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忠
赵德安和他的“猎鹰”
当今世界局势波谲云诡,我国外交国防领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然而,中国军队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的态度坚定不移,面对挑衅,我军官兵正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翻开新中国的国土防空史不难发现,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我国的军事干预,与台湾敌对势力遥相呼应,不断派出飞机、军舰袭扰中国大陆。为夺取台海制空权,中央军委不仅做出了飞兵入闽的决策,而且组建了福州军区空军,统一协调入闽作战部队,为国土防空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长达15 年的国土防空作战,我作战部队昼夜巡航,英勇歼敌,取得了击落敌机45 架、击伤34架的重大战果,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空。这里撷取五个中国空军国土防空击落击沉美蒋飞机的故事。
说起国民党海军的“中权号”坦克登陆舰,东南沿海的渔民无不恨之入骨。这艘舰是1946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送给蒋介石打内战的。它归属一江山岛的敌军指挥,时常在东南沿海横冲直撞,抢劫掠夺,犯下诸多罪行。
1954 年5 月,随着大陆的全境解放,我地面部队又攻克了头门、高岛、东箕诸岛,使驻守在一江山和大陈岛上的蒋军成了瓮中之鳖。但守岛的敌军却企图负隅顽抗,气焰嚣张异常。停泊在大陈岛港湾的“中权号”坦克登陆舰和另一艘“太和号”护航驱逐舰,遥相呼应,行踪诡秘,成了我军收复一江山岛的“眼中钉”!空二十师奉命轰炸敌主力军舰,配合解放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在大陈岛西侧,在这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盘踞着1100 名残敌。海岛气候异常,每年一二月间通常只有五六个好天。要炸沉敌舰,只有将计就计,利用恶劣的条件,敌人麻痹大意,我机隐蔽出航,飞越一江山岛这一火力屏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出击,快速轰炸,确保一次成功。
1955 年1 月10 日,浙东沿海海面白浪滔天。敌舰龟缩在大陈岛港湾内,难得的有利战机,上级果断地下达了作战命令。天之骄子们一个个闻战则喜,斗志昂扬。一架架轰炸机滑向起飞线。
12 时35 分,跑道上滚过一阵惊雷,银白色的轰炸机呼啸着扶摇直上。飞在头里的是副师长张伟良。为迷惑敌人,飞机起飞后关掉无线电静默飞行。护航的歼击机伴随在轰炸机群四周,穿云破雾飞向大陈岛。
也许风大,抑或天冷,这天,“中权号”上的蒋军正蒙着被子睡大觉。倒不是敌人愚蠢,因为按常规,这样的气候条件,飞机很难起飞。我军正是利用了这个常规,出奇不意,直插敌阵。
机群到达航线上最后一个作为飞行地标的小岛上空,大陈岛就在机翼下,低空隐蔽飞行已失去意义。张伟良果断地开启无线电,命令机群爬高。拉杆,跃升。一架架飞机从波涛汹涌的海面疾速爬高到2800 米至3000 米的天空,仿佛从海底钻出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大陈岛前沿。
“仔细搜索。要尽快发现目标!”张伟良知道,时间就是胜利,眼下敌人还蒙在鼓里,如果被它反应过来,麻烦就大多了。编队机群呼啸着在大陈岛港湾搜索,海湾里的每一个目标都被警惕的目光注视。
