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李巧
暑假期间,高铁、飞机上发生了多起因孩童吵闹而引发家长与旁边乘客冲突的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讨论,有人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公众应该对婴幼儿家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也有人对婴幼儿及其家长加以指责,为其贴上“熊孩子”“熊家长”的标签。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养育儿童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些声音的背后,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应有怎样的儿童观?如何真正地看见孩子、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如何完善公共设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4条举措,围绕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城市空间等领域提出具體措施,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建设儿童友好社会,需要家庭、学校(幼儿园)、社区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如何促进家、园、社协同,创造儿童友好的教育生态和成长环境?本期,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针对公共空间家长带娃问题,本刊编辑部联合浙江省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开展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结合调查与访谈,园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情景
豆豆妈妈:有一次在飞机上,我后排的两个孩子全程都在嬉闹,不时地大声喊叫,踢、蹬前排座位,还拿手电筒到处照。大约过了半小时,我善意地提醒家长,家长呵斥了孩子,他们终于消停了一会。没想到孩子很快又开始嬉闹,我忍无可忍,向空乘人员反馈并提出诉求。最后,家长向我们表达了歉意,并无奈地说自己实在管不住这两个过于兴奋的孩子。
欢欢妈妈:我在公交车上遇到过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哭闹不止的情况,因为孩子想玩手机,妈妈不让。一开始,这位妈妈尽力地安抚孩子,但没有什么效果,孩子哭得更大声,妈妈也逐渐变得不耐烦。后来,车上的乘客开始指责孩子的哭闹。
现象——公共空间里的“熊孩子”
基于儿童视角,如何真正地看见孩子、倾听孩子、理解孩子?
黄艳老师:家长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
1岁以内:孩子语言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需要通过哭闹向外界表达自己的需求,如,饥饿、生病、受到惊吓等。
1-3岁:孩子情感系统逐渐发育,除生理因素外,还会产生一些心理因素引起的情感需求哭闹。
3-6岁:哭闹也许会成为孩子的手段、策略。如,当达不到某种目的时,用哭闹等方式来获得。
我们还需要了解孩子吵闹背后的原因,如:飞机上,婴幼儿哭闹的原因大多来自耳膜被挤压导致疼痛等不适反应;高铁、公交车上,孩子哭闹可能由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情绪引起,而踢椅背是源于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车厢里奔跑则满足了他们对平衡感的探索,等等。
应梦婕老师:了解原因后,我们需要在理解和认同的前提下,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判断孩子的内心需求。根据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策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从而信任成人,缓解情绪。
米多妈妈:我是幼儿家长,也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实际上,“熊孩子”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家长的共情、引导与榜样示范。一次逛街时,3岁半的米多看上了一个兔子玩偶,年幼的她认为只要表达喜欢,妈妈就会给她买。遭到我的拒绝后,她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我对她说:“看来你真的很喜欢这只兔子,希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带回家。只要在幼儿园里就餐坚持光盘一星期,小兔子就能跟我们回家了。”没想到,一向挑食的米多在幼儿园的一周进餐中做到了光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作为家长,我也履行了承诺,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带这只兔子回家。从共情(认同孩子的情绪),到引导(提供满足的方法),到坚持(做到延时满足),孩子逐渐懂得获得喜欢的物品需要通过自己努力的道理。
支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如何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豆豆妈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我们应最大程度地支持孩子在玩闹中释放天性、发现探究、获得成长。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是非观还没有完全建立,经常把握不好“闹”的度,所以需要家长的提示和警醒。但是如果对孩子过度限制,会剥夺他们自由行动的权利,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黄艳老师: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举止粗鲁,家长可以温声细语地向周围人道歉,并坚持让孩子一同道歉,让孩子知道犯错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坚持原则,持之以恒,孩子会逐渐内化规则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要重视德育,让孩子在种植劳动中学会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混龄活动中学会合作、帮助他人;在户外运动、体育游戏中学会坚持、勇于挑战;在情境游戏、考察体验中学会共情、谅解他人,等等。
