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玲
(河南省兰考县水利局,河南 兰考 475300)
水土保持工程在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开展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工作,可以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三分建、七分管”,从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监管、运行等方面加强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切实减少和防治工程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937.77 hm2,其中耕地面积646.28 hm2,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耕地、园地、林地、村庄、沟渠等。小流域内耕地面积较为集中,水土流失严重且集中连片。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水土流失形式以沟蚀和面蚀为主,侵蚀强度以轻度侵蚀为主,项目区内水土流失面积6.80 km2,占总面积的72.50%,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 210 t/km2·a。
兰考县水利局结合小流域内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水土流失分布情况,根据“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先易后难”的选择原则,结合水土保持项目区选取及建设经验,以实施区为单元,以农田为载体,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农田防护林、水保林和沟道整治工程,按照“近村、近水、近路”和“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原则,规划治理面积6 km2,穴状整地21 127个,营造农田防护林10 643株,水保林10 484株,沟道整治5.668 km,沟渠防护4.998 km,设标志牌3座。
兰考县项目区地处黄河自孟津向东所形成的巨大冲积扇的中部,豫东平原的北侧,大的地形是平坦的。全县地面海拔多在60~70 m,相对高差10 m左右,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稍有倾斜。西部沿黄河一带,地势较高,夹河滩附近最高达75 m。地貌类型属平原地貌,气候类型属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项目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光照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636.10 mm,降水量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降雨量多集中在6-8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56.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 018.80 mm,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1.71,属于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4.30 ℃,极端最高气温40.60 ℃,极端最低气温-15.60 ℃。多年平均冻土深度10 cm。
5.1.1 管理机构
此工程建设按照基建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为加强项目管理,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成立重点工程治理建设管理处。委托招标机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项目工程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候选人。要求监理单位按工程规模派管理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进行工程驻地监理。依据承包合同、招标文件、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为依据,进行“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和合同管理,行使其对项目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指挥等职能和义务。
5.1.2 组织管理制度
5.1.2.1 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成立该项目建设管理处作为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和宏观决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和质量。
5.1.2.2 招标投标制
执行招标投标制。对投资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机械施工等工程措施部分和施工监理实行公开招标,确定建设施工单位。对大宗工程物资实施政府采购,提高工程透明度。
5.1.2.3 项目公示制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接受群众监督。工程实施前后,在项目区建立公示栏或以座谈会的形式,将项目建设任务、建设内容、质量标准、施工区域、竣工期限等情况向群众张榜公布。工程竣工后,将各项措施的面积、造价等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5.1.2.4 投劳承诺制
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区要按照“一事一议”原则,推行群众酬劳预先承诺制,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向受益区群众宣传贯彻国家和省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及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对农民投劳问题通过召开村组干部、生产能手、普通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采取乡村干部积极引导,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县、乡、村三级承诺制。
5.1.2.5 工程监理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投资等进行控制,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发现,确保工程质量。
5.1.2.6 资金报账制
严格按照基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报账制,专款专用,专人管理,杜绝浪费和不合理支出,加强财务支出审计等工作,确保工程资金用到实处。
5.1.2.7 工程管护责任制
项目区治理的工程项目要落实管护责任制。工程结束后及时移交当地乡政府,派专人负责工程管理。一是对工程管理要定人负责,签订目标责任制,强化管护,确保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效益;二是配备管护人员,对林地搞好修枝抚育、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巩固造林成果,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三是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依法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
5.1.3 组织保障措施
由兰考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技术服务,定期搞好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搞好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在项目区内进行科技、先进工艺、新品种示范推广等培训,引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建设精品重点工程。跟踪调查典型户,建立档案,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效果的监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防治方法,实现治理一条流域,恢复一片生态,致富一方群众。
5.1.4 监督保障措施
兰考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工程的责任主体,严把工程质量关,全程监督各项措施的实施,坚持以设计图纸为基础,按设计措施保质保量完成,确保重点工程治理工程治一项,成一项,发挥效益一项。同时加强片区内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依法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项目区内工程建成经验收合格后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由项目所在地签署工程移交责任书,明确工程移交内容、数量,落实管护责任,明确工程管护注意事项,以村组为单位,落实管护责任人。工程建设完成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效益,使用权立即交付村组。成立建管局为项目运行的法人单位,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上级主管部门。建管局负责运行管护方案的落实,包括日常管护、运行利用方式、大型维修资金落实途径,以及产权归属、管理单位、人员及管护措施等。根据水土保持工程的运行与效益的特点,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将管护责任与经济效益挂钩,确保项目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水土保持工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的平衡,为了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要加强其工程管理。在进行兰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时,要在工程建设和运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加强管理,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将产生较好的综合效益,实现年保水35.38万m3,年保土1.19万t;苗木成林后,经济年产值可达到16.34万元。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良好,项目各项经济指标符合国家投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