10 秒钟,或许更短,各机组几乎在同一刻向张伟良报告:“发现敌舰!发现敌舰!”张伟良的一双鹰眼也发现了目标:两艘大型军舰和几艘小型舰艇。他一眼认出了经常在大陆沿海耀武扬威的“中权号”敌舰。几乎在同一时间,张伟良发出指令:“一、二大队轰炸‘三号锚地’,三大队轰炸‘五号锚地’,务求全歼!”编队机群呼啸着饿虎扑食般地向两个停泊地砸去。
大概实在没料到人民空军会在这种气象条件下出动。海岛上空最初的飞机轰鸣声响起,驻岛敌军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我机群向下俯冲,敌人才如梦初醒,喊叫声,斥骂声,警报声响成一片,港湾内乱作一团。军舰上和地面上的几门高射炮胡乱向空中开火。
英勇的人民空军飞行员冒着敌人的炮火,勇猛出击。大家只有一个心愿,炸沉敌舰。张伟良紧紧盯住停泊在“三号锚地”的“中权号”,稳稳地进入了轰炸航线。领航主任蔡之臣凝神屏息盯着轰炸瞄准具。
“中权号”已被套在瞄准具光环中间。当两个中心重叠的瞬间,蔡之臣按动了投弹电钮。弹舱洞开,一颗颗重磅炸弹,带着死亡的激情在空中发出咝咝的尖啸。顷刻间,港湾海面上,冒起一根根高高的水柱,接着,有一组炸弹落在敌舰上,敌舰头部火光一闪,滚起团团浓烟。飞在张伟良后面的宋宗周机组接踵而至,也投下一批炸弹,准确炸中了“中权号”的中部和尾部。
烈火吞没了“中权号”,冰凉的海水漫进舰舱,舰身渐渐下沉。舰上装载的台湾运来的汽油、弹药引起连锁爆炸,许多身上着了火的士兵跳入大海逃命,整个大陈岛港湾成了一片火海。
等到台湾当局得知大陈岛被袭,“中权号”军舰沉没时,我人民空军的编队机群早已安全返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1958 年7 月15 日,美国入侵黎巴嫩;17 日,英国入侵约旦。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乘机叫嚣“反攻大陆”,7 月17 日,蒋军先后派出270 架次的飞机袭扰大陆。第二天,又增加到444 架次。甚至有敌机公然飞向纵深窜扰侦察。面对挑衅,中央军委下令严惩敌机,空十八师奉命紧急进入福建前线机场。一场严惩飞贼的战斗拉开战幕。
7 月29 日,阴天,海峡上空被一团团白云笼罩着,阵阵海风呼啸,云团涌向大陆沿岸,机场也被罩住了。上午11 时3 分30 秒,雷达报告发现四架F-84飞机,从台南飞向汕头。仅仅两分钟后,我早已严阵以待的空军歼击机群出航迎敌。
1964 年7 月23 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空军战斗英雄岳振华
浓云笼罩机场,给出航带来难度。可飞行员们顾不得了。“强行起飞!”四机编队扶摇直上。为了隐蔽接敌,领队长机赵德安命令飞机在150 米的云中编队飞行。海茫茫,雾沉沉,全靠仪表指示操纵飞机,这对飞行员的意志和技术,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地面雷达屏显示敌我两批目标信号迅速靠近。
“注意搜索,敌机就在你们右前方!”我地面指挥所提醒空中飞行编队。
赵德安率领战友跃升,冲出云层。在一道云缝中,3 号机高长吉首先发现了敌机:“右前方,2 公里,敌机两架!”赵德安本想亲自攻击,但见高长吉攻击位置比自已更有利,果断改变计划:“3 号你攻击,我掩护!”
说时迟那时快,高长吉猛扑上去咬住敌人2 号机的尾巴,5000 米,3000 米,1000 米,500 米,高长吉的瞄准镜稳稳套住了敌机。170 米!高长吉的炮响了。一串火球吻上敌机,印着青天白日徽的蒋机拖着一道浓烟栽向大海。
见高长吉得手,紧跟其后的张以林也不示弱,他驾驶着4 号机敏捷地来了一个腾跃,扑向敌人带队长机。敌长机见势不妙,急忙左转弯想摆脱掉来势勇猛的张以林。可惜晚了,张以林瞅住机会,揿动炮钮,一长串炮弹蹦出炮管,吓得敌机连忙改变航向。大概是怕再挨炮弹,敌机又作“蛇”形运动,一会左,一会右,张以林紧追不舍。高长吉也紧随在后,掩护他全力攻击敌长机。
空战异常激烈,双方从云上打到云下,又从云下打到云上,张以林一鼓作气,把敌机从2000 米高度一直压到600 米,在150 米的距离上连开了3 炮,一发炮弹击中敌机机翼,大半个机翼搭拉下来,飞机失去平衡,连翻几个跟斗,一头栽进大海。
