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五层”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反思

2023-03-22 04:11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蜀道难蜀道诗歌

刘 蓓(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五层”阅读教学模式,从识记环节入手,引导学生步入理解与探究阶段,再借助评价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不断创新,实现学以致用,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中的课文《蜀道难》为例,探究“五层”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依托认知阅读,激发探究热情

认知阅读是“五层”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层,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预习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有方向地完成速读。学生只要认真读过课文,一般会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正是初步的思维训练,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后续四个层次打开通道。学生迫切希望提高自身能力寻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在课堂中专心听讲。教师可以适当提问与补充,鼓励学生回答并给予热情洋溢的表扬,使得学生能够提出新问题,带着探究热情参与知识学习,与学生发展规律相契合,让课堂可以层层推进。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布置相应预习任务:(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2)厘清思路;(3)流畅朗读课文。学生会有意识地标注出“噫吁嚱”“扪参”“咨嗟”等词语,同时也发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现三次,好奇重复的作用。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句话出现了三次,是简单的重复吗?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并回答。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课文主旨。学生在该过程中获得阅读潜能激发,实现整体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领略诗歌中的审美情趣。

二、巧用理解阅读,构建知识体系

理解阅读是“五层”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二层,强调阅读的导向性。教师需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内容。为此,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梳理文章思路,从人物、事件、主旨入手,引导学生概括出人物、行为和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理解文章内容,找准关键词和中心句。在第一层中,学生已经可以流畅阅读诗文,教师需要通过问题教学法指导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诗文,从而调整提问的深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知识记忆,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完整、科学的诗歌鉴赏知识体系。在该知识体系中涵盖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诗歌形象,即可以完成人物形象鉴赏、景物描写鉴赏、事物形象鉴赏;诗歌语言,即炼字、炼句,分析语言风格;表达技巧,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思想情感,即山水田园、怀古咏史、边塞征战、赠友送别和羁旅思乡等。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这篇课文时,学生在第一层阅读中对诗文情感有所掌握,之后教师设计如下问题:(1)从“噫吁”“危”“高”中看到蜀道的什么特点?(2)“问君”中的“君”是否真有其人?假设“真有其人”,完成下文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解读诗的方法,完成对诗歌主旨准确掌握,达到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从分析形式结构入手,到探究诗歌主题,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增强。

三、借助探究阅读,增强学习体验

探究阅读是“五层”阅读的第三层,培养学生分析文本语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对文章主旨、特征、结构与表达效果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文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教学要有重点、有突破、有选择,通过合作探究带领学生对文章知识进行梳理,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与规律,习得阅读方法。在探究阅读环节,教师将小组合作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产生新感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这篇课文时,教师基于识记与理解,带领学生深入研究诗歌。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提出小组探究问题:诗歌多次出现“西”字,表明诗人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之间有冲突吗?小组总结:无冲突。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蜀道之难本身就是难以描述的,但作者可以描绘得如此动人。你知道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绘的吗?小组开始继续探讨,教师从旁引导:诗人想传递什么情感?学生换位思考并回答: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事的关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同,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与互动中明晰诗歌主旨,获得探究能力的提高。

四、运用评价阅读,弥补学习盲点

评价阅读是“五层”阅读教学模式的第四层,需要学生发现自身的阅读盲点,寻找阅读规律,做到有效阅读。为了实现有效阅读,学生要保证方法正确和思维对路。为此,教师需要从阅读策略上突破,基于识记、理解与探究环节的教学,采用评价阅读方式,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入手,掌握文本的抒情方式,然后结合使用的修辞手法评价作者描绘类(比喻、夸张、比拟、借代、通感)、结构类(排比、顶针、对偶、反复)、语气类(设问、反问)等的使用效果。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这篇课文时,教师提问: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学生回答:作者分别说了蜀道开辟之难、攀越之难和安居之难。此时,教师鼓励学生探讨“该诗是否还有更深的寓意”,部分学生认为没有,部分学生认为有。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对古诗文而言,历代看法不同,应就诗论诗,不可强加寓意”。学生明白了不要只重视寓意的思考而忽略结合实际,从而找出学习不足,能够认真品读并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获得语文鉴赏与分析等能力的提高。

五、开展创新阅读,发展语文素养

创新阅读是“五层”阅读教学模式的最终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文本知识迁移为自身的语文能力,掌握不同文本的写作手法,既可以用描绘类修辞手法让表达生动形象,又可以使用对偶和排比等结构类修辞,还能够使用语气类修辞手法强化语气或引发思考。同时,注重寓情于景、咏物言志,掌握表达技巧,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为此,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使学生结合写作任务使用相应修辞手法。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写,鼓励学生仿写、续写或者大胆创新。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这篇课文时,教师提问:《蜀道难》是什么体裁的诗?学生结合诗歌结构与内容回答:乐府旧题。教师再问:其中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学生根据阅读与体验回答:夸张、比喻、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教师随之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用自己的语言将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也可以仿写《蜀道难》,灵活运用想象与夸张完成创作,获得创作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五层”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认知阅读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凭借问题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巧用小组合作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依托学习盲点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合理设计作业释放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蜀道难蜀道诗歌
诗歌不除外
蜀道向天开
西当
开心校园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蜀道雄魂
蜀道盘旋着的历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