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梁, 董晓波, 毛昭庆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昆明 650205)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实现产业竞争力升级较为有效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产业集聚通过相互关联的企业及产业群在特定的区域和空间内集中, 从上至下拓展到交易的环节, 再连接到生产方与专业公司。产业集群能够提升区域竞争力, 地理位置相接近的中小企业和相关机构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联系, 结成利益共同体, 进而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尹成杰[1]以产业链为基础将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科技以及流通的集群;龚新蜀等[2]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有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杨阳等[3]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受其外部绿色发展环境的影响, 可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化转型。
近年来, 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旨在加快产业集群的建立, 以及优化产业集群发展, 从而适应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需求, 并指导产业集群实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云南省因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蔬菜被列入云南省 “绿色食品牌” 8 个优势产业之一, 云南高原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成为2020 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5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可见, 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产业集群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 并使用 “钻石模型” 对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进行分析, 探索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推动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实现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效益。
近年来, 云南省已经成为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产区。云南省的蔬菜产区主要集中在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曲靖市、楚雄州、红河州等州(市)。元谋县、通海县、陆良县、砚山县4 县被列为蔬菜 “一县一业” 示范县, 大关县、泸西县、弥渡县、罗平县4 县被列为 “一县一业” 特色县。2019 年云南省蔬菜产量2 304.14 万t, 较上年增加98 万t, 增长4.25%;产值826.8 亿元, 较上年增加169.05 亿元, 增长20.46%;种植面积116.5 万hm2, 比上年增加33.1 万hm2, 增长39.69%[4]。
区位商是根据既定产业产出的地区份额判定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或既定区域优势产业的重要指标, 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 首先采用区位商对云南高原蔬菜效应进行综合测度[4], 计算公式为:
式中,qij是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区位商;eij是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产值;ei是云南的总产值;Ej是全国蔬菜产业的产值;E是全国的总产值。根据表1中测算得出的结果, 云南高原蔬菜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从2017 年开始连续3 年超过1, 可见, 云南高原蔬菜产业化程度在逐渐提升, 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聚集基础。
表1 2010—2019 年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区位商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是指种植区域某种农作物单产水平与该区域所有作物单产水平的比率和全国该作物单产水平与全国所有农作物单产水平的比率的比[4], 计算公式为:
式中,Pij为云南蔬菜的单产,Pi为云南所有农作物的单产,Pj为全国蔬菜的单产,P为全国所有农作物的单产。从图1 可以看出, 近10 年来云南蔬菜EAI指数均小于1, 效率比较优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近几年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图1 2010—2019 年云南高原蔬菜EAI指数
集中系数用来反映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ij表示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产值或产量,Ei表示上一层次全国蔬菜产业的产值或产量;Pj表示云南的常住人口, ∑Pj表示全国常住人口。如果CC>1, 说明与上一层次相比, 该集群在云南的地理集中程度较高;如果CC<1, 说明该集群在云南的地理集中程度偏低[4]。从表2 可以看出, 虽然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中系数小于1, 但近10 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可见专业化及集中化程度在上升, 在云南农业产业中地位日趋重要, 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潜力。
表2 2010—2019 年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集中系数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为各种植区域某作物的种植面积占该区域所有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率与全国该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所有作物平均种植面积水平的比率的比[4]。其中,Sij为云南高原蔬菜的种植面积,Si为云南所有作物的种植面积,Sj为全国蔬菜的种植面积,S为全国所有作物的种植面积。
根据表3 的测算结果可看出, 云南高原蔬菜SAI指数从2013 年开始已大于1, 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 可见, 云南高原蔬菜种植面积具有一定的规模比较优势, 并且SAI指数不断增加, 说明云南高原蔬菜生产的优势不断增强。
表3 2010—2019 年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SAI指数
2.1.1 基本要素 云南高原特色蔬菜产业集群中基本要素作用表现明显, 云南省位于低纬高原, 地形地势错综复杂, 小气候类型多样, 立体气候特征突出, 海拔高差明显, 拥有寒带、温带、热带以及低热河谷等多种气候类型, 且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 利于光合作用及新陈代谢, 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海拔高度800~2 200 m 的高原、平坝及丘陵较为适宜种植蔬菜。夏季凉爽, 7 月平均气温≤25 ℃, 无需建造遮阳降温设施即能生产出众多的蔬菜品种[5]。 “天然温室” 和 “天然凉棚” 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夏秋反季节蔬菜、常年蔬菜、热区冬春早菜等稳定、优势的蔬菜生产区, 实现了 “云菜” 不仅具备较高的品质, 还具有错季生产、错峰上市的优势。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劳作实践选育出丰富的蔬菜种植品种, 目前云南省种植的蔬菜200 余种, 分属45 科, 市场上常见的有16 科45 类[6]。