李追老师:规则意识和规则行为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规则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感性层面,即通过观察和体验来理解规则。2岁半至4岁是儿童社会规范敏感期,家长应及时干预孩子的不当行为,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朱琳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家庭教育应当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幼儿时期的规则行为随着孩子对规则的认识逐渐加强,家长应在特定情境下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如,在游戏中要遵守游戏规则,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规则。
李巧老师: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家长做好榜样,在生活中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幼儿的规则意识是从模仿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家长的榜样示范对孩子的规则认知建构有着重要作用。家长可以在陪伴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讲述规则,并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遵守秩序。
2. 关注孩子心理,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当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其表情、动作、声音、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家长应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变化,表示理解和接纳,这有助于孩子向家长倾诉情绪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
3. 陪同孩子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学会遵守规则。家长的陪伴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让孩子在参与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在亲身体验中增强规则意识,同时培养自律性、同理心、责任感等品质。
4.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有规则、有秩序的氛围中成长。温馨有序的家庭环境需要成人与儿童共同建立及维护,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生活的有序,如摆放图书、收纳玩具等。
支持——推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这些事件和声音的背后,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能做些什么?
张丽娟老师:公共空间所谓的“熊孩子”其实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创造力、有个性的孩子,他们想得到更多自由和探索的空间,社会是否应该给予其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接纳?儿童友好理念与落实《儿童权利公约》精神是一致的,要让儿童的心声、需求被更多人看到和重视。
黄艳老师:在《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要求下,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们看到生活中涌现出了许多“儿童专属区域”,公共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比如,宁波正在营造以“1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友好环境,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社区的先行先试,为孩子创造更加安全、健康、多元的成长空间。
李江美园长:我认为,对待儿童的态度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当下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设备方面有了跟进,这是必要的,但可作为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帮助成人更科学、全面地认识儿童。这方面媒体可以通过各种传播路径,让成人能够真正了解儿童,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当公众对儿童有更全面的认识时,他们就会清楚,孩子的发展水平不是一刀切,有些所谓的“熊孩子”,可能是归属感建立相对较慢的孩子,公众应该给予这类孩子更多的包容与理解。
其次,全方位支持儿童走入社会,为儿童成长助力。如,在展览中设置儿童可互动的区域,在办公、学习、娱乐场所中都有为儿童提供休息、娱乐的空间和物品。年轻父母在照顾孩子、支持孩子方面需要外在助力,每个场所的空间设置都尽量关注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这是对年轻父母最大的支持。
助力——践行儿童友好理念
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践行儿童友好理念?
黄艳老师:幼儿园践行儿童友好理念,体现在从环境到家园合作等方方面面,如,营造适宜儿童成长的物质环境,聚焦儿童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交往的场景,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
林湄雯老师:幼儿园以儿童为中心,旨在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学习、游戏、生活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关爱。比如我园的安全警示,更多的是儿童自行绘制、易懂的图文。
朱琳老师:还体现在关注儿童需求的人文环境。幼儿园重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尊重幼儿的独特性,满足幼儿在游戏、生活、实践中的成长需求。比如,我们班有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很少在同伴间主动发起交往,也就是所谓的“存在感”较低的儿童。这个孩子虽然不善沟通,但是精细动作发展极好,善于编织绳结。于是,我们在班里为她举办了一场编织作品展示活动,渐渐地,更多的孩子认识并喜欢上了她。
冯依婷老师:通过家园合作,协同助力儿童成长。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论坛、亲子协同项目等形式,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更懂孩子、有效陪伴孩子。
李江美园长:在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层面,我们已经从设施设备走向行为与理念。我们践行“生长教育”的办学理念及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每位儿童都是独立的、有不同兴趣的个体;每位儿童都有无限可能,是动态发展的。教育的关键是倾听、解读孩子,支持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