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创新概念的多维阐释

2023-03-22 03:10刘红玉窦鑫宇
创造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理论科技

◆ 刘红玉 窦鑫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从本质看,创新是现实的人面对新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从事一种前人未曾从事过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从外延看,创新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等形式。只有准确把握好创新概念的丰富内涵,提高各类创新活动的协调耦合度,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效果的最优化。

一、创新的本质

从辞源学考察,在中国“创新”一词出现较早,意为创造新的事物,如《魏书》中的“革弊创新”、《周书》中的“创新改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创新”的释义为:动词词性,意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名词词性,意为“创造性;新意”。在西方,创新(innovation)源自拉丁文(innovate),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事物、改变等含义。从经济学专属概念看,创新源于熊彼特的数学式表达——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创造性组合,并且能够有效嵌入生产体系并推动经济发展。经典作家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角度阐述“创新”,认为:创新本质上是现实的人面对新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从事一种前人未曾从事过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人们扬弃了旧有的一切理论和观念,破除其中不符合客观事物的部分,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新属性、联系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创造各类产品,以满足人类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从而确证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东西方语境中的创新含义,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创造性的”和“教条式的”两种不同形式。为避免“刻舟求剑”的错误,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阐明了具体国情下“创新”的关键在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0世纪末,江泽民指出:“二十一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新世纪初,胡锦涛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

创新具有丰富的外延,涵盖了理论、科技、制度、文化、实践等五个方面。

理论创新是人们通过思维创造出反映客观实际的新原理、新观念、新范畴等,以解放思想,开拓实践新领域。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理论是人类在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基础上,通过理性抽象出的现实本质与规律。首先,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现实下产生的,当社会现实发生变化时,理论随之调整,这种调整便是“创新”。只要人类仍处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中,就必然会不断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来创新理论。其次,人类依靠自身的实践活动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现实,实践活动本身就有其历史性。随着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人类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社会现实,其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变化,旧理论的局限性便随之暴露。因此,只要存在社会实践,就必然会有理论的创新。

科技创新是指自然科学理论的新突破、新发现以及新产品、新方法、新工艺、新发明、新技术等的首次商业性应用。中世纪以前的欧洲科学是神学的婢女。哥白尼掀起天文学革命杀死“上帝”后,自然科学大踏步向前发展,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开始紧密联系,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这些变化,精辟地指出,科学创新与技术发明是由生产决定的,始终受到社会需要的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后,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凸显,在社会实践中迸发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生产力。因此,科技创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在自然科学指导下生产的各类新产品或新工艺技术的首次商业性应用;二是指自然科学理论的创新。前者侧重经济性,强调科学技术为生产生活服务及创造财富;后者侧重知识性,体现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精神,进而为人解放自身提供前提和基础。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制度创新是制度的创建和革新。“制度”一词本身便有“办事规程;行动准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多层次的内涵。马克思指出“这种存在状况(指制度)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而“交往”本身也是在多层次上展开的,因此制度创新是一个具备多维度内涵的概念。从微观层面看,制度创新是指社会中各类组织结构形式的创新。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分散模式”不同,世界各地的人通过企业而纳入到一个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全球化社会中。这决定了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制度创新在微观层面的核心。从中观层面看,制度创新是法律、政策等的创新。从宏观层面看,制度创新就是将所有制、生产关系朝着解放生产力、解放人的方向推动。综合来看,制度创新是在宏观上有人类整体命运视野,在中观上有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意识,在微观上有切实可行的践行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文化创新不仅是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文化内容,还包含了形式、载体、传播手段等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在广义、中义和狭义上使用过“文化”一词,可分别理解为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成果之总和、同物质相对的精神文化、人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由此观之,文化本身从实践中产生,又能对实践的发展方向起到指引作用,为实践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创新,实质上就是为非物质的精神领域注入新活力。文化创新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就是说文化创新不是在随心所欲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要依赖物质世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又不是对过去文化的简单复制或“旧事重提”,而是结合实践需要进行的。19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办社团、刊物、夜校,组织工友会等形式及各类文化生活活动,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创新。党的二十大更是明确,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实践创新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过去的成果,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事物、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方式、方法的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既将各种早已脱离现实实践的旧世界观和方法论予以扬弃,又将新认识和新理论纳入到知识体系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中国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应自觉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实践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在实践创新中寻求理论的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创新的成果。

三、各类创新活动的协同互动

科技创新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推动生产力的革新与进步,生产关系也会随之调整或变革,这个过程便是科技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反过来促进科技创新,立法、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的革新对于科技创新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发科技创新,而落后的制度环境则会阻碍科技创新。理论创新与科技创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理论创新以自然科学创新为基础,自然科学创新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指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创造技术条件,文化创新反过来影响科技创新,印刷术等科技创新是精神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的工具和手段,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营造求真、求善、求美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制度创新包括所有制结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等在内的社会结构创新,为理论和文化的创新提供制度环境;理论和文化的创新也会反作用于制度创新,为其提供思想价值指引的功能。无论是科技、制度、文化,还是理论创新,最终都要落脚到实践上去,一旦脱离了实践,那么创新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充分认识到各类创新活动的协同性,并利用各类创新活动的合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之,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创新”概念并不空泛,而是内涵丰富、外延多样。我们应该予以深刻把握并付诸实践,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生产力理论科技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