2.1.2 高级要素 高级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生产技术及管理方面。依托云南省打造 “绿色食品牌” 及 “一县一业” 示范县的创建, 立体高效水培种植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大数据、高效生态植保技术已逐步运用到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发展中。但由于云南农业发展基础相较于发达地区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技术在全省的普及任重而道远。其次, 基础设施方面。云南省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截至 “十三五” 末, 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9.2 万km, 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9 006 km, 110 个县通高速公路, 129 个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铁路里程4 233 km, 其中高铁1 105 km, 民航机场15 个, 水运航道里程达5 108 km[7], 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极大地促进了 “云菜” 的外运。再次, 劳动力方面。从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看, 云南农业生产经营者中, 具备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85.2%, 农业生产经营者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这对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最后, 在科研方面。虽然近年来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科研体系建设在不断加强, 但云南农业整体科研水平较发达地区依然落后。根据调研收集到的信息, 目前云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50%, 而广东省、山东省和河南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达70%、63%和60%, 可见, 现阶段云南省农业科技对蔬菜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升。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首先, 营养价值方面,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资料, 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A 和维生素C 等营养元素分别有60%和90%来自蔬菜。另外, 蔬菜中含有种类数量较多的植物化学物质, 是公认的有利于健康的成分, 蔬菜中其他可以有效预防慢性及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也正被研究者所发现。其次, 由《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 2019 年全国家庭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中, 蔬菜消费量达98.6 kg, 较上一年度增长2.6%, 位居主要食品消费量的第二位, 仅次于粮食消费的130.1 kg, 高于肉类、禽类、水产、蛋类等产品。云南蔬菜消费量82.5 kg, 也仅低于粮食消费量。最后, 出口方面, 云南高原蔬菜不仅供给并满足省内市场, 还是 “云菜进京” “云菜入沪” “云菜入粤” “云菜入疆” “云菜出海” “云菜供港” 的重要供应地, 云南高原蔬菜已销往国内150 多个大中城市和30 多个国家及地区[6]。根据行业部门提供的数据, 2015—2019 年, 云南高原蔬菜出口量年均增长9.36%, 出口额年均增长9.28%。
目前, 云南省通过《云南省蔬菜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发展予以了大力支持。种业端, 进行了生产能力1 亿株的区域性集约化育苗中心、集约化育苗厂建设, 例如弥渡正在全力打造的滇西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生产端, 推行有化肥替代、休耕轮作、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机械化生产等关键绿色生产技术, 并制定相应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实施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 例如云南省目前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通海县的蔬菜发展模式。加工和销售端, 着力提升加工能力, 尤其是拓展精深加工的能力。同时, 大力支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如国家级龙头企业云南宏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已近1 亿元。目前, 云南冷链物流设施可基本满足全省鲜活农产品的储藏及运输需求;此外, 育苗机械、移栽机、大棚智能化设备、冷库制冷设备和保温材料已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综上所述, 一系列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极大地促进了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2020 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名单中, 云南砚山县联兴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 家合作社上榜[8], “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中, 云南上榜的有元谋县蔬菜有限责任公司等12 家企业[9]。但现阶段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中, 占经营主体大部分的仍然是传统小农户。小农户的种植面积通常较小, 技术含量偏低, 其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 这就对蔬菜的产量与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 蔬菜大县砚山县存在小农户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 按照技术规程生产不足50%, 造成全县标准化技术普遍偏低的问题[10]。虽然有一些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但总体上大部分还是松散型、半紧密型的经营方式, 远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机制, 当产品价格受市场和自然因素冲击时就需要农户主要承担[11, 12]。例如, 云南省重要萝卜产地南华县沙桥镇, 虽然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 个, 但实际能起到一定带动作用的仅有4 个, 且管理规范性较差, 经济效益较低, 抗风险能力也较弱。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 产业链利益绑定机制不健全, 农户与其他主体的利益目标不统一, 这就造成了分配失衡、约束和保障失效, 进而形成的利益联结关系较为松散, 这对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门户, 在澜湄合作中作为中国推进澜湄合作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主体省份和前沿阵地, 为云南高原蔬菜 “走出去” 提供了重大机遇。云南高原蔬菜因具备错季节生产的优势, 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已成为云南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但现阶段云南高原蔬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 产业链较短, 深加工、精加产品较少, 技术含量不高, 产品增值能力有限[13], 导致精深加工的蔬菜产品出口份额较低。同时, 因云南高原蔬菜生产标准化体系未建立, 在国际市场上还面临一些贸易壁垒。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相对滞后、配送网络效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 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促进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一县一业” 示范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 “绿色食品牌” 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聚焦蔬菜等8 个优势产业, 创建绿色化、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高的 “一县一业” 示范县, 建立健全产业、生产及经营体系;《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到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以及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蔬菜等重点产业, 突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全力打造 “绿色食品牌” , 建设省级示范区;《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增强蔬菜产业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实现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产业链发展, 加大高原蔬菜等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力度。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 有一系列的有利条件支撑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 但现阶段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 只有不断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 同时补齐自身存在的短板, 才能更好、更优、更具特色地建设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 促进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发展。
