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顺 马凡 张艳玲 吴颖惠
摘要:教研数字化正成为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领域。梳理技术赋能我国教研事业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互联网+创新教研”是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背景下教研发展的新阶段,表现为人工智能技术对教研工作的系统性创新。这一阶段,教研形态正在朝着大教研、协同教研、深度教研、精准教研、泛在教研的综合化方向发展,由此催生了群智协同、场景革新的教研新生态。教研工作者应主动适应新趋势,加速建构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教研;演进路径;理论蕴含;实践趋势
教师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家颁布系列政策加速教研创新发展进程,助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教研机构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基于教学能力智能诊断与分析的自适应学习和网络教研。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对深化精准培训改革,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提出进一步要求。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推进教研方式创新,加强协同教研。
综上,教研数字化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家政策鼓励教研工作向精准、协同、开放、联动的方向转型。如何认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背景下“互联网+教研”的创新发展,是教研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时代挑战,也是当下建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关键。我们认为,应将新时代“互联网+教研”置于七十余年教研发展的历程中,明确其所在的历史方位,解析其理论内涵和实践趋势,以帮助教研工作者真正理解并把握转型方略。
一、“互联网+创新教研”的历史方位
“互联网+教研”是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飞速发展,教研形态转变的必然产物。其发展经历了数字化文本交互的信息化教研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社群教研,再到智能互联技术支持下“互联网+教研”的过程[1]。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技术发展为线索,结合国家政策与实践需求,从技术发展对教研影响的视角,梳理出我国“互联网+教研”的演进路径(如图1)。
(一)基于文本的教研(1955—2000年)
我国的教研工作在这一阶段萌芽并取得初步发展。通常,研究者将1955年11月《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各省市教育厅局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工作》视为我国官方首份涉及教研的文件[2]。1957年,教育部发布《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明确了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学习研究教育方针、政策、指示等,倡导各地开展实践活动[3]。随后,各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组织集体备课、公开课、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4]。由此,我国陆续建立起各级教研组织[5]。早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文本进行,包括教材的编写和解读、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专題讨论等强预设性教研活动。在当时,教研、科研、师训之间的边界并不清晰,因此教研活动还涵盖了教师培训服务,以提升教师能力。
(二)多媒体和网络支持的网络教研(2001—2006年)
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教研出现两大重要转变:一是强化校本教研方式;二是教研向课程化发展。教研内容强调说课、写教案、教学实践等[6],教研手段则注重网络教研。其间,为加快网络教研进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于2005年全面启动“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7]。这一阶段,各地主要通过建设精品资源库等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师开展跨时空教研活动。教师可基于网络随时随地交流与分享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8]。网络教研既保留了传统教研的优势,又弥补了其不足,初步实现了高效、便捷、交互的教研形态。但这一阶段的网络教研也有其短板,如难以消除教师间的距离感,教师的参与度和临场感不足。
(三)基于教师虚拟实践社区的社群教研(2007—2014年)
虚拟社群是依靠网络技术连接在一起的社会群体。其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交流跨越千山万水,社群内的反馈不受限制,使得共享和决策公开成为可能[9]。有研究发现,教师实践社区对教师学习具有显著影响[10]。我国学者从2007年开始将社群的概念引入教师实践社区构建研究。教师虚拟实践社区中,广大教师可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如QQ、博客等)交流思想,分享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这一阶段,博客平台和即时交互软件为基于教师虚拟实践社区的社群教研提供了有力支撑。社群教研重视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实践,不仅延续了网络教研所具有的便捷性、广泛性等优势,还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