见长机被击落,敌两架僚机不顾一切冲了上来,连连向我机开炮。始终在掩护作战的1 号机赵德安机头一拔,向企图救援的敌僚机发起了攻击。敌人一架僚机被击伤,慌忙向海上逃跑;另一架见势不妙,也夺路飞遁。
空中角逐仅两分钟,我机击落敌机2 架,击伤1架,以3:0 获胜。战后,这个中队被誉为“霹雳中队”,受到空军表彰。
1959 年10 月7 日夜,一份急电送到正在台北视察防务的蒋介石手中:“‘黑鸟’未能按时回巢。”“黑鸟”是一种型号为RB-57D 高空侦察机,原由英国人制造,后美国人买来制造权,又作了新的改装,其飞行高度可达2 万米。在当时,人民空军最好的歼击机也拿它没办法。凭着这,台湾当局在美国的纵容下,一再地犯我领空。
为严惩飞贼,1959 年国庆前夕,人民空军引进的5 套地空导弹设备在北京四周环形部署,悄然设伏。
新中国成立10 周年,对台湾当局实在是个刺激,特别是美国人刚给装备的两架高空侦察机成了他们手中的王牌。前段时间,“黑鸟”曾几次三番窜犯大陆,解放军的歼击机因高度不够,对它毫无办法。国庆那天,“黑鸟”本要出击,因天气原因,未能如愿,最后选定10 月7 日。
10 月7 日当天,天出奇的晴朗,蔚蓝色的天幕上,飘着几朵棉絮似的白云。设伏在北京通县一片庄稼地里的空军地空导弹兵二营阵地上,6 发银灰色的导弹静静地匍伏在发射架上。国庆节以来,营长岳振华和全营官兵天天严阵以待,可期待中的魔影一直没有出现。
空战英雄周春富
早晨,岳振华起床后看天空能见度很好,经验告诉他,这是照相侦察的好天气,说不准今天会有“肥肉”送上门来。
9 时,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王英钦驾机起飞,越过台湾海峡。9 时41 分,驻福建空军某雷达站发现目标,判断是RB-57D 高空侦察机。10 时3 分,敌机在1.8 万米高度上,从浙江温岭窜入大陆。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部队战机频频起飞拦截,均因高度不够未能奏效。见我机奈何不了“黑鸟”,王英钦来劲了,他开足马力,直线向北京飞去。他的目的地是北京,他要给新中国的首都一点颜色瞧。
共和国的领空,岂容秃雕横行。我设伏的地空导弹部队指挥所全部进入一级战斗准备。时针指向11时30 分,“黑鸟”的身影出现在二营目标指示雷达的荧幕上。随着“呜呜”的警报声,官兵们飞身跃入阵地。制导雷达“咬”住猎物,与制导天线同步的导弹昂首云天,随着空中猎物一起缓缓移动。方位3232、距离55、高度190,方位3234、距离50、高度190,方位3236、距离45、高度190……
制导站操纵员熟练地报出一串数据,“猎物”就要进“网”,引导技师徐培信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上,那根揿在发射按钮上的手指渐渐压紧。“黑鸟”浑然不觉,王英钦也觉得用不着管那么多,因为长官已经给他吃了定心丸——共军的飞机够不着这个高度。
待“黑鸟”进入火力范围,神情严峻的岳营长发出了指令:“老体制,三点法,一二三波道。”
12 时4分,“黑鸟”的魔影已被套住。
“放!”岳营长怒吼一声。引导技师手指一紧,发射的指示灯立即闪烁起来。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一发导弹喷吐着巨大的火柱,腾空而起。紧接着,第二声巨响,第三声巨响。3 发导弹在空中鱼贯而上,扑向那罪恶的“黑鸟”。
正当王英钦兴奋地观测着地物地标的时候,机翼下三团飞驰而来的火球把他惊呆了。炽热的火球吻上了“黑鸟”,刚刚拉动弹射装置跳出机舱的王英钦被导弹战斗部爆炸飞起的弹片齐刷刷地斩断了白色的伞绳,他几乎是与飞机残骸一起摔到地上的。
机尾上标着5643 字样的“黑鸟”残骸摔在通县东南18 公里的河西务村。飞机头部插进地下,尾翼高高翘起。王英钦的尸体距飞机约100 米远。
这是人民空军在世界防空史上首次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而这支部队组建不过10 个月,投入改装仅100 多天。
