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军
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学生日常生活与德育教育紧密联系,让学生具备完整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对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学
如果学生能够做好预习工作,将会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进而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的导学案时,会特别设计一个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完成课前预习,对生命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进入到课堂教学环节后,教师便可以直接从重难点切入,带领学生探究深层次的生命的意义。随后,教师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这样,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化情境。
从学科特性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意味着,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借助熟悉的事物更好地建立起新知识的认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深层次学习目的,教师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创设生活化情境。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与弊端?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融入课堂,实现了教学目标。
2.创设讨论式情境。
深入研读教材便可以发现,当前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无一不是学生现实生活的缩影。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科特性,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目的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文明礼让的相关内容时,围绕“在地铁上到底给不给老人让座”这一议题组织学生展开课堂辩论。他们或是通过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主动参与辩论,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融入生活元素,豐富学习内容
1.借助生活案例,突破学习难点。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教材后引入一些典型案例方便学生理解。必要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寻求案例,并以此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考虑到学生对于“尊重”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教师引用了这样一则学生熟知的案例。2008年9月,杭州图书馆发布消息,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此举引发了部分市民的质疑。有人认为,让乞丐、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面对质疑,图书馆馆长这样回答:“作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观看完这一案例后,教师提问:“你如何评价馆长的回答?你是否有其他看法?”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发言。由此,教师可以顺势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运用生活热点,引导学生分析。
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步趋于成熟,形成了初步的价值观念。对此,教师适当地引入生活案例,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时,教师让学生分别就澳门回归20周年、全国两会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地从国家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思维的启发,在感慨祖国发展变化的同时,培养了爱国意识,更加坚定了自己认真学习、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心。
四、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为了跟紧时代步伐,教师要树立起求变意识,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力求与时代接轨。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时,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结合生活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与图片,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观后感。然后,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养老院进行社会实践,到社会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教师应当秉着与时俱进的理念,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入课堂、结合社会现实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