(四)移动互联网支持的“互联网+教研”(2015—2021年)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教育领域各要素的网络化迁移。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起,大量学者开始研究“互联网+教研”。“互联网+教研”使得教研主体更多元、教研资源更丰富、教研更精准等[11]。各地也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与探索,如厦门市利用视频系统搭建教师交流桥梁,构建网络教研的基础模式和因地制宜的创新模式[12]。吉林省搭建“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研修社区”一体化教师网络培训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教师培训运行模式[13]。这些探索旨在融合互联网思维,借助信息技术连接教研主体与过程,更新教研理念、变革教研模式。但这一阶段更多关注的是互联网与教研如何有效无缝融合,未过多涉及教师教研的本质需求、教师内生动力及教师课堂真实问题的有效解决等。
(五)智能技术支持的“互联网+创新教研”(2022年至今)
2022年,教育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从此,我国教育信息化步入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智能技术对创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生态文化起到深层次影响,促使教研向跨域专家支持的大教研、群体对话的协同教研、真实问题解决的深度教研、智能技术支持的精准教研及多场景下的泛在教研转型,“互联网+教研”呈现显著的新特征与新趋势。如有地区基于智能课堂评价系统,结合教师课堂观察记录和教学反思等材料进行教学诊断与分析[14]。一些实践亦开始尝试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教师人机对话,以解决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问题。此阶段,人们更注重教研活动的智能性、精准性、有效性、深刻性,力求突破上一阶段的发展障碍,使广大教师适应素养导向的时代变革进程。
上述进程中,每个新阶段都是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与发展,总体上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状态。同时,由于各地区教育实际情况不同,即使在同一时间,不同区域“互联网+教研”的发展也会存在着差异。
二、“互联网+创新教研”的理论蕴含
通过深入梳理教研发展历程,本研究提炼出了“互联网 + 创新教研”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特征。在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深入理解这些内涵和特征,对于推动教研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涵
“互联网+教研”这一概念是在实践中不断演进发展的。有专家认为,“互联网+教研”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型教研方式,强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专业的教研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借助大数据技术,以混合教研、实证教研、合作教研为主要形式[15]。也有专家认为,“互联网+教研”是信息化教研发展的高端形态,即以互联网思维变革教研的理念、方法与技术,使得教师在移动泛在、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支持的环境中,采用多样化教研方式,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化发展的教研形态[16]。本研究认为,“互联网+创新教研”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思维变革教研的新范式,具有广度和深度双重视域。它指的是为应对素养导向的全过程育人挑战,汇聚学科专家、教育信息化专家、教研员等多方力量,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秉承互联网“融合、开放、创新、共生、重塑、连接一切”的理念,多方群策群力、合作共生,推动教育发展的教研新形态。“互联网+创新教研”以场景革新、问题解决、伴生行动、持续迭代来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特征
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迈向教育数字化新阶段,“互联网+创新教研”呈现出体系化、协同化、深度化、精准化、泛在化的特征。
1.体系化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各类智能技术、数字化设备、教研平台与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并全面融入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互联网+教研”因此呈现出体系化的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依托国家—省—市—区—校五级教研机制,在互联网生态下构建基于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体系;二是教研指导团队成员的跨域群智共生、理论与实践系统推进;三是网络教研平台能够容纳跨区跨学科教师多方协同教研、实践共进与智慧生成;四是教研内容多元,以课标、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为关键要素,以素养发展为导向,形成立体化、系统性教师教研资源,关注学科内和跨学科的横纵向联结贯通,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教师的成长需求。
2.协同化
智能技术的赋能,为教研的多方协同提供了有效支撑。教研部门可借助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多领域专家的对话协商,促进校内、校际、区域间教师交流研讨和广泛协同,构建区域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17]。借助智慧教研平台及工具,教研部门还可构建跨学校、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多元教研形态,旨在充分发挥国家五级教研机制的优势,利用智能技术打造一个多元、协同,并能动态演化的教师网络学习协作社群,从而增强教研的临场感、沉浸感和体验感,推动教师群体共生发展。