1962 年9 月,刚从美国亚利桑那州战略空军基地训练回台的U-2 飞行员陈怀,接到赴大陆侦察的命令。航线:福建—江西南昌。
动用U-2 侦察南昌,令国民党军第二十五特遣大队的飞行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南昌并非军事要地,干嘛要冒这个风险。这不得不归因于台湾情报部门自9 月份以来不断获得的大陆军情:9 月7日,南京大校场机场一个庞大的编队轰炸机群在米格飞机的掩护下,悄悄飞抵南昌某机场。9 月8 日,又有一批大陆制造的新型高速歼击机飞抵江西南部某机场。
为侦查大陆的军事行动,9 月9 日清晨6 时,景色秀丽的桃园机场罩着薄薄的晨雾,一架细长的飞机撕开晨雾,跃上云天。
对这趟飞行,陈怀是充满信心的,32 岁的他在美国受训,对U-2 飞机的性能可谓了如指掌。大陆虽然厉害,可对付U-2 飞机也没有高招。两年前,美国人鲍尔斯在苏联被俘,那是飞机出了故障,迫降后被活捉的。苏联宣传用飞弹击落U-2 飞机,那是为了壮胆,吓唬美国人的。既然苏联都奈何不得,大陆自然也不在话下了。仅仅几分钟,U-2 已在台湾海峡上空了。台北、新竹、高雄、阿里山、日月潭,还有曲折的海岸线,被远远抛在身后。
人民空军的雷达兵很快从荧光屏上发现了U-2的踪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临军委空军指挥所,电令前线部队:“把它揍下来!”
7 时32 分,福建平潭岛迎来了满天的朝霞,善良的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金灿灿的霞光里,竟有一团黑色的阴影。
U-2 秃鹰般地掠过福州,沿鹰厦线向江西境内飞去。满怀信心的陈怀不知道的是,两天前频频飞往南昌的飞机是人民空军设下的“诱饵”。蒋介石最怕解放军对台湾有什么动作,我们就偏捅他的痛疮疤。台湾当局不放心,派U-2 来侦察,正中下怀。
江西南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此刻,城南一座绿树婆娑的小山头上,情报雷达天线在疾速转动。设伏在山脚下的空军地对空导弹二营营长岳振华正与北京通话。呜呜的警报声惊散了栖息在林中的飞鸟。一枚枚银灰色的导弹,伸展着它那钢铁的翅膀,随着制导雷达一齐徐徐转动。
万米高空,陈怀按预定航线,就要进入南昌。摄像仪已经打开,2000 米长一卷的软片卷入主轴,只要一按开关,机翼下的一切就会变成永恒。他的这次大陆之行绝对是高层机密,台湾没几个人知道。孤岛上一共只有两架U-2,是蒋介石的心肝宝贝,空军作战部不敢有半点马虎。因此,连飞机在哪个地点转弯,哪个点上下降高度,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陈怀毕竟是经过美国情报部门训练的,他多了个心眼,在南昌城郊交接处的冲突点上猛地拐了个弯。U-2 飞机轻快地飞向余干,机翼下出现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域。陈怀知道,这是鄱阳湖,左侧的山峰便是风光秀丽的庐山了。
见U-2 突然拐向鄱阳湖,设伏的导弹部队未免有点失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却很沉着。U-2 还没侦察机场就走了吗?待命出击!它会回来的。
果然不出所料。U-2 飞过九江市突然又拐了一个弯,朝着南昌机场直逼过来。
8 时32 分,随着三声震耳欲聋的轰鸣,3 发导弹喷吐着巨大的火柱,腾空而起。49 秒钟后,导弹在U-2 肚子下炸开,炽热的弹片击中了陈怀和他的飞机。
南昌人目睹了空中惊心动魄的一幕,U-2 残骸跌落在南昌东南18 公里的罗家集。一命呜呼的陈怀被埋葬在附近的一座山坡上。
“飞虎”,是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的别称。因打了几个胜仗,被台湾当局视为“王牌”。这支“王牌”也自以为了不得,吹嘘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很快,吹破牛皮的事让福建前线机场的飞行员周春富领教了。
