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防疫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3-03-21 19:29:04刚,李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养殖场防疫疫苗

李 刚,李 冰

1.东丰县小四平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东丰 136305;2.东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东丰 136300

目前,牛养殖规模的扩大趋势显著,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其发病率也明显增长,严重影响到了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应积极开展防疫工作,将防疫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在牛养殖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牛各类疾病比较常见,这已经成为了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之一。所以为了实现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牛防疫工作重点高度明确化,将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来,然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进一步增强牛防疫工作水平,从而为牛养殖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 牛疫病流行的特点

第一,侧重于呼吸道感染,混合感染愈发常见。目前,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牛生长过程中,呼吸道疾病比较常见,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不仅会造成交叉感染的发生,而且诱发其他疾病也经常发生,通过诊断可知,多病原是混合感染的重要原因。

第二,人畜共患病。在有些病原体中,人群与动物的共同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根据疫病监测可知,人畜共患病主要体现在布鲁氏菌病、结核杆菌病等方面,这对于养殖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此,务必要予以高度重视。

第三,口蹄疫有着较强的防控难度。在口蹄疫病毒不断演变过程中,其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针对于以往疫苗,对现有疾病的作用甚微,尤其在防控疾病方面,其实施的难度性较高。

第四,外寄生虫感染情况。现阶段,舍饲拴养的养殖方式,在规模化牛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冬季,牛舍的保温措施很难确保空气流通的有效性。而且在牛群中,疥癣病等寄生虫疾病经常发生,对该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传染迅猛,且不易根除。

2 牛防疫存在问题

2.1 养殖场不符合动物免疫条件

目前,在养殖场场地选择、布置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点和空白点。针对于养殖场建设,比较接近于人类生活的区域,而且与相关主干道的距离也比较近。同时,场区、生产区消毒设备设施的合理性不足,生产区的污染道和清洁道尚未进行准确区分。除此之外,对于小型养殖场防疫设备,其配备明显不足,再加上兽医室、单独的隔离室尚未积极构建,很难促进牛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养殖人员缺少先进的防疫观念和技能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涉农惠农政策,投入的资金量较多,以此来助力于建设,一些投资者对养殖业的认知水平较低,但是出自于项目补贴资金的角度,出现了盲目建设养殖场的行为。在疫病风险认知水平较低的影响下,难以有效落实牛的饲养、下崽、产奶等环节,再加上日常防范措施的合理性不足,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出现,而且其后果不堪设想。

2.3 牛养殖卫生防疫制度较不完善

在牛养殖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免疫程序与科学性、合理性要求并不相符,也没有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部分养殖户出自于担心检疫的角度,没有积极配合检疫,甚至出现逃避现象,进而很难有效落实疾病的检疫净化工作。同时,消毒制度较不完善,在一些养殖场日常管理中,尚未严格规范消毒次数、消毒方式等。除此之外,在一些养殖场内,乱排污水、随便丢弃等现象比较常见,从而引发交叉污染现象,同时进一步增大疫情的暴发范围与面积。

2.4 疫苗接种存在问题

为了确保牛养殖场防疫工作保质保量地进行,应提前预防牛养殖疫病工作,对于养殖人员来说,应对疫苗接种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中,一些牛养殖场对于当前经济效益过于关注,在疫苗采购方面,过于注重成本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很难确保采购疫苗的合格性。同时,部分养殖人员缺少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防疫经验也较不完善,使得后续养殖的问题频繁发生。基于此,不仅会威胁到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影响到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3 牛防疫的解决对策

3.1 科学构建养殖场防疫条件

在选择奶牛养殖场地时,应与人类聚居区或主干道保持适当的距离,最大程度地规避人畜交叉污染问题。其中,在生产区和各栋宿舍的入口处,应积极设置足够宽的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并且在生产区入口,应合理设置消毒更衣室。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生产区域的清洁道路和污染道路应满足独立化设置原则。此外,在场区内,应加强消毒设备的合理配备,做好相关疫苗的冷藏工作,加强无公害处理及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切忌随意排放现象的出现。