3.深度化
面对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需求及教师专业发展挑战,教研活动更需要有效支持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因此,“互联网+教研”逐渐呈现出深度化的特征。教研内容也正向教师素养和育人实践能力提升的行为生成过程转变。教研部门应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教研,创设真实情境,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专家全程参与精细化课程设计与行动研究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可视化的深度教研逻辑,有助于提升教师教研的效率和质量。
4.精准化
得益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由精准化教研工具、系统组成的精准教研生态环境逐渐形成。在这个生态环境下,教研部门可以挖掘并分析教师的特征,依托数据挖掘、模型分析、精准应用等,构建出基于教师画像的课程资源精准推送系统,推动专家进行分层指导,并根据群体数据实现教研规划设计与整体调优。在教研过程中,教研部门可以利用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重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分析,促进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有机融合和动态调优,提升教学评一体化成效。此外,教研部门还可以根据教师参与教研的过程性、总结性结果与分層目标,开展多主体的多元评价,助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5.泛在化
在教育数字化阶段,由于教育新基建的日益完善、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资源的日益丰富,教研活动加速走向常态化实践场景,教研组织者及参与者可在多场景教研情境中采取系列教研方法和活动形式。在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灵活且便捷地跨区开展协同备课、听评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可设置为“集体必修活动”“自主选择活动”和“精准帮扶活动”。除了“集体必修活动”外,教师还可根据自身需求、技术环境等要素,个性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研方式和活动,实现人人教研、时时教研、处处教研。
三、“互联网+创新教研”的实践趋势
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互联网+创新教研”的引领与实践不断深入。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了我国“互联网+创新教研”的实践趋势,提出“互联网+创新教研”五极教研理论体系,包括:大教研(B)—协同教研(C)—深度教研(D)—精准教研(A)—泛在教研(U),简称BCDAU五极教研理论体系(如图2),以期为我国教研发展提供前瞻引领。
(一)构建“大教研”文化,汇聚一流理论与实践专家全场域推进教研
大教研是基于互联网广域覆盖、优质汇聚、深度赋能等优势,以素养培育为导向,广泛汇聚全国一流专家团队,实现跨域对话、群智协同,带动一线教师内生式发展的新型教研。如,2022年正式上线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起了教师网络协同研修空间,区域或学校可基于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培训交流、专家指导等教研活动;2019年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挂靠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互联网+赋能区域教育新基建创新应用公益行动”,聚合全国理论与实践兼具的资深专家、优质企业和一线优秀实践工作者,围绕课标、课程、课堂、评价等关键要素,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教研;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多家单位举办南方教研大讲堂活动,聚焦学科育人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教研讲座;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從课程、机制、环境、模式、系统等角度,构建“大教研”的海淀范式。总之,“互联网+创新教研”正在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出发,聚焦学生素养培育,从教学理论与实践层面广泛聚合全国优秀专家,开展教育教学的全流程指导,以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
(二)深化“协同教研”机制,多方合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协同教研是高校引领、多领域专家合作、信息化平台赋能、服务生态融合、教师协同对话的新教研。《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强调了加强协同教研的重要性。各地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样化探索:第一,汇聚专业力量,引领跨域教师发展。如通过“互联网+教研”公益大讲堂的开展,北京师范大学聚合多方资源,构建“31网络研修共同体”,协同推进跨域教师成长。第二,区域教师联动,促进能力提升。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该区构建了“立体循环式教研”,形成执教者及校团队、各校教研组、区中心组团队、区学科教研员四级团队教研的机制。第三,城乡教师结对发展。如广西柳州市通过定期送教、线上示范教学等方式开展结对活动,实现“以城带县、以强带弱”的组团式帮扶。第四,集团校协同发展。如北京101中学教育集团便开展了多校区实时线上交互式教研。综上所述,“互联网+创新教研”正在围绕跨域协同、区域协同、城乡协同、校区协同,协调多方优质资源开展多样化教研,提升教师能力。
(三)创造“深度教研”条件,引导教师全流程持续深度学习
