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搬运,将其转变成公共资源的活动。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如果让其直接进入地下,会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通过垃圾分类分离出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能够减少无用垃圾数量60%以上。
据统计,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如: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质量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此外,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用于制造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可以说,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市每年就可增加11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及时对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我们的生活垃圾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和废织物五大类。废玻璃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暖瓶等(镜子是其他垃圾/干垃圾)。废金属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废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快递包装纸是其他垃圾/干垃圾)、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废纸张包括报纸、杂志、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废织物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2.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废弃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这些垃圾一般需单独回收,按照正确的方法安全处理。
4.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是指通过分离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后剩余下来的一种垃圾种类,主要是指危害性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垃圾。这类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卫生分解等方法处理,部分还可以使用生物分解的方法处理。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动物排泄物、一次性用品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1.侵占地表。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人与动物的生存空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大量垃圾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这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更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污染环境。固体废物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和水源,并最终对各种生物包括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3.传播疾病。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
4.污染土壤和水体。垃圾渗出液会改变土壤成分和结构,有毒垃圾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垃圾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使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大大下降;垃圾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有毒的重金属等,在雨水的作用下,它们被带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5.污染大气。细小固体废物会随风飞扬,加重大气污染。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臭气熏天,老鼠成灾,蚊蝇滋生,有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向大气释放,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100多种,其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
6.火灾隐患。垃圾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等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对空气的污染,减少垃圾对土地的侵占,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还可增强民众的价值观念,帮助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素养。
垃圾分类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转的基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负荷,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量。因此,垃圾分类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
只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回收及处理等配套系统才能更高效地运转。垃圾分类处理关系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再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装袋,密闭投放。塑料材质的瓶子应捏扁后放入垃圾箱。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