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宏宝 徐凌俊 黄旭霞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将“法治观念”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育的五个核心素养之一,并在课程内容中强化法治教育主题学习[1]。然而,目前小学法治教育存在定位不够准确、方式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影响了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法治观念的培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信息时代,以数字技术、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是当下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正在努力用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解决自身不会做或者做不好的问题。回望我国自21世纪初以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广大教师借助技术努力实现自我的教育教学追求,并在技术的迭代发展中赋予课堂教学无限的遐想。本文主要探讨人教数字教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利用新技术赋能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落实对小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要求。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策略选取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教育主题内容采用分散涉及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其最后一个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内容主要围绕遵守法律和维护权利展开,通过用好法律维护权利、守法不违法和依法维权有途径三个话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法律指导日常行为。新课标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中,法治观念主要表现为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由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法治的内涵,掌握了一些法律规定,也能够将生活中的现象对应到法律中,所以,教师在本课中要更加重视法治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笔者将这一课的素养目标定位在对学生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育上。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我们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技术赋能教学,搭建和提供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多元化法律场景及情境,优化常规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第一,发挥数字教材核心资源作用,助力学生探究性学习。数字教材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本课数字教材中的多个“活动园”栏目有相关的内嵌视频和H5互动资源,用好这些资源,对于教师创设法律场景和开展法律知识探究活动有基本的资源保障作用。第二,发挥法治微视频的课程属性作用,借助技术翻转常规课堂。运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技术,制作呈现课程知识点的微视频,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近年来,我们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中研发了一定数量的可用于教学的法治微视频资源。可视化的知识学习更能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第三,发挥模拟法庭活动的课堂实践作用,借助技术拓展课堂时空。我们层层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既落实了法治思维和程序正义等法治观念素养培育的要求,又为课堂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资源。第四,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借助技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
二、技术赋能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及时充实
如果课前没有进行深入的学情调查,教师就很难较为精准地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基础,也很难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以及学习障碍,无法精准制定体现班本化的教学目标,以及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使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我们在教学前设计了调查问卷,之后通过QQ群推送给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摸底学情。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对于第一题“你知道哪些是专门为保护未成年人而制定的法律”,91%的学生能做出正确选择,这有利于开展教材活动园栏目“红领巾小学普法活动”的教学;对于第二题“你知道下列哪些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没有能做出正确选择(全选对)的学生,仅有10%~20%的学生能给出一两个选择,这意味着开展教材活动园栏目“法律援助”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如图1)。所以,在本环节,教师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资源,达成教学目标。
六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生活情境,对于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在权利受到侵害或是遇到纠纷时,他们因法律认知的有限性和法律意識的淡薄,很难正确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因此,培养学生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研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最终被确定为:第一,与数字教材中的虚拟主人翁吕慧娴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在依法维权的案例中认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并运用法律依法维护权利;第二,在技术创设的实践情境中,和吕慧娴共同指导权利受到侵害的公民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培养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第三,借助数字教材,了解生活中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情形,理解未成年人的特别权利,掌握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的方法,尝试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的支持。
此外,还要使用和拓展教材,利用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深挖教材内部逻辑,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设计了吕慧娴的人物形象,跟随她活动的四个场景(自己家、红领巾小学、法律援助中心和赵新姑姑家),逐步呈现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一般公民受法律保护、用正确途径维护权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场景中,明确我国公民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同时,也有自觉遵守法律的义务。在“守法不违法”话题的教学中,我们既充分利用人教数字教材中的内嵌教学资源,又充分发挥本地课程资源的作用,如利用法治微视频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行为,能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行为说“不”。
三、技术赋能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一)选择与推送数字资源,课前学习知识
教学第一课时“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时,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教材活动园栏目“赵新姑姑的痛苦”板块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维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我们提前向学生推送了法治微视频素材——广东某广场舞现场,对立双方大打出手,最终均被治安处罚。之后,让学生收集身边相关广场舞纠纷案件处理方法,课前初步思考该如何理性对待此类情形。这里教师充分发挥现代网络资源丰富、便捷的优势,同时让学生在收集新闻资料的过程中感受到现实社会常见的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和相应结果。课堂上,学生针对不同观点相互辩论、彼此评价。如面对此类情况,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第二课时“守法不违法”时,为了帮助学生识别校园中的欺凌行为,笔者课前有针对性地播放了一段法治教学微视频《对校园欺凌说“不”》。在小学生群体中,各类打闹纠纷非常频繁,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矛盾都是“欺凌行为”?如果看到校园里的“欺凌行为”,你该怎么办?如果自己不幸遭遇了“欺凌”,该怎么办?如果自己曾经或正在“欺凌”同学,又该怎么办?这个法治微视频是由本市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对照法律条文,调查诸多案例,以动画方式制作和呈现的。它的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形象,代入感强。以可视化的方式讲述法律知识,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观看完视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意识到校园生活中存在的这些行为是不和谐、不合理、不合法的,任何人都有权制止。国家制定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同时也明确我们的行为应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违反法律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优化情境创设,培养法治思维
针对当前法治专册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定位不够准确、只注重法律条文知识化灌输,而忽略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现象,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循序渐进地体会法律的作用。比如,教学“守法不违法”时,笔者利用人教智慧教学平台中的数字教材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创设了“一起帮助王然同学”的情境,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人教智慧教学平台有数字教材、教学课件、资源管理等板块,便于教师共享优质备课资源。依托智慧教学平台,教师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设计活泼有趣的互动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一起帮助王然同学”活动中,笔者充分利用数字教材多媒介性、互动性的优势,通过内嵌的微课资源(如图2),实现虚实交融。王然同学的遭遇是本课教师讲解的重点。视频首先呈现了故事背景、发展经过以及具体情境。其中,笔者设置了若干个暂停点,出示一些选项,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你认为怎么做比较合适呢?”
