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剪纸实物见于南北朝时期,但利用玲珑剔透的薄形材料剪刻镂花,则早在纸发明之前就已盛行。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仅剪纸艺术风格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剪纸作品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北方的剪纸作品大多纯朴浑厚、粗犷豪放、简洁明快;南方的剪纸作品则多构思精巧、细致清秀、富丽多彩;少数民族的剪纸作品更富有想象力,图案性强,装饰趣味浓厚,具有突出的民族风情。
剪纸所用的纸张有以下三种:一是普通的单色纸或蜡光纸等,如毛边纸;二是剪刻后宜于点色及加工用的白宣纸和连史纸等;三是用作套色的金箔纸和银箔纸等。
剪纸作品主要通过剪和刻完成,剪的工具主要是剪刀,刻的工具为刻刀。此外还有磨石、刻盘和粉袋等辅助工具。
剪刀:日常用的普通剪刀即可,要求锋利、合口,刀锋要尖锐。一般需备大小不同的几种型号。大的剪刀用来剪外部轮廓和主干,小的剪刀则负责处理细微之处。
刻刀:主要有斜口刀、圆口刀、尖刀等,通常也需有大小不同的型号。小刻刀使用较多;斜口刀主要用于刻直线和曲线,圆口刀用于刻圆孔和细微的弧线。
磨石:磨刀用的工具,石质一般分粗、细两种,以油石为佳。刻刀通常要边刻边磨。磨刀时宜先用粗石磨再用细石磨,注意要使两面刀锋一样锋利。
刻盘:也称蜡盘或油盘,是刻纸时垫在下面便于行刀用的托盘。刻盘是用木板做成的长、宽各约20厘米,深约3厘米的木盒,四周要平。将白蜡和橡皮泥或香灰和牛油等原料置于其内,加热调匀后融合在一起,软硬度以手指按压不出现明显的指印为宜。刻盘也可用厚纸板或松软的木板代替,但这类刻盘不宜反复使用。
粉袋:内装滑石粉、菱粉或山芋粉的细布袋。刻纸前,将粉扑在刻盘上,以免刻时纸与刻盘粘连。
1.起稿。剪纸作品的成品效果与画稿关系很大,剪纸作品要求主题要明确、突出,形象要概括、简练,画面、构图要图案化,线条要规整流畅,讲求虚实对比。这些都需要设计好画样,做到成竹在胸。民间常用折叠法剪纸,依靠掌握好各种图案纹样的折叠方法进行剪刻,多用于对称的和连续的图案剪纸。
2.剪刻。剪刻是剪纸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剪纸,主要靠艺人使用剪刀的熟练技巧。剪的线条不论方圆、曲直、粗细都要注意整齐、均匀、流畅、挺拔,力求用剪出神。剪纸时一般要“顺剪”,即沿着画面的轮廓由外到里、由里到外地剪,剪完一圈就可完成。尽量减少或避免“挖剪”,即在画面中空掏挖,这样可使剪纸纹样更加连贯。有些剪纸采用较多挖剪的手法,剪出有特色的如“锯齿”“月牙”等纹样,也颇具风格。
刻纸的顺序要从里向外,最后清理外围轮廓。要先刻掉小的空隙,留下大的块,以支撑全画面,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刻纸拿刀不宜
满把握刀,而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刀柄,靠手腕的力量递送刻刀。握刀时,用力要巧和准。巧,就是要使巧劲,不要用死力,线条刻得流畅、均匀、整齐;准,就是用力要得当、准确,既要避免用力过大将线条刻断刻坏,又要防止因用力不足,使叠刻的纸上离下连。刻纸的运刀很关键,有两点需注意:一是下刀时刀背要直,收刀时刀锋要直,因为它们都在线条的折转处。二是行刀要正,不可偏斜,行刀既可刀锋朝下,一刀刀地“切”,又可刀锋向上,一刀刀地“推”。但不能图快用刀“划”,因为“划”不易将线条刻通,而且容易走刀,使画面受损。
3.修整和粘贴。修整和粘贴是剪纸制作的后期处理工序。剪纸的修整主要是对成品加以更细微的加工,使之更加精美。如局部走刀或漏剪,毛边或连角,线条不均或僵硬都要再进行修改,个别还可重新改换纹样图案,加以再创作。粘贴则是将剪纸贴在整张白纸(或彩纸)上加以衬托,如彩色剪纸可用白纸作衬托,黑色剪纸可用红、蓝、黄、绿、白色纸作衬托,白色剪纸可用黑、红、紫等深色纸作衬托,以增强剪纸的艺术效果,且便于保存。
4.复制。剪纸的复制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熏样,二是拓样。熏样是把剪纸样贴在白纸上,用水将其喷湿,再放在油灯上用烟熏,注意不要靠火苗太近,以免烧焦,熏后将底样揭去,在白纸上即形成黑地白纹的剪纸。在民间,广大群众常用此法复制剪纸样。拓样是将毛边纸盖在剪样上,放在平整的底板(木板)上,然后用石蜡加热与松烟混合而成的特制黑蜡,在上面用力拓磨,拓后成为黑色的剪纸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剪纸艺术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适应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进行商品化、趣味化的提升。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担负起民俗文化复兴的使命,让剪纸文化生机盎然、大放光彩、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