深度教研是面向教育实践现场真实问题解决的全新教研体系,赋能教师围绕教研主题、问题与内容,开展迭代式行动实践。以江苏省小学数学教研系统为例,在教研内容深度方面,他们精选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设计培训课程,引导教师进行全员参与式研究,在反思和对话中逐步把握课程理念的深刻内涵。为拓展行动研究的深度,他们还开展了专题研讨课、全省优秀课展示、教育高端论坛等活动,实现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总的来说,“互联网+创新教研”从教研内容和行动深度相结合的角度,引导教师将理论学习转化为行动实践,让教师在自我反思及与同伴、专家等对话过程中加深专业理解,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并准确把握素养育人方法,提升专业能力。
(四)贯彻“精准教研”理念,推进教师群体的个性化发展
精准教研是基于数字化评价,实现教研活动与内容的精准设计、分级分类、动态调整、多元评价的教研形态。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探索教师智能研修的理念。各地积极跟进政策进行了丰富的探索实践。例如,哈尔滨市南岗区构建了一个区域精准化教研平台,能基于数据分析掌握学科教师的结构、特点与需求,进而构建学科教师发展梯队并为不同教师配套相应的培养方案。该平台还能科学诊断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识别问题原因并据此优化培训课程。由此可见,“互联网+创新教研”正在向需求精准、内容精准、模式精准、过程精准发展,能根据教师队伍的结构分层设计教研规划方案与内容,并能根据反馈数据实时调整教研流程,以促进不同教师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实现“泛在教研”学习,采取多样教研方式灵活开展多场景教研
泛在教研,指的是用智能技术打造多元、泛在、无边界的网络学习空间,让教师能随时随地参与多场景的教研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可利用数字化平台或工具,根据自身对于时间和地点的需要,灵活选择适合的教研方式与内容。例如,上海浦东新区已实现了只要有网络和手机,教师就能随时随地参与教研活动;广西则通过“八桂教学通”平台,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提供数字教材和资源服务,教师可随时随地自主备课和集体教研。因此,“互联网+创新教研”正在通过构建数字化教研平台,扩大教研场景和时间自由度,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灵活性。
四、结语
“互联网+创新教研”既是智能技术升级发展的产物,又是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下新时代教研形态。本研究剖析了“互联网+创新教研”的历史方位、内涵与特征,建构了“大教研(B)—协同教研(C)—深度教研(D)—精准教研(A)—泛在教研(U)”一体化的五极教研理论体系,并展示了其实践趋势。接下来,本研究将依托“‘互联网+赋能区域教育新基建创新应用公益行动”及其所建构的“31网络研修共同体”模型,持续实施验证“互联网+创新教研”五极教研理论体系,深耕教研实践,深入推进教研模式创新应用,为“互联网+创新教研”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徐欢云.“互联网+教研”形态研究:内涵、特征与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20(2):10-16.
[2] 漆涛,胡惠闵.基础教育教研職能变迁70年的回顾与反思——兼论教学研究的概念演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9(9): 79-87.
[3] 梁威,卢立涛,黄冬芳.撬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支点——中国特色教研制度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3.
[4] 江都县小学教研室.江桥辅导区是怎样开展教研活动的[J].江苏教育,1957(7):9.
[5] 陈桂生.“中国的教研组现象”平议[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1-4.
[6] 柳鸣明.教研活动的几种有效形式[J].早期教育,2000(19): 29.
[7] 郑琰.网络教研——校本教研的新载体[J].基础教育课程, 2005(12):4.
[8] 陆李松.构建区域性网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5):11-13.
[9] 周静文.非人际性 人际性 超人际性——试论虚拟社群交流的特征和影响[J].电视研究,2001(8):56-57.
[10]LITTLE J W.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pursuit of reform[M]//LIEBERMAN A, MILLER L. Teachers caught in the ac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matters.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1:23-44.
[11]胡小勇,曹宇星.面向“互联网+”的教研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6):80-85.
[12]庄敏琦,庄菁玮,李明翔.“互联网+”背景下校际协作教研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93-96.
[13]张德利,郑世忠.“互联网+”背景下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9.
[14]王阿习,余胜泉,陈玲.数据驱动的课堂观察活动多元分析与改进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2):106-113.
[15]张德利,郑世忠.“互联网+”背景下教研与培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16]胡小勇,徐欢云.“互联网+教研”形态研究:内涵、特征与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20(2):10-16.
[17]任其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2010(8):62-66.
(作者李玉顺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马凡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张艳玲系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研究室主任;吴颖惠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牟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