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住屋需求問題都是澳門市民最關心最困擾的問題。早在2022年11月行政會完成討論《夾心房屋法律制度》法律草案,法案建議夾屋申請人須為澳門永久性居民,個人申請人須年滿23歲,首次及其後出售對象須為澳門永久居民;夾屋面積比經屋稍大、價格稍高,約為私樓價格的七成;設有16年的禁售期,擁有物業、曾經申請過經屋、曾獲四厘利息補貼均不得申請。2月15日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繼續審議《夾心房屋法律制度》法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官員出席會議。三常會主席黃顯輝會後會見傳媒總結時表示,法案建議夾屋定價參考相鄰區域地段私樓價值,未來夾屋補價比率由行政長官訂定,行政長官具有自由裁量權決定。委員會質疑夾屋定價為何不以成本價,反而參考私樓價值,變相成為政府賺錢項目,而不是協助居民上樓。
2022年11月中,行政長官賀一誠公佈《二0二三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指出:“維持公共房屋投資力度,有序落實五階梯房屋政策,協助不同階層的居民置業安居。”同時,“2023年上半年完成偉龍馬路地段夾心房屋落實方案研究及相關法律制度,確立相應的建造和準入制度、相關單位的使用和出售條件。”偉龍馬路地段屬前豪宅項目用地,政府收回後規劃為經屋用地,設計興建5千經屋單位,然而,在坊間毫不知情之下,通過施政報告公佈定位為本澳首個夾屋用地,引起社會各界熱議,當時羅立文司長回應傳媒詢問時指是因有很多年青人在金光大道工作,故地段較適合夾屋。不過,對於坊間關切已久的偉龍地段是否適合建住宅等連串疑問,政府官員一直沒有正面回應。坊間輿論關注:偉龍地段雖然有可能吸引在金光大道工作的夾心階層購買,但項目對面有澳門國際機場,附近有焚化爐,周邊亦沒有任何條件建設配套(大型超市、餐廳、學校、公園等),夾屋建成後有什麼可以吸引夾心階層購買?政府有否科學評估過真實的社會需求?據政府早前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公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居住用途房屋政策研究》,對現有房屋政策進行系統化梳理,推算出由現在至二五年及三○年夾屋的需求數量分別為五千四百間(二五年)及一萬○一百間(三○年)。政府在不影響現有公屋建設所需用地的前提下,將陸續啟動夾屋興建。未來五年擬規劃興建夾屋七千至一萬個單位,並爭取本屆政府內推出先導性夾屋計劃。按照這份報告,未來五年內要建的七千至一萬個夾屋單位,偉龍地段最多可建5千個,此外的5千個單位政府是否已有選址? 還是,至今沒有完整規劃,而是等著偉龍地段夾屋起好後,再告訴市民夾屋計劃下一步何去何從?
有社會意見指,偉龍馬路地段建夾屋,首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工業污染、機場噪音、焚化爐灰燼、交通配套、社區設施等等,否則,居民有所顧慮,必然影響購買意欲。然而,上述問題相信是死結,若行得通,昔日豪宅項目發展商可能一早解決了。是故,近日有立法議員提出從居住便利性而言,若在A區建夾屋,居民接受更高,引起很多人關注。這是題外話。其次,夾屋法案建議夾屋面積比經屋稍大、價格稍高,約為私樓價格的七成,若按現時私樓1萬元呎價,夾屋建築呎價約7,000,800呎(2房),售價560萬,價格其實和私樓差不多,試問誰會選一個地段不啱心水的夾屋,而放棄閙市區的私樓?再者,法案建議夾屋定價參考相鄰區域地段私樓價值,那麼,夾屋所在地段將成為決定購買價格的參考標準的重要因素。然而,不同樓齡的私樓價格相差甚大,當局如何找到一個折中的參考價值呢?
查閱行政長官賀一誠先生於2020年施政報告發佈會上提出的階梯房屋住房構想,根據不同階層人群安居需要及購買能力,劃分為社會房屋、經濟房屋(經屋)、夾心階層住房、長者公寓及私人樓宇,以解決居民住房問題。夾心階層住房(夾屋),充當公共房屋及私人樓宇之間的緩衝類型,為居民提供新的置業途徑。可以理解,夾屋的初衷,是因應澳門樓價高昂,助中產階層解決剛需置業問題。正如,立法會議員質疑夾屋定價為何不以成本價,反而參考私樓價值,變相成為政府賺錢項目,而不是協助居民上樓。若政府的立場是將夾屋和私樓價格綁在一起,才能合理體現其貼近豪宅的價值的話,那請問政府當初的初衷是什麼?以偉龍地段建夾屋而言,雖旁側有豪宅,可體現其貼近豪宅價值的合理性,但對面有澳門國際機場,鄰近有焚化爐和工業區,且附近根本沒有成熟生活區可言,這樣的“華而不實”豪宅地段夾屋有多大的吸引力,政府可否有權衡過?當局規劃未來5年內建造7千至1萬個夾屋單位,有機會成為澳門房屋的下一代“新寵”嗎? 拭目以待吧!
(澳門/ 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