3.2 提高牛养殖人员的防疫观念和技能

对于牛养殖人员来说,应注重防疫观念和技能的提升,给予牛养殖防疫工作的开展强有力的人力扶持。就目前而言,部分农民主要以小户养殖为主,其知识水平比较低,在养殖过程中,缺少对牛养殖防疫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应注重养殖户防疫观念的积极转变,积极开展养殖防疫培训工作,为提升人员的防疫工作认知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牛养殖技能培训方面,应对牛疾病防治知识进行不断强化,紧密协作与沟通兽医人员,高度掌握牛养殖的实际情况,从而通过具体实践将兽医人员的防治水平提升上来。

3.3 完善养殖防疫卫生制度

在制定防疫程序时,应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借助专门的培训传达,给予养殖场日常防疫流程正确的指导。加强养殖场无公害处理,对生产用水、奶牛排泄物等进行合理处理,避免肆意传播病菌。基于养殖人员角度,应大力执行消毒制度和工作,做好养殖区的消毒工作。其中,在养殖场内,应加强奖励和惩罚措施的制定,基于物质和精神角度,如果养殖场表现良好,相关主管部门应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反之,应第一时间开展相应的整改工作,制定出完善、可行的整改措施,并给予适度惩罚。

与此同时,面对疫情的出现,应加大疫情的控制力度,给予疾病扩散有效的预防。首先,应严格检查所有的牛,将患病牛挖掘出来,并及时给予隔离,以免对其它动物造成影响。其次,及时消毒病牛的牛舍及相关器具。在发现牛感染疾病后,应迅速隔离感染的区域,同时向上级部门进行反馈,深埋牛的尸体,并进行消毒。最后,在牛接种疫苗方面,应对牛场予以不断净化,进一步完善防疫体系建设。

3.4 加大执法力度

基于政府视角,应大力投资牛防疫工作,对于合作社养殖人员,要想确保日常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应注重各项资金的扶持,加强一系列防疫体系的制定,稳步推进养殖农民合作社工作,并确保防疫工作的准确落地。同时,应对防疫监督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化,将实事求是原则贯彻落实下去,积极引导养殖户、养殖合作社,激发出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有效监管其他养殖户的防疫工作。此外,面对防疫工作不作为现象的发生,应第一时间进行举报,切忌不合格肉类产品在市场中流入。

3.5 注重疫苗接种

首先,选择优良牛品种。借助优良牛养殖品种的合理选择,可以使各类疾病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在牛养殖过程中,良好的牛品种也是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之一。在选择优良牛品种时,既要从本地区出发,也要对地域、气候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如高原地区,因为风沙较大,应对呼吸系统良好的种牛加以优先选择。而对于北方地区,在气候寒冷的影响下,牛品种的选择应符合耐寒性要求。

其次,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在这一方面,应对《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分析,对疫苗接种制度执行到位,满足适时、适地性要求,为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便捷。同时,对于养殖人员来讲,对于特殊时期的牛,如处于亚健康、孕期等,应对接种工作进行严格落实,将不同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在牛进行疫苗接种后,应对其接种反应予以密切关注,详细备案。

3.6 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养殖场管理人员来说,要想促进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加强完善的饲养管理机制的构建,严格约束员工的饲养行为,引导员工将饲养规定贯彻落实下去,尤其在饲料的采购、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将防控力度提升上来,构建良好的养殖工作发展环境。总而言之,借助科学的饲养管理,有助于牛的发育生长,并使饲料利用率得以提升,有效降低发病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顺利取得。

猜你喜欢
养殖场防疫疫苗
“豪华防疫包”
环球时报(2022-05-20)2022-05-20 13:05:53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 01:14:08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防疫、复工当“三员”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0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14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家教世界(2020年10期)2020-06-01 11:49:26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家教世界(2020年7期)2020-04-24 10:57:58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