,娱乐元素早就深入到新闻当中。
当今社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传统新闻传播中也加入先进技术,使用先进技术传播的新闻速度加快,不管是纸质新闻还是电子新闻,传播速度明显提高。当代新闻报道方式多样发展,多种渠道报道新闻使得关注新闻人数明显增加,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到新闻。如今新闻传播利用新媒体为传播手段,这种传播好处显而易见,不但加快新闻传播速度,而且让大众通过便捷方式了解新闻所展示的信息。
从本质上来看,所谓文化传播,实际上指的就是能够对国家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而社会文化的传播具有多种渠道和方式,其中就包括新闻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大众价值取向的“向导”,其传播的新闻信息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正是由于新闻传播的正向引导,才能使得社会文化的和谐性不断增强,进一步强化了文化传播对政治、经济发展的服务效能;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载体,在新闻传播当中,包含了许多先进个人及其典型事例,正是由于好人好事的广泛传播,才使得社会风气得以净化,从而优化社会文化体系[1]。比如,在疫情期间,正是因为有了新闻媒体的传播,才使得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张定宇等抗疫功臣被人们所熟知,在他们无私奉献、敢于拼搏精神的鼓励下,人们对于抗击疫情的决心与信心不断增强,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同时也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对丰富社会文化内容、增强社会文化传播效果都是十分有利的。
首先,新闻传播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从社会文化体系的构成来看,其主要是由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部分构成,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口口相传和编撰成册,前者由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随着文化传播载体的演变和创新,也就发展成了如今的新闻传播。在新闻传播的作用下,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留存,其内核精神也在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已经登上国际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进一步拓展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
其次,新闻传播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为社会文化增添了活力。从本质上来看,社会文化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其发展与传播似乎与生活密切相关,又似乎与生活“格格不入”。说它与生活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社会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沉淀;说它与生活“格格不入”,主要是因为社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增强人们的体验实感。而新闻传播则是本着“来自生活、立足生活、回归生活”的原则进行的,在新闻媒体的作用下,社会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不仅强化了社会文化的“生活气息”,而且还为社会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生命力。比如,一提到“航天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航天员,人们普遍认为“航天精神”只适用于航天事业工作者。而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下,人们了解到“航天精神”的本质内涵,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这种载人航天精神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将其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中,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新闻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社会文化的抽象性,使其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从而深化社会大众对社会文化内涵的理解,进一步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新闻媒体作为有效的文化传播载体之一,对于增强社会文化的传播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新闻编辑必须要立足于新闻媒体的文化传播优势,针对先进的社会文化进行筛选,结合不同需求受众的实际特点,为其提供合理的新闻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其精神文化需要[2]。比如,新闻编辑可以从受众的年龄、文化水平等方面入手,根据其兴趣爱好“投其所好”,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从而强化新闻传播对文化传播的服务效能。此外,在选择文化内容时,新闻编辑还需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整合先进性、积极性的文化资源,通过资源重构体现新闻传播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大众的文化体验。比如,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新闻编辑可以融入一些红色文化信息,以此体现出中国特色,并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文化传播效果。
不论是新闻传播,还是文化传播,受众群体都是人民群众。因此,在体现新闻传播文化引领优势的过程当中,新闻编辑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断丰富文化传播形式,促使人们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强化自身的审美情趣,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的良性发展[3]。具体来说,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辑可以借助各种艺术形式丰富文化资源的体现形式,将音乐、美术等艺术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强化人民群众的体验感。与此同时,在传播手段的选择上,新闻编辑还需要立足于受众群体的实际生活,根据其信息需求选择合理的文化供给方式,如手机APP推送、报纸订阅、电视播放等等,促使新闻传播能够切实走进人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推动力。
现阶段,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新闻传播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如何强化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已经成为其体现文化引领优势的重心。鉴于此,广大新闻编辑必须要立足于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作用与优势,将其与新闻传播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为强化文化传播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方面,新闻编辑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社会文化的宣传渠道,通过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社会新闻信息,传播先进社会文化,让更多的受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社会实况,从而走在文化建设的前端。另一方面,新闻编辑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和交流,针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与整合,全面了解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和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对新闻节目进行优化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文化引领优势,最终促进新闻与文化的共同发展[4]。
综上所述,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一方面,文化传播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另一方面,文化传播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确保社会的良性发展。而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广大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新闻传播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价值,切实发挥自身的价值引领和资源开发作用,不断增强新闻传播的整体效果,以便将其文化渗透优势充分体现出来,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