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瑜
(广州市花都区融媒体中心,广东 广州 5108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获取资讯的渠道已经时刻掌握在手上(手机),电视的传播效果大大削弱了。与原来固有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方式相比,建立在新媒体平台基础上的新闻资讯更能得到实时性的广泛传播,大大促进了受众的参与体验,有效弥补了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不足。电视新闻行业要突破自身的不足,达到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要依靠现阶段新媒体平台的推动。只有切实转变传统的发展思维方式,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才能促进自身价值实现最大化。
很长时间以来,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在各大媒体占据了主导性地位,电视新闻信息资源传播渠道能获得大范围的受众认可,并且表现为公信力显著的实践优势。但是近几年以来,新媒体已经贯穿渗透在广大受众的日常生活领域,进而转变了受众对于网络资源的获取渠道与方式[1]。新媒体关键的优势体现在交互性以及实时性,有力支撑了受众自主参与到信息生产以及信息共享传播的各个环节过程中,确保对于实时性的电视新闻节目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交互传播。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具有各自优势特征的两种类型媒体应当达到紧密的相互融合发展。
电视新闻的产业发展过程应当充分依靠于媒体资源共享的创新技术手段,电视新闻的产业平稳发展不能缺少网络背景下的新媒体支撑。融合电视新闻的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以及网络新媒体的互动传播方式,上述措施能够确保达到电视新闻的行业资源高效利用目标,有效防止了电视新闻的信息传输风险。电视新闻的媒体受众对于被动式的信息接收模式进行了合理的转变,突破了电视新闻在信息传播中的空间与时间约束。因此,从总体角度来讲,融合电视新闻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举措具有降低信息传播成本、提升信息传播共享效率、推动电视新闻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例如,新媒体的传播网络信息平台允许了各个媒体终端的信息发布者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展现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实施主体创新。针对于电视新闻的采编与传播实践工作而言,电视新闻的传播实施主体在当前时期的新媒体环境中已经实现明显的调整,体现在多元化的新闻传播网络终端。电视新闻传播的技术人员对于动态发展的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应当进行实时性的了解,保证了新闻传播主体能够做到快速适应当前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因此就会要求新闻传播的具体实施人员具备优良的新媒体平台实践运用素养。对于电视新闻的媒体传播单一渠道而言,电视新闻的信息采集与信息归纳汇总过程主要依赖于单一传播载体,导致出现狭窄的新闻传播途径[2]。
目前建立在新媒体技术平台支撑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内容将会呈现信息规模庞大以及新闻来源复杂的发展趋向,电视新闻传播的工作实施负担将会变得更为显著,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会更高。
新媒体对现阶段电视产业达到健康发展目标应当进行必要的推动和影响,但是目前现有的媒体全面融合进程仍然趋于缓慢,其根源主要体现在各种媒体实现融合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欠缺基础性的资源保障以及规范制度支撑[3]。现阶段电视机构对媒体的动态发展统一规范的实践目标和创新思路理念,进而阻碍了电视新闻的信息资源实现更广范围的互动共享。因此,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当牢固树立科学思维理念。而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也应当具备良好传播实践水平,对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应当进行严格的筛选提炼,运用专业知识储备来应对大规模的新媒体数据。只有电视新闻数据信息得到完整的采集,才能有效提升针对电视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渠道监管成效性[4]。
电视机构对信息化的实践业务人才忽视了广泛的引进培养,导致现有技术人才普遍缺失优良的新媒体实践运用能力。对于节目播出的设计形式往往存在单一化的局限,很难保证电视媒体受众对不同层面需求都得到满足。电视新闻的媒体节目创新设计实践思路比较匮乏,不仅产生了电视媒体平台的物质资源浪费,同时也阻碍了交互性的电视信息传播模式形成。电视技术人员针对制作与传播电视节目以及采集受众反馈信息的关键环节过程未能给予重视,无法保证电视新闻的节目传播最大化效果得到完整体现。
媒体融合的创新转型过程必须要建立在物质资源作为保障的前提下,电视机构针对于媒体融合中的物质保障基础应当进行全面的巩固。但是目前现有的媒体融合物质基础设施存在缺失的弊端,电视部门普遍存在物质基础资源的匮乏情形。对于新媒体的电视节目共享传播系统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构建,导致媒体传播电视节目数据信息的保障平台长期缺失,不利于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之间实现有序的深度融合效果。电视新闻的传媒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的匮乏,那么就会阻碍电视新闻的传播互动性与共享性实现优化。例如目前各大电视台都开设有APP 和微信公众号,但这些新媒体平台往往注重推文、小视频等形式的推介,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正常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全面推广。
物质基础资源在电视新闻的媒体传播中应当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撑,电视新闻媒体的现有物质保障资源存在盲目的配置使用弊端[5]。缺少合理科学方案作为必要支撑的电视新闻机构部门就会长期表现为资源获取方式的匮乏性,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颖性元素长期缺失。目前在各种媒体实现深层次衔接融合的具体实践中,电视新闻的媒体传播技术资源仍然表现出缺乏的现状,电视机构对于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信息技术共享传播平台没有实现最大限度的创新利用,无法实现全方位的数据信息互动效果[6]。
