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彦峰,彭士明,蒋科技,杨立国,王孝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
尖吻棘鳞鱼(Sargocentron spiniferum)又称尖吻金鳞鱼、金鳞鱼,隶属于辐鳍鱼纲、金眼鲷目、金鳞鱼科、棘鳞鱼属,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我国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等。头部与身体呈红色,鳞片边缘呈银白色,背鳍的硬棘部鳍膜呈深红色,余鳍呈橘黄色,眼后方的前鳃盖骨上有一个垂直的长方形深红色斑块,属于国内外名贵观赏鱼。
亲鱼要挑选体长25 厘米以上、体表无伤、健康无病的个体。挑选好的野生尖吻棘鳞鱼亲鱼用活水车运输至试验基地后,用硫酸铜1 毫克/升的淡水浸泡1~2 分钟,再放入驯养池。亲鱼驯养所用海水经暗沉淀、沙滤池过滤后入池。驯养池选择直径5 米、中间排污、水深1.2~1.5 米的圆形水泥池,加装1 台80 瓦水泵,提高水流转动速度,水泥池水位维持在1米左右。亲鱼放入驯养池的当天,用氟苯尼考10毫克/升杀菌。药物处理时间为6小时,其间不换水,处理之后换水100%,之后进行流水驯养,水流量50~80升/分。
驯养饵料主要包括鲜活虾、鱿鱼、蛏子肉、鱼宝颗粒饲料。
野生尖吻棘鳞鱼在天然海区以甲壳动物或小鱼为食,属于肉食性鱼。亲鱼驯养时利用这一摄食特性,首先在驯养池中投喂活虾、剪成小块的鱿鱼及蛏子肉,使其能够先摄食生存,并观察亲鱼偏向摄食何种饵料,然后逐渐减少厌食的饵料,增多偏好的饵料,并少量添加鱼宝颗粒饲料(粒径0.4~0.5 厘米),直至完全过渡至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以提高驯化成活率。尖吻棘鳞鱼驯养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刚入池的野生亲鱼当天及第2天不投喂饵料,让其先适应驯养环境,入池第2天在驯养池中加氟苯尼考粉20 毫克/升,杀菌约6 小时以后换水100%,再流水,流速50~80升/分。
第二阶段:动物性饵料(活虾、小块鱿鱼、蛏子肉)投喂,观察亲鱼摄食情况。投喂采取少量多次,确定亲鱼偏食哪种饵料后,以亲鱼偏爱食用的饵料为主,每天投喂2 次,早上、中午各1 次,饱食投喂。经观察,亲鱼偏向摄食活虾及小块鱿鱼。
第三阶段:混合(活虾和鱼宝颗粒饲料)投喂,在第二阶段基础之上,优选活虾和颗粒饲料进行混合投喂。颗粒饲料投喂前加少许淡水,使饲料软化。每天投喂时,先投喂鱼宝颗粒饲料,待亲鱼不摄食颗粒饲料后,再投喂活虾,直至亲鱼不再摄食。鲜虾与鱼宝颗粒饲料每天的投喂比例按虾肉占总量的90%、70%、50%、30%、10%、0 递减投喂。投喂量以亲鱼吃完为止。待亲鱼全部驯化为摄食颗粒饲料后,早上、中午各投喂1次。
野生尖吻棘鳞鱼营养强化采取饲料中添加强化剂的方式进行。亲鱼强化饵料配方为:鱼宝饲料为基础料,占总量的70%,加新鲜虾肉15%、大豆卵磷脂5%、裂壶藻粉3%、维生素E 2%、维生素C 2%、鱼肝油3%。饲料中的新鲜虾肉、大豆卵磷脂、列壸藻粉和鱼肝油等富含EPA 和DHA,保证野生尖吻棘鳞鱼性腺发育所需的物质,促使性腺发育;维生素C具有抗应激作用,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保护性腺发育过程中免受氧化损伤。早上、中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以亲鱼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
亲鱼驯养及营养强化期间的水质盐度25~32、温度25~29℃、pH 7.2~8.5、溶氧>5毫克/升,流水饲养,水流量50~80升/分。每天定时投喂,并观察亲鱼的摄食及健康状况,如有亲鱼摄食不正常或活力不足,要及时捞出镜检,查看是否患病。
亲鱼培育期间病害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养殖方式,严格执行我国渔用药物的使用标准。预防肠炎、表皮溃烂的药物为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杀寄生虫药物为硫酸铜。预防疾病采用药浴和药饵相结合的方式。
针对野生尖吻棘鳞鱼自然习性,选择适宜的饵料,再通过不同饵料混合投喂、逐渐过渡的方式,使野生尖吻棘鳞鱼完全适应人工养殖环境下的饵料需求。在基础饵料中加入多种营养物质,有效促进了野生尖吻棘鳞鱼性腺的发育,同时性腺指数、卵粒直径及绝对怀卵量也得到了提高。
尖吻棘鳞鱼作为海水观赏鱼中的高价值品种,其人工驯养、营养强化、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保护野生资源,增加水族观赏品种,也为深远海养殖提供了新品种。亲鱼通过摄食饵料满足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对生殖过程中的性腺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能源。亲鱼的营养强化对提高其生殖性能、卵子质量和仔稚鱼生长与存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适宜的人工驯养方式及合理的营养强化配方,不但有助于提高野生亲鱼的驯养成活率,而且提高了亲鱼的性腺发育质量,为后期获得大量优质的受精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