那是1958 年8 月14 日上午,碧空如洗。“飞虎”仍大摇大摆越过海峡中线,从马祖岛向福建闽江口方向飞来。也许是骄横惯了,或者想耍耍威风,竟在海峡上空拉起烟,玩上了特技。
敌机袭扰的情报传到指挥所。指挥员下令,坚决打击,消灭“飞虎”。
“起飞!”周春富等8 架飞机奉命直插云天。
8 号机周春富首先发现2 架拉烟的飞机,紧接着,5 架飞机也被我机发现。高度1.2 万米。大队长赵俊山果断地命令:“投副油箱,左转,爬高占位!”周春富飞在最后面,一面爬高,他一面警戒着后方。
云海深处,“飞虎”也发现了我机。见我机高度处于劣势,“飞虎”们唰地向右一扭头,齐刷刷组成扇面攻击队型,向下包抄而来。
赵俊山知道爬高占位已来不及,一压机头,率领大队从敌机腹下一冲而过。飞在最后边的周春富发现由左向右转来的那4 架敌机继续向右转来,想从后方袭击大队长他们。这时的空中态势对我方非常不利,敌机不仅高度占了优势,而且一个个凶狠至极。在这危急关头,周春富单枪匹马,如不迅速加力脱离,就要遭到敌机的攻击。但如果自己脱离,战友们肯定会遭敌袭击。
不行!必须拖住敌人,为大队长他们创造战机。想到这里,周春富猛地向左一转机头,迎面朝着4 架敌机全速冲去,按动了炮钮。飞机尖啸着,炮口喷射着火焰,直向“飞虎”机群冲击。敌机万万没有料到完全处于劣势的大陆飞行员会做出这样常人不敢想象的动作,慌了手脚,急忙向两边躲闪。一架敌机躲闪不及,被一发炮弹击中驾驶舱,拖着黑烟坠落在闽江口外的大海里。
这一冲,不仅冲乱了“飞虎”的队形,还击落了一架敌机。意外的胜利,令周春富激奋不已。乘着飞机的惯势,周春富拉起机头,跃入万米高空。俯瞰翼下,他的眼睛发直了。云海中,有8 架敌机正快速追逐大队长赵俊山的编队机群。原来,这次国民党空军一共派出26 架飞机,周春富他们同其中的11 架遭遇,我方明显处于劣势。
身处狼群而不惊,周春富一身是胆。决不能让战友受到威胁!他一推机头,俯冲而下。
“咚咚咚……”连珠似的炮弹,截断了敌人的去路。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飞虎”的队形又一次被冲乱。可“飞虎”毕竟训练有素,只一会儿,又恢复原状。这时,刚刚逃离的3 架敌机也转回身盯住周春富,为首的一架向他开了火。
正在全神贯注追击敌机的周春富只觉飞机一震,机翼中弹负伤了!只见周春富的飞机快速地闪开了敌人的炮火,一个转身又冲入敌群。空中出现了一个壮烈的场面。大概见这架共军飞机太勇猛,11 架飞机一齐围住周春富。他毫无惧色,驾着负伤的飞机,如同一只勇敢的山鹰,忽而一跃向上,忽而直落而下,左冲右突,一排排炮弹打得敌机乱了阵脚。又有一架敌机被他击中起火。
敌机恼羞成怒,一窝蜂向周春富扑来。几架敌机一齐向他开了炮。他的飞机再一次负伤,殷红的血也从周春富的额角涌了出来。座舱里浓烟弥漫,飞机下坠。千钧一发之际,周春富竭尽生命的全部力量,猛一口“咬”住一架离他最近的敌机,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按动炮钮,航炮怒吼着,射出了全部的炮弹。敌机被打得凌空爆炸,剩下的纷纷逃窜。东海上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而周春富驾驶的4 号僚机却被烈火吞没,年仅31 岁的周春富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周春富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浩瀚的东海,巍峨的武夷,为空战英雄血洒长空肃然起敬。
全副美式装备,全套美军战法,曾让国民党空军洋洋得意,自以为不可一世。人民空军武器装备一度落后,但两军对垒勇者胜。为祖国和人民而战,是我空军官兵力量的源泉。他们用青春和理想、用勇敢和智慧,用鲜血和生命,在万里蓝天唱响了一曲不朽的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