电视新闻的传统媒体传播渠道在当前环境下已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优化和创新,但是电视新闻的传播方法与技术途径并未达到良好的创新发展需求,因此普遍存在信息资源传播中的技术匮乏缺陷。电视新闻部门对于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没有实现全方位的科学优化配置,导致存在物质资源的供给匮乏。电视新闻的节目播出设计方式存在单一的表现形式,缺少内部结构合理完善的电视新闻节目很难对于广大受众产生非常强烈的互动吸引效应。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受众互动的技术支撑体系没有进行构建,忽视了采集与接收电视新闻的受众反馈建议[7]。
电视新闻的节目前期制作与生产过程往往没有建立在受众建议作为保障的基础之上,那么电视新闻的节目来源就会存在狭隘的弊端。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采编人员往往倾向于采集固定范围内的新闻数据资料,导致电视新闻的节目表现方式存在僵化的实践缺陷。电视新闻部门的新闻采编人员、节目制作人员与广大媒体受众没有展开更加紧密的相互交流探讨,因此忽视了对于“接地气”的电视节目数据资源渗透融入,无法保证达到电视新闻节目的最佳传播技术效果目标[8]。
新媒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创新转变实践过程应当建立在信息互动共享的保障前提下,确保对于新媒体的信息互动机制进行合理的完善优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单一传播途径亟待得到整改,确保将互动性与时效性等因素融入贯穿在媒体平台的相互融合实践领域。具体而言,目前针对于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应当体现在如下的完善保障措施:
电视新闻资讯节目以及其他类型节目都应当呈现更加新颖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那么决定了广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亟待实现实践思路转型。在此前提下,电视新闻的媒体全面融合与媒体转型过程应当建立在优化现有思维方式的支撑基础上,确保构建电视新闻节目的多元化传播技术渠道。
例如,现阶段的电视机构更加关注于构建APP、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官方账号、快手终端以及微博平台的信息交互传播体系,旨在促进推动电视新闻的新闻资讯内容达到实时性的传播实践效果[9]。新闻传播技术人员对于整合各个来源渠道的新闻资料信息应当正确运用融媒体的自动化处理技术,完整采集来自于多个不同渠道的电视新闻新闻信息。
由此可见,促进媒体融合的创新思维方法应当突破既定的狭隘思路约束,进而探寻更加多元化以及综合性的全新传播路径模式。电视新闻的新闻节目制作人员、新闻采写与编辑业务人员都要具备更加新颖的实践思维方式,切实保证电视新闻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实践过程能够具备良好的互动共享特征。技术人员目前应当能够正确运用电视新闻新闻的融媒体交互传播载体,拓宽电视新闻新闻的传播实现途径。现阶段的重要技术整改思路应当集中体现在促进新闻传播的网络媒体实践运用能力优化。电视新闻应当能够充分展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感,运用新颖灵活的电视新闻新闻信息传播内容来增强针对广大电视媒体受众的吸引力。
近几年,深度融合的思维方式理念正在普遍融入于电视新闻的媒体创新转型领域,充分展现了不同媒体达到深度融合的作用。为了促进现有的媒体平台资源得到科学的优化配置,那么现阶段的重要保障支撑技术应当落实于优化平台传播模式,突破叠加各种传媒平台的滞后思路。电视新闻传播应当具备独立的信息鉴别意识,防止在电视新闻中融入不良的负面传播因素。电视机构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亲和力,运用现有的网络媒体途径来交流沟通广大的媒体终端信息接收人员。
例如,对于“新春走基层”的电视新闻传播信息应当运用融媒体的传播媒介平台来进行完整的展示,从而弘扬了主流的价值理念,展现出社会基层广大百姓的积极向上良好精神风貌。电视新闻媒体应当能够成为全面共享优质数据信息资源的重要媒介,进而有效推动了当前时期环境下的新媒体融合。
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媒体平台资源应当进行科学的优化配置,充分结合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媒体资源互动共享方式来促进现有的平台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共享。因此在目前的实践工作中,深入推动电视新闻的媒体资源实现全面整合应当体现在创新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表现形式,确保紧密结合新闻媒体传播信息资源的目标。电视新闻技术人员本身需要具备更加优良的实践业务能力,通过创新与转变各种媒体融合的思路理念来突显电视新闻的媒体传播独特实践优势。
从目前的媒体全面融合实施状况来看,电视新闻的传统媒体仍然展现出网络新媒体无法彻底替代的资源传播优势。这是由于电视新闻媒体长期占据了主导性的新闻信息传播实践地位,并且能够赢得媒体受众的信赖认同。因此,融合新媒体与电视新闻的传统媒体应当能够突显媒体特有的技术资源传播优势,避免运用片面化的实践思维方式来实现媒体叠加整合。
例如,现阶段的快手以及抖音等网络信息的传播媒介终端能够运用于全面传播电视新闻的信息,保证了媒体受众能够实时关注电视新闻的信息内容。现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应当能够达到更加新颖的信息传播效果,确保结合智能化的交互技术手段来创造新颖的新闻传播表现形式,从而展现了动态化的电视新闻媒体交互传播空间。
电视新闻的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正确采纳运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等专业技术方法,确保运用正确的实践工作思路来整合现有的电视新闻传播资源。电视机构与当地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机构应当强化深层次的互动协作,通过实施全方位的人才培育举措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效应,节约电视新闻的媒体传播成本。相关业务负责人应当能够准确把握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确保运用宏观的思维导向来启发广大受众。电视新闻的情感内涵不应停滞于传统层面,而是能够透过新闻信息数据的表面来挖掘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因素,从而展现出新时代电视新闻的魅力。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的行业创新发展实践过程应当紧密结合新媒体的重要推动支撑因素,旨在促进电视新闻的产业健康转型。近十年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技术支撑平台正在显示出信息资源的互动传播优势,并且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资源进行了科学的优化配置。在此前提下,对于促进新媒体以及电视新闻的融合发展应当致力于转变滞后思维,构建多元化的新闻信息互动与参与渠道,只有科学合理地共建共享,才能达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