第一, 发展壮大高原蔬菜产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由村党组织牵头组织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 依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 促进以上主体融入农业产业化, 形成联合体, 细化各角色的分工, 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14]。第二, 持续培育多元化的高原蔬菜产业经营主体。按照 “扶优、扶大、扶强” 的原则, 依据市场发展规律挑选发展前景好的经营主体, 给予文件规定范围内的扶持, 实现多元化经营主体对高原蔬菜产业的带动作用[15]。第三, 形成紧密绑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职能部门继续以项目或财政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合作各方, 引导企业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订单协作型、农业股份合作型等利益联结模式, 对有产业及产品优势, 利益联结紧密、效益突出的新型经营主体及所涉及的农户予以奖励, 促成各方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形成利益联结稳定的一个整体[16]。第四, 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对于小农户而言, 以土地、劳动力、资金及设备等入股管理运营规范的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再衔接龙头企业, 形成专业合作社对小农户的绑定、龙头企业对专业合作社的绑定, 构建起 “双绑” 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小农户参与到利益的保障和分配中,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良性互动, 使其充分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受益, 实现利益联结的稳定目标[17]。
第一, 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化的构建及应用。结合云南特色及优势, 围绕高原蔬菜的种业发展、绿色有机生产、精深及初加工、机械化及信息化应用、品牌打造仓储冷链物流、质量管理等重点内容, 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力量建立健全高原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的示范推广体系, 实现从种业端到电商端的全产业链标准化, 并予以引导和推动, 进而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及示范作用, 实现形式多样、多元化的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 以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第二, 开展全产业链标准化效果的评价。根据全产业链标准化中各环节的特点,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对全产业链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和监督, 找出影响全产业链标准化实施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判、调整并优化, 实现科学性及有效性实施云南高原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战略。第三, 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的国际化。围绕全产业链标准化进行中外标准比对分析研究, 逐步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提升云南高原蔬菜的国际认同度, 并充分利用澜湄国际农业合作的机遇, 继续积极推进云南高原蔬菜产品 “走出去”[18]。第四, 抓好云南高原蔬菜产品 “三品一标” 的落实。推进云南高原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 重点抓好产品的 “三品一标” 建设, 扩大其覆盖面, 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同时, 健全完善产品质量追溯平台, 逐步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可追溯, 促进 “三品一标” 产业化进程服务, 逐步实现其发展的高端化、标准化[19]。
第一, 纵向上。在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 配套并优化形成一批包括种业、药剂、肥料、农膜、机械、劳动力等在内的具备标准化的前端产业。对于中端,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试验站, 选育适宜当地的良种, 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 农药化肥减量、轮作休耕等技术, 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宜当地的耕作技术。对于后端, 亦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打造并优化一批包括质量安全检测、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线上线下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在内的后端产业, 通过产业前后端的优化, 实现高原蔬菜产业各环节的有机衔接, 形成各环节间的紧密联系。第二, 横向上。积极拓展蔬菜产业的多功能性, 推进蔬菜产业与文旅、创意、休闲、体验、科普、康养等方面融合发展, 形成新业态, 赋予高原蔬菜产业更多、更新的属性。通过拓展并优化高原蔬菜横向产业链, 促进高原蔬菜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横向交叉融合, 逐步丰富其内涵和外延, 进一步提升高原蔬菜产业的附加值, 形成多功能性的高原蔬菜产业。第三, 优化上。高原蔬菜横纵向延伸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合理配置, 密切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关系, 推进生产经营一体化, 实现产业横纵向链条中各环节有机结合的最优化[20, 21]。
第一, 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选取一批技术基础好、创新效果好、综合效益好的新型龙头企业, 通过优惠政策的扶持和省内外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的技术支持, 鼓励其牵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 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不断强化其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及应用等方面的主体地位, 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 形成科技创新及支撑保障的主体[22]。第二, 建设信息化标准体系。按照通用基础、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统一的标准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 通过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有序发展, 推进信息化技术产品的相互兼容性, 充分应用信息化的优势, 打造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信息化全产业链, 实现产业从种业端到销售端生产技术、生产资料、质量安全、市场营销等的全过程信息化指导和管理[23-25]。第三, 促进云南高原蔬菜产业与科技的融合联动。逐步探索构建全产业链各端、各主体共建共享大数据平台信息, 促进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第四, 培育科技人才队伍。聚焦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建设导向, 依托省内外涉农高校建立云南高原蔬菜产业全产业链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着力培育与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产业中各环节紧密融合的各类人才和新型职业菜农。同时, 组织种植大户有针对性地前往蔬菜产业发达省区, 到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第五, 完善基层科技推广体系, 增强推广服务能力。推进公益性及经营性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新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 形成多元化的推广主体广泛参与及分工协作[26]。