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高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探析

2023-03-21 09:22王伟芳
黑龙江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高龄

王伟芳,鲁 靖

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是由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导致供血不足出现的间歇性眩晕,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椎动脉周围结构因素变化有关,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平衡感异常、恶心、呕吐并伴有一定程度耳鸣,少数患者可出现视觉障碍,躯干、四肢出现痛温觉障碍或痉挛,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2]。然而,当VBAIV 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产生时,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出的主观感受,其客观体征较少,而脑部CT 或MRI 检查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准确提供VBAIV 诊断依据,因此,增加了其确诊的难度[3-4]。当前,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国内外飞速发展,逐渐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中[5-6],主要通过检测患者脑血管内的血流流速来进行诊断,而VBAIV患者存在明显局部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特征,可对其进行有效甄别,且TCD具有无创性穿透颅骨、操作便捷、重复效应高等优点,能够帮助医师对患者进行长时间且持续的动态观测,并提供血液动力学资料[7]。为了探讨VBAIV诊断的客观依据,本研究探究TCD 在高龄VBAIV 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 例高龄VBAIV 患者作为观察组,男61 例,女39例,年龄60~80 岁,平均年龄(70.23±5.11)岁。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54例,女46 例,年龄55~75 岁,平均年龄(69.13±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诊断标准

VBAIV 的诊断标准[8]:(1)存在反复发作性眩晕。(2)眩晕为视物摇晃感或者自身旋转感。(3)头部或体位改变时,临床症状明显或加剧。(4)多为40 周岁以上发病。(5)起病较迅速,24 h 内可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后可反复性发作。(6)存在一种或多种神经缺血体征或症状。(7)排除小脑、脑干出血或耳源性眩晕等其他主要症状为眩晕的疾病。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VBAIV诊断标准。(2)起病较急,症状满足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3)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在Ⅱ级及以上。(4)排除眩晕之外,还有1种以上脑干病症。(5)年龄≥60岁。(6)对本次研究有一定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2)存在真性球麻痹或脑出血。(3)眼源性及耳源性眩晕。(4)血压收缩压高于18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高于120 mmHg。(5)存在精神性疾病。

1.4 仪器

采用德国DWL 公司生产的TCD-L248 型超声诊断仪,使用2 MHz的探测路内血管脉冲探头。

1.5 方法

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取坐位、侧卧或俯卧位,将探头放入颞窗和枕孔,经枕孔持续监测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由颞窗持续监测两侧椎动脉血流情况,分别得出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血流峰速度等指标,同时观测频谱形态、监听音频,并打印出彩色频谱记录。

1.6 观察指标

(1)血流峰速度:记录比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VBAIV患者LVA、RVA及BA的血流峰速度变化。(2)TCD诊断结果分析。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峰速度情况

观察组LVA、RVA、BA 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峰速度情况(±s) cm/s

表1 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峰速度情况(±s) cm/s

组别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t值P值LVA 29.36±6.11 43.38±10.04 11.929<0.001 RVA 30.88±8.79 43.26±6.29 11.454<0.001 BA 35.13±10.98 49.87±13.25 8.566<0.001

2.2 受检者TCD诊断情况分析

200 例受检者中,真阳性87 例,真阴性100 例,假阴性13 例;TCD 诊断高龄VBAIV 的灵敏度为87.00%,特异度为100.00%,漏诊率为13.00%,准确度为93.50%,阴性预测值为88.50%,阳性预测值为100.00%,见表2。

表2 受检者TCD诊断情况分析 例

3 讨论

VBAIV是临床常见病症,在中老年群体中有较高发病率,糖尿病、颈椎病等基础疾病可增大患病风险,患者疾病发作时,主观感觉症状明显,客观体征较少,准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9]。患者常表现为平衡功能异常、眩晕感等,多数患者可伴随耳鸣症状。VBAIV特征性症状有患者仰头或者转头时下肢忽然无力而跌倒,但意识清醒,因此可以迅速自行站起,这主要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的缺血所导致的。VBAIV 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全面性的遗忘症,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丧失的现象,并持续数分钟,同时伴有时间、地点的定向障碍,但患者交流、书写等能力正常,主要是由于患者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枕叶内侧及海马。患者还可能出现视觉障碍,主要是由于患者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累及枕叶视皮质。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眼球震颤、面部同侧及躯干对侧痛温觉丧失症状,主要与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有关。小脑上动脉缺血时,可引起患者对侧分离性感觉缺失,对患者躯干、四肢及面部造成影响。椎动脉缺血时,可表现为明显对侧肢体及同侧舌无力情况。因此,VBAIV患者发病主要是由于头部或颈部前屈、后伸或者旋转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具有较为广泛的血供范围,供应了人们大脑半球后40%的区域的血液,因此,当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缺血性障碍的时候,患者血供区域的脑组织功能降低,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0-11]。有研究[12-13]表明,TCD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提高了VBAIV的确诊率,通过观察患者的脑底动脉血管的血液流速,来判断脑血管的病变与否,且其无创性的优点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给出正确的诊断信息,因此,广泛被患者和医师所青睐[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A、RVA、BA 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减慢,200例受检者中,真阳性87例,真阴性100 例,假阴性13 例,TCD 诊断高龄VBAIV 的灵敏度为87.00%,特异度为100.00%,漏诊率为13.00%,准确度为93.50%,阴性预测值为88.50%,阳性预测值为100.00%,说明TCD 对高龄VBAIV 患者的诊断效能好,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血流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分析其原因在于,VBAIV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在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及横突孔狭窄等状况下,造成椎动脉椎间段受压产生扭曲,进而引起动脉血流速度继发性变化,而TCD恰可有效检测血流峰速度,达到准确诊断VBAIV的目的。TCD检测结果若显示患者的血流速度异常升高,则表明患者的脑血管发生了狭窄或者痉挛等症状[15],TCD检测结果若显示血流速度减慢,则表明患者的脑供血不足[16],可由粥样硬化斑块沉着、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及内膜粗糙等因素引起[17]。同一例患者能够出现一种异常现象或同时出现多种异常现象,随着患者的症状加重,检测出的异常现象更加显著[18-19]。因此,TCD检测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减慢、升高,杂音、涡流及音频信号的消失,其中,血液流速的减慢和加快是TCD结果的主要参考参数[20-21]。加之TCD能够准确地探及患者每一条血管的血供情况以及功能状态,存在较强定位性[22-23],因此诊断效能好。同时,其具有价格低廉、灵敏度好、无创性等优点[24-25],有较好的临床诊断VBAIV应用价值。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受检患者样本量较少,TCD对于椎动脉颈段和开口处检测尚有不足,无法准确检测该处血流情况,可能需与颈部血管超声、CTA等检测方法相结合,弥补缺陷,后续仍需开展更为全面的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探明TCD 技术在VBAIV 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TCD观测结果能够有效反映高龄VBAIV患者的血流变化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判断依据。

猜你喜欢
椎动脉基底高龄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