进入交流讨论环节,学生自主结合情境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笔者相机引导。随着情节的推进,视频的后半部分更换角度,主要介绍了王然和爸爸的谈话内容,对此,笔者适时引导学生感受家长的鼓励和帮助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运用微课资源,笔者还引导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教材活动园栏目的任务,探寻发生欺凌现象的原因,学习面对欺凌行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教材“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制度的保护作用,如遇到类似事情或是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一定要记住向他人求助,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从而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
(三)组织模拟法庭活动
开展法治教育的学科实践,是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深化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渴望能携手司法机关、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构建法治教育共同体,直面现实的社会场景和事件,但在现实操作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可实现的局限性。因此,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直观示范法治实践过程,再开展相关活动,是教师尽可能地将课堂实践最大限度拓展的有效方法。“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法治专册教学的最后一课。经过一学期专门性的法治教育,学生对法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考虑到能参与活动的学生范围是有限的,所以此次活动,我们进行实况转播,并提前组织学生认真观摩,结束后在各自班级进行一次类似的庭审辩论(如图3)。
在本次的模拟法庭,我们选择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在充分调研校园存在的欺凌行为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采用虚构手段,在模拟情境中进行。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庭审流程、分析案情、研讨事实、翻阅法律文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庭审过程中,我们让模拟庭审过程尽量接近真实,并注意程序的合理、合法。实况转播中,我们充分利用直播技术,力求让拍摄的角度、流畅度、画面清晰度使观摩学生如身临其境,达到由点到面的普及。观摩结束后,我们在班级里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选择案例,组织原告、被告及辩护人进行当堂辩论,最终由审判长宣判,用童言童语表述法言法语,条理分明又稚趣可爱。这样的活动形式,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法治实践,进一步促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案例分析和情境思辨中感受、理解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法律。同时,在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活动中,架设生活、法律与课堂的联系桥梁,引导学生尝试从法律视角分析生活事件,并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简单地分析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在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的教学实施中实现法治观念的培育。
四、技术赋能教学评一致性
新课标要求把教学评价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环节,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3]。我们在本课教学中尝试让技术融入教学评价,用技术促进教学。
例如,在活动园栏目“赵新姑姑的遭遇”情境教学中,利用智慧教学环境,学生填写完自己的建议后提交,其他学生可以同步接收,并对对方做法进行评价:赞同的,以自己的方式给予鼓励,如赠送一颗五角星;不赞同的,可以在旁边简单点评。这样的生生互评方式,不但操作便捷,还能促使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逐步明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样要采取合法的方式,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又如,在活动园栏目“陈某的遭遇”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运用平板电脑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提交,教师在教师端收集答案,并迅速获得各选项占比情况进行相机引导。由于此类情境易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所以,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選择并进行有效评价,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尝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
在课后实践作业部分,我们还设计制作了“作业星级评价表”,通过QQ群推送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每项作业有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力求使学生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实践,实现育人闭环。
五、总结与展望
在法治教育主题内容教学中,技术在案例呈现、法律知识学习以及课堂实践等方面,能解决教师不会做或者做不好的问题。技术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法治观念的培育是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落实好新课标中法治观念素养下的进阶性教学目标,定位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获得较好的法治教育实效,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比如,程序正义是法治教育的关键,法治程序是需要特别重视的教学环节[4],但在本课教学中,我们虽然注意到有培育学生的法治程序,但所开展的模拟法庭活动并未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新课标明确道德与法治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我们相信,随着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未来,借助数字教材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法治教育情境中,能够更有效地落实好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
注:本文系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人教社)重点实验室、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学科教学应用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RJA0122003)和芜湖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22年度课题“基于人教数字教材的小学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立项号:WH2022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孙彩平.伦理视角下的法治教育解析[J].中国德育,2022(4): 42-55.
(作者盛宏宝系安徽省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徐凌俊系安徽省芜湖市罗家闸小学校长;黄旭霞系安徽